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其本质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近代,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模式得以确立。进入现代以后,现代化模式出现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三种类型。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其本质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近代,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模式得以确立。进入现代以后,现代化模式出现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三种类型。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清朝末年,在现代资本主义的世界扩张运动大背景下,西方列强携工业文明和军事技术的优势强势进入中国,中国经济被卷入了资本主义全球市场体系,加速了政权的衰败和解体。政权崩溃、经济危机和信仰弥散的叠加让整个中国旧社会一盘散沙,结构性困局中的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明的覆灭危机充满了焦灼和反思。相对于西方现代化国家的实践路径,中国现代化之路除了建立现代国家,聚合资源开启工业化,还要进行文明重建和新生。这种独特的历史境遇使得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必须经由一场彻底的社会革命来为之奠基,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聚合关联让这场社会革命历史地采取了社会主义的定向。中国式现代化由此深深地烙上了文明开新的特殊基因。相较于西方,中国式现代化在文明向度上,实现了对资本占有劳动并控制社会的西式现代化逻辑和“文明冲突”偏狭文明思维的双重超越。  相似文献   

4.
"和"文化与当下文化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西方几千年文明的发展过程中,都有过对于“和谐”的向往,但是在中华文明绵延发展的同时西方古代社会却发生了文化断裂,这进而造成发源于西方的近代工业文明的诸多先天不足,于是它的进一步发展也就给现代社会带来了诸多危机。而对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和”文化的进一步的继承与发扬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当下中华乃至世界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法战争后的三十余年间,云南出现资本主义殖民机构和经济组织,这是法英侵略云南的产物,又是云南经济由传统向近代过渡的结果。在这一阶段,自然经济解体,工业文明初见端倪;近代企业在轻工业、矿业等部门产生;滇南、滇中经济发展圈形成,其经济推动力显现;交通运输改观与省际经济区域形成;近代云南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云南社会经济变迁,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发展乃至建国后的经济起飞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专题承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专题,与其存在内在的联系性.工业革命产生的强大生产力,逐步把全世界囊括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受工业文明冲击,中国传统社会经济发生变动,自然经济趋向解体,中国成为西方经济附庸,近代工业艰难起步并曲折发展,中国经济向近代化迈进.此外,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政治民主化及新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也促使社会生活结构随之发生重大变迁,尤其在沿海沿江城市地带形成中西合璧的生活方式.这一切都表明,中国经济呈现半殖民地半封建和近代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在毛泽东晚年的社会主义理想中,既包含着传统儒家“大同”世界的因素,又渗透着乌托邦社会主义的成分。毛泽东的社会理想与乌托邦社会主义思想在精神实质上都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反抗,实现手段是建立理想的公社组织,都强调物质上的绝对平均主义与精神上的禁欲主义。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由于其理论中浓厚的乌托邦色彩偏离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从而带来巨大的损失。但是,毛泽东的实践也为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找到一条新的道路,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成就。  相似文献   

8.
“60年代”在西方是一个特殊的词汇,它代表了一个特殊的时代。60年代在西方发生的包括学生运动在内的许多社会运动,都体现着60年代精神。因此要深刻理解这场学生运动,给它一个准确的历史定位,必须首先解读60年代。60年代,西方各国正处于从工业社会向发达工业社会,或称后工业社会推进的转折点。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增长,使资本主义社会单向度发展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摆脱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同步的社会的和文化的束缚,实现进一步的社会调整和文化变革,是整个社会完成转型的关键。“60年代”举起个人主义和文化自由主义的旗帜,对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规范和社会权威进行批判。这些批判不仅引发了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文化变革运动,促进了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变迁,也催生了某些新的时代精神,70年代以降的一些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在延伸和扩展着60年代。  相似文献   

9.
"60年代"在西方是一个特殊的词汇,它代表了一个特殊的时代.60年代在西方发生的包括学生运动在内的许多社会运动,都体现着60年代精神.因此要深刻理解这场学生运动,给它一个准确的历史定位,必须首先解读60年代.60年代,西方各国正处于从工业社会向发达工业社会,或称后工业社会推进的转折点.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增长,使资本主义社会单向度发展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摆脱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同步的社会的和文化的束缚,实现进一步的社会调整和文化变革,是整个社会完成转型的关键."60年代"举起个人主义和文化自由主义的旗帜,对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规范和社会权威进行批判.这些批判不仅引发了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文化变革运动,促进了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变迁,也催生了某些新的时代精神,70年代以降的一些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在延伸和扩展着60年代.  相似文献   

10.
鸦片战争之后,古老的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侵略,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又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渗透和发展以及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极大地摇撼着封建政权岌岌可危的腐朽统治。在文化战线上,“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和封建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表现为“学校与科举之争,新学与旧学的斗争,西学与中学之争。”①中国的近代教育事业就是在这种情形下产生的。云南的近代教育事业也是在这种情形下产生的。它经历了一个萌发、兴起和发展的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