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彻底放开文体,提供背景(情景)材料1999年和2000年高考作文题都具有开放性特点,这虽然有利于发挥考生的创造性,但如果没有一定的限制,往往会漫无边际而导致套作、仿作、抄袭之作应运而生。鉴于此,2001年高考作文题在仍保持开放性的前提下又对其作出了一定的限制:作文必须紧扣“诚信”这一中心,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内。而文题规定“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体验、感受和看法信念”,这又是在内容、题材上的开放性,不仅保证了考生有话可说,而且有利于考生张扬个性,抒写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2.
高考作文命题应有限制,这是减少宿构和抄袭的保障。高考语文命题负责人张伟明先生说:“全方位的开放性作文题不是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方向,为了防止猜题、押题等错误的应试思想蔓延,高考作文命题将会在开放的前提下加大限制性。”纵观近年来高考的话题作文可发现,尽管它比命题作文、材料作文限制性小,自主性大,确实能给考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本质是开放性的,但在写作内容、立意底线、写作重心等方面仍有一定的限制。遗憾的是在备考中,许多考生看不清话题作文既开放又有限制的特点,忽视话题作文的审题问题,错误地认为“话题作文只要提到…  相似文献   

3.
对于高考作文题,社会舆论向来十分关注,每年高考一结束,最先见诸报端的必是作文题,且往往评论如潮。然而高考作文题的命制实非易事,其中包含着一个“二元对立”的逻辑关系。何谓“二元对立”?亦即高考作文题目既应具备满足测试的信度和效度的规定性,又应具备满足所有考生已有水平发挥的涵盖性和开放性。于是,作文题在检测的效应上就有了“限制”和“张扬”、“规定性”和“开放性”这样相互对立的“二元”特性。而要把这两类对立着的特性统一于一道作文题内,在两者之间搞平衡,就像企图把一个鸡蛋竖着放在平滑的桌面上那样困难,最后的结果,不…  相似文献   

4.
首先要认清这是一道有限制的话题作文。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还应该视为话题作文,因为命题中明确提示“话题” 二字,而从规定最明确的“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这句话,也可以发现这是“话题”作文的要求。 但它与前两年的高考话题作文又并不完全一样。1999年的话题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同样提供了一段材料,只能算是引导语,但题目中明示,所写作文不要受提供的文字限制,可以不考虑提供的文字。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题作文,也在题目中明确指出:“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只要与学者的这道题引发…  相似文献   

5.
话题作文是一种新的高考作文测试形式,从1998年开创,呈现雏形,到1999年、2000年形成基本样式,再到2001年实行“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的“三自”原则,逐渐走向成熟。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实行的“三自”原则,是话题作文的灵魂和精髓。实行“三自”原则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命题的开放性,便于考生发挥特长,张扬个性,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但是,为了拉开考生的档次,体现出高考的选拔性功能,命题又应当具备必要的限制。在高考作文命题中,开放性与限制性是对立统一的。只强调限制性而忽视开放性,就会否定和损害近年来高考作文改革的积…  相似文献   

6.
吉人 《教学月刊》2004,(5):13-17
2004年高考作文题会以怎样的面目出现在考生的面前,预测性的文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继续采用全情景式的或半情景式的话题形式命题,开放作文内容、题材、文体与表达方式,保证考生有话可说,但为了避免“宿构”与“套作”,防止猜题、押题,对题目本身及写作的文风会作出一定的限制;(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人生、道德问题,题  相似文献   

7.
“有创新” ,是考纲对话题作文的特别要求之一 ,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第四项要求。这是对思维的要求 ,即重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话题作文是近年来高考作文的主要命题方式。它具有限制性 ,即对考生的写作有一定的约束力 ,通俗地说 ,就是给考生规定一个写作的“范围” ;它更具有开放性 ,其写作要求往往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等 ,这就给考生提供了可以自由选择、自由发挥的写作情境 ,有利于激发考生的创造性和想像力。概括地说 ,所谓“话题作文” ,即是用一段提示语启发思考 ,激发想像 ,限制范围的一种命题形式。应该说…  相似文献   

8.
第一,题目开放程度高,能够激发考生进行多元思考,我们知道.题目的开放性往往体现在材料与观点两个方面。与“一枝一叶一世界”之类的题目已经提示了观点、只须考生在材料上展开联想和想像不同,上海题提示了材料的范畴,而让考生在“怎样的影响”上摆出自己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近四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都是“话题作文”,俗称“三自作文”,即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2002年的北京卷也是“三自作文”。阅卷时,题目虽没有确定评分标准,其实,谁都知道题目的好坏对作文评分的高低肯定是有影响的。有人把高考作文比喻成年轻的姑娘,考生要善于“打扮”,亮出你的动人之处,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显然,好的题目就是一个亮点。因此,“自拟题目”也是考察考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切不可等闲视之。常言说“佛靠金妆,人靠衣妆”,我们则可以说“文靠题妆,题靠妙妆”。好的题目,在高考作文中,是打…  相似文献   

