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天津科技大学面对由快速发展带来的能耗需求持续增长,提出以信息化能耗管理和节能技术改造为主线的现代校园能耗管理模式加以应对。在对传统节能工作进行剖析的基础上,通过完善日常能源管理规章,成立专职能源管理中心,研发能耗监管平台,引入新型节能技术等一系列措施,全方位推进管理节能,技术节能,加强节能三位一体的节约型校园建设。学校在提升了自身管理水平的同时,也为低碳社会的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2.
关于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探讨——以X大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倡导建设节约型校园,不仅有利于学校自身的规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对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对社会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本文以X大学为例,探讨了X大学建设节约型校园的现状,并针对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存在的总体能耗大、浪费现象严重、能耗计量和控制困难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是节约意识缺乏和消费现念不健康;其次是校园管理存在漏洞;再次是节能技术和设备推广有限,能耗控制困难等等.最后提出了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有关对策,主要有倡导文明、健康的消费观念,开展"节约型枝园"宣传教育;完善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以规范管理促节约;大力推广使用节能技术和设备,完善节能控制体系等.  相似文献   

3.
正为深入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战略部署,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提升我国节约型学校建设水平,优化节能减排科技资源配置,服务学校创新发展,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学校后勤装备管理分会主办的全国首届节约型学校建设论坛及节约型学校建设论文评选活动近日在北京市昌平区前锋学校举办,来自全国教育系统节能减排和节约型学校建设的专家、学校及企业代表近500人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4.
能源管理已经成为高校各项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话题之一。通过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耗监测平台建设的相关研究,为高校能源管理提供一个突破口,实现"互联网、物联网、传感网"三网合一,以对能耗历史数据的分析为手段,进而查找能源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结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建设节约型校园是高校落实这一战略决策的重要举措.深入开展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培养人才和促进科技进步的主阵地和示范带动作用,而且还能促进学校本身的能源资源节约,降低办学成本.同时,还有利于促使广大学生树立节能环保意识,掌握节能环保技能,必将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会产生深远影响. 一、当前高校节能减排的现状 1、对节能减排的宣传不够,没有形成节约风气,节约氛围不好,师生节约意识普遍偏低. 2、学校没有节约减排的整体长远规划,经常出现决策性失误,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 3、学校节约用能管理基础工作薄弱,各项工作运行费用和校园各类工程建设成本高.  相似文献   

6.
为积极落实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本国策,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北京市教委提出了"建设节约型学校","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工作部署,高校后勤作为学校各项资源的管理和服务保障部门,建  相似文献   

7.
节约型校园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校园路灯能耗较大,而且每个学校都必不可少,故针对校园路灯节能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此通过校园路灯现场环境模拟试验,我们获得了相关测试数据,并对其进行较为详细的对比、分析后得出试验结论,提出了如何减少校园路灯能耗的建议,为节约型校园建设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8.
作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内的高校,理应着力建设节约型校园并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但目前各高校由于能源供需不合理及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多种原因造成能耗和浪费严重。为此,长株潭城市群各高校应积极做好节能节水宣传工作,大力推进用能管理体制改革,严格执行校园建设节能原则,力求成为“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典范。  相似文献   

9.
节约型校园建设是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应有的社会责任。曲阜师范大学高度重视节约型校园建设,坚持以节能工作为抓手,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强化管理,狠抓节能降耗措施的落实,节约挖潜,努力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为促进学校良性快速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0.
教育资源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节约型高校,科学利用资源,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高校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节约型高校建设的重点在后勤部门,建设节约型后勤,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强化全体师生的节能意识,推广应用先进的节能技术。  相似文献   

11.
李嵘  付正  史祥斌 《成才之路》2013,(15):96-96
我国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节能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从中央到地方,从团体到个人,都在围绕节能减排开展有效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搞好节能减排,不但直接的节能环保效益巨大,而且能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养成珍惜能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能源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几年,我院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电为重点,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节能意识,逐步建立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节能规章制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努力创建资源节约型校园。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学校节能问题,教育部、住建部、国管局等有关部门针对高校提出了节约型校园建设和绿色大学建设的要求.教育部[2013] 142号文件指出:高等学校是公共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头节约能源资源,对于引导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据统计,全国高校大学生生均能耗是全国居民人均能耗的4倍.对于北方高校而然,供热能耗均超过本校总体能耗的50%以上,是第一大能耗.因此高校要想做好节能工作,应首先从供热系统节能抓起.  相似文献   

13.
我校作为市县两级政府扶持的教育民心工程,充分贯彻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本着建节约型学校、做资源节约表率的原则,在建设过程中采用绿色节能环保材料,利用自然能源,在使用过程中,多宣传、教育学生,不仅降低了学校在建设方面和使用过程中的资金投入,而且切实加强了农村中学学生对节能环保的再认识,加深了校园环境对学生的现实教育意义。节水、节电、节地、地源热泵等设施的建设,也为将来周边建设提供了示范,确保了三里河湿地公园的生态价值,是县实施生态文明战略,倡导节能减排,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14.
目前,高校在建设节约型校园中存在着意识不强、“形象工程”、基础设施陈旧等问题。高校应建立节能减排的领导体制和有效运行机制,加强节能宣传,树立节能意识,引入市场机制,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加大旧有设施改造力度.准确界定发展定位,同时还应正确处理政府投入、学校投入、社会投入和学校后勤部门投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建设节约型校园要求,将"创建绿色大学,打造节约型校园"的理念贯穿在学校建设过程中,通过管理节能、科技节能、行为节能和文化培育,多举措扎实推进节约型绿色生态校园建设,先后获得"全国高校节能工作先进单位"、"省高校能源管理与节能减排工作先进单位"、"省政府优秀节能成果"、"省住建厅示范工程"等荣誉,促进了学校工作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建设节约型中小学校,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以实际行动参与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培养具有节约意识和能力的新型公民的主要途径。为进一步开展节能减排校园行动,提高广大师生的节约意识,2010年1月,北京市教委、发改委、住建委联合下发了《北京市节约型中小学校建设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为了贯彻、落实好《意见》精神,需要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切实担负起各级各类学校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等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用于教学设施以及大型实验设备购置经费的不断增加,使得校园能耗问题日渐突出。如何科学、合理的使用能源,建设节约型校园,已成为高校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校园能耗监测平台为基础,探讨建立能耗预警机制,通过对水电消耗信息非正常状态的预警,及时发现并给予处置,实现能耗精益管理,对于达到降低能源资源消耗管理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蔡传俊 《华章》2007,(5):155
面对全球环境日益恶化,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同时考虑我国能源少,消耗大的现实情况,结合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形势.节约能源、减少能耗也必将是今后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建筑电气设计工作者如何尽量做到电气节能设计将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本文将就节能建筑发展中的电气设计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9.
北京化工大学开展资源节约工作历史悠久,成效显著.在党和国家提出构建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后,学校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资源节约优先的方针,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完善管理为重点,以政策法规和节能技术改造为保障,较好地贯彻了中央以及各级政府对资源节约工作的要求.同时在学校各层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节能育人"的思想,在广大师生中树立了较强的节约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的深远意义,分析了影响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因素,并从学校管理、学生管理和后勤管理三个层面认真探讨,要求高校师生员工以管理促节约,以节约求效益,积极创建节约型校园,为实现高校又好又快发展多做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