10.
蒋虹 《语文知识》2003,(6):44-45
话题作文往往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为考生提供一个较开放的“话题”,使考生可以自由发挥,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创新能力。综观近年高考作文,提供给考生的往往是一个抽象的话题,如2001年的高考题“诚信”。面对这样的话题,很多考生只是空洞的  相似文献   

11.
第一部分2006年全国各地部分高考作文题及例文评析一、全国卷Ⅱ高考作文题目前,中国人中读书的越来越少。1999年为60%,2001年只有52%。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说没时间,青年人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书,相反网上阅读的人越来越多。1999年是3.7%,2003年已经有18.3%。全面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或角度,自己确定题目,字数不少于800字。审题或评题这是一道供料作文,最具开放性,“读”、“书”的话题很多,考生人人可有话说,应该可以引出好文章,但是真正能把读书人越来越少的原因说清楚不容易。农…  相似文献   

12.
如果将一篇高考作文比作一盘菜的话,那么.一个好的高考作文题就应具备这样三个条件:1.能让考生很快知道自己将要做什么菜。换言之,考生在审题上不必花费太多精力。2.能让考生拥有做菜的材料。也就是说。考生有可记之事、可说之理、可抒之情,而不是或胡编乱造或矫揉造作或无病呻吟等等。3.能让考生做出自己最拿手的一道菜.亦即考生写出的作文能体现其最高水准.而不是因受到题目限制以致写作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基于这一陋见,笔者对江苏“忧与爱”这一文题,便没了“忧”唯有“爱”。  相似文献   

13.
2000年高考作文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材料作文,是自1978年恢复全国统一考试以来最为开放的作文题。2001年又出了一个略有限制但更深的题目——人要不要抛弃诚信(高考结束后,这个题目作为高考题曾受到广泛的批评,但却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各行各业都开始讨论诚信问题。此是后话)。高考出这样开放的作文题,目的是给教学以参照,鼓励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面向学生,充分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力和个性特点。但足,为了防止猜题、押题等错误的应试思想的蔓延,今年高考作文命题将会在开放的前提下加大限制性。当然,仍然会有多种文体供考生选择,仍然是话题式的作文,限制主要是内容上的限制。  相似文献   

14.
从1999年到2005年,话题作文呈现从传统话题形式向多样化形式转变的趋势,高考作文命题在坚持开放性的大前提下,寻求“开放”与“限制”的最佳交叉点,既给考生以充分的写作空间,又设定一个合理的规定维度。在后话题作文时代,兼顾“限制”与“开放”的新命题形式,亟需我们的关注和  相似文献   

15.
2002年高考作文的话题是“心灵的选择”。这道题的立意,同2001年高考作文的话题“诚信”一样,回旋的余地比较小,考生不可能越出道德底线,只能在真、善、美的心灵选择上做文章。当然,对于写作水平超群的考生来说,任何题目都不能将他们难倒;即使戴上重重的“锁链”,他们也能把“舞”跳好。下面,笔者试就阅卷中窥察到的江苏考生作文中的“亮点”和缺憾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利于考生发挥水平,教育部发布的《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在初中毕业、升学的数学考试中“应设计一定的结合现实情景的问题和开放性问题”.于是开放性题目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几乎成为必考题型.从大处来看,常见的开放题主要有条件开放型、问题本身开放型、设计开放型和结论开放型四大类.开放性题型的出现增大了题目的不确定性,从而给考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本文将对近几年全国各地出现的开放题进行归类,并作简要的解析.  相似文献   

17.
李晔 《现代语文》2002,(10):10-11
1999年高考作文命题首次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题目一出,满堂喝彩。话题作文在命题要求上比材料作文限制性少一些,淡化了审题和文体,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发散性等特点,在考查考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是功不可没的。但是,事物总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2002年的高考作文题已经不再像1999年那样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甚至给人一种命题虚假、不合常理、毫无新意的感觉。  相似文献   

18.
回顾近年来高考作文,我们可以发现,"话题式作文"的命题方式逐渐成型。先看1998年———2000年的考题。1998年,高考作文是两个题目,即《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和《战胜脆弱》。稍加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两个题目其实是一个话题,即关于青少年思想品质修养中意志品质修养方面的话题。两个题目恰好是这个话题的正反两个角度,一个是追求什么,一个是反对什么。虽然角度只有两个方面,但要求中“可任意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几种表达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却从文体上给予了考生开放的选择空间。这可以看做较严格限制下的“…  相似文献   

19.
“话题作文”重在发散学生思维,以求在更广阔的思维空间里,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五性”:命题的开放性,思维的灵活性,文体的多样性,表达的技巧性,构思的创新性。修订的语文科《考试说明》强调:“为了防止猜题、押题等错误应试思想的蔓延,高考作文命题将会在开放的前提下加大限制。当然,仍然有多种文体供考生选择……限制主要是内容上的限  相似文献   

20.
1999年全国高考作题要求考生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内容的范围,写一篇章,还指出“写作时可以大胆想象”,可以“编述故事,发表见解,展望前景,等等”。对这一个开放性很强的题目,有的老师感叹“出乎意料”,有的考生也叫“措手不及”。其实想象作已考过多次,几乎每年都在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