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课程编制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编制是课程研究的核心部分。长期以来人们在对此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形成了多种课程编制的模式,其中理论上较为系统,实践中影响较大的是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前者强调课程编制首先要拟定明确的行为目标,课程编制的其它环节都要遵循“目标”的指向;后者则注重一般的目标和编制的程序和原则,强调课程编制要适应复杂多变的教学过程。两种模式互有利弊,需要我们在学习和借鉴中加以分析。这里笔者通过对目标模式和过  相似文献   

2.
关于课程编制不同模式孰优孰劣的争论,在西方教育界已经持续多年。我们认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要持“多样综合”的观点。因为,每一种模式的产生都有其一定的条件,且在课程系统中发挥各自的功能。我们通过评介国外课程编制的几种模式,可以获得几点启示。其一,要重视课程目标建构的具体化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三论”被引入课程领域,通过课程实施过程的目标化来控制课程系统,已被证明是一种完善课程编制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教育目标具体化已成为当今不少国家教育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然而,我国教育界往往强调教育目的的研究,而对于如何将目的具体化长期得不到重视,特别是对每一学科课程的具体目标的重要意义缺乏认识,  相似文献   

3.
以美国泰勒的“课程编制原理”及其学生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代表的教学目标理论,已在我国传播、研究和应用。中学政治课教学同其他学科一样,也应研究和运用“目标分类学”,设计出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来。一、为何要搞教学目标政治课教学在近年来进行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改革“双基”的目的要求教学程式的要求,这就必须进行教学目标设计的  相似文献   

4.
国外几种课程编制的方法、程序及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课程编制(Curriculum making)亦称“课程研制”。有时候“课程编制”也往往同“课程研究”等同起来,这种情况特别以美国为然。在不同的国家,对“课程编制”有不同的解释。最狭义的解释是指制订某个学程的具体过程,而最广义的解释几乎涉及所有形式的课程变化。英国学者菲利普·泰勒(P.Taylor)采用了一种比较折衰的定义:“课程编制是指那些经过精心计划的活动,透过这些活动设计出各种学程或教育活动方式,并将它们提供给教育机构中的  相似文献   

5.
课程编制过程模式(Process Model)是课程编制领域继目标模式之后又出现的第二个编制理论。它的诞生是与50年代末“学科结构运动”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密切相关的。1960年布鲁纳《教育过程》一书的出版为该模式的形成提供了核心的知识基础,1975年斯坦浩斯《课程研究与编制导论》一书的发表标志着该模式的正式形成。本文力图评述这一编制模式的方法论基础,主体思想,及其基本特征,意在与课程编制目标模式形成一个对照比较,为目前的课程改革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斯坦豪斯的课程理论“过程模式”在国内受到了诸多误读。斯坦豪斯并非全面、彻底地批判目标模式,也没有全盘否定目标设定和结果评价。仅从“方法”维度解读,是造成误读的主要原因。实际上,他批判的重点不在课程编制“方法”维度的目标模式,而在课程“管理”维度的目标模式。在“方法”维度,斯坦豪斯针对目标模式,提出了过程模式。在“管理”维度,斯坦豪斯针对指令性的目标模式,则提出了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课程论者对泰勒原理的误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泰勒原理(Tyler Rationale)由相互依存的课程编制原理和课程评价原理组成."在课程理论中,没有比目标模式所引起的争论更多的理论了."这里的目标模式,指的便是泰勒原理.的确,泰勒原理产生以来,人们对它褒贬不一,而一批后现代课程论者的批判尤为刺耳.  相似文献   

8.
从二十世纪开始,自博比特(Bobbitt.F)第一个倡导把课程编制作为专业以来,目的——手段模式一直在课程编制领域占据着统治地位。但是,随着人们对课程研究的进一步探索,传统的课程观念和课程编制方法受到了冲击,新的课程实践呼唤着新的理论,于是,一种新的课程编制思想逐渐兴起并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这就是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过程模式的源起过程模式是在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及现代发展心理学的基础上,自70年代兴起的课程发展的“第三  相似文献   

9.
综合实践活动:涵义、价值及其误区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从课程编制原理的角度探讨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课程编制(生成 )模式的涵义与价值 ;从课程实施的角度阐明“综合实践活动”的独特价值是智慧统整与知识统整 ;论述了“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强势特征与若干误区  相似文献   

10.
早在1909年麦克莱思就在其著作《数学:形式与功能》中列出15种人类现实活动与数学观念的形成密切相关,而康德·依曼努尔则真诚地告诫人们,“教育孩子的目标应该是逐步地组合他们的知和行。在各种学科中,数学是最能实现这一目标的学科”。这种现实活动、知行活动是数学课程内在的生长点,它们构成了数学课程的活动性,数学课程建设应当重视这种活动性。但自从1949年泰勒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以来,“目标—成就—评价”一直主导着课程编制的模式,而这是以牺牲活动性为前提和代价的,实践证明,这种模式下的数学课…  相似文献   

11.
对西方课程编制影响较大模式的有:以预期-评价为特征、讲究效率-控制的目标模式,致力于教育内在意义与本体价值发展的过程模式,反对片面依赖理论、强调具体情境的实践模式,弘扬、追求个体解放的批判模式。今天中国的课程改革从中可得到的启示是:要高度关注课程的人文价值;课程应体现多样化和个性化;重新确立课程编制的主体,实行“自下而上”的民主方式,逐步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体制。  相似文献   

12.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很自然地会关注素质教育课程模式的问题。从近年来各地推出的课程改革情况来看,课程的目标模式对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影响是比较大的。有学者认为,课程目标模式是目前课程理论与实践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课程编制模式。近十几年来,课程目标模式已成为我国  相似文献   

13.
课程编制领域的讨论,如果缺少了对拉尔夫·泰勒(Ralph Winfred Tyler)以及泰勒原理(Tyler Rationale)的关注,将会是一个不完整的探讨。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泰勒为我们呈现了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即"泰勒原理",后来被人们称为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14.
课程编制目标模式(Objectives model)是课程编制领域随着目标运动的发展而出现的第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派别。该理论从其产生至今已有40多年了。这期间,其影响远远超过英美两国,曾促进了全世界中小学和大学课程的发展,促进了各种专业、职业课程的发展。本文力图从该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方法论基础和主题思想等方面作一浅析,旨在为我国课程编制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秦红 《幼儿教育》2001,(10):20-20
“田野课程”的主题确定后,下一步就是编制主题网络。主题网络是对主题的扩展与细化,它由与主题有关的各个要素、次要素编制而成,其目的是明确活动探究的范围。在设计课程主题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主题网络的综合性“田野课程”通过主题网络的编制,使主题各要素自然综合,涉及有关认知、情感、社会性、健康等各个发展领域,而且重视要素之间、要素与次要素之间、活动与活动之间  相似文献   

16.
论作为校本课程理论源流的几种课程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校本课程及其理论发展在我国渐成趋势。作为我国校本课程其发展的同时也是作为1970年后美、英、澳等国校本课程“运动”理论源流的主要几种课程模式有目标模式、过程模式、情境模式、实践与折中模式、“核心改变模式”和“问题解决模式”等。  相似文献   

17.
构建“基于技能培养、面向岗位群集”的课程模式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课程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课程编制所采用的计划方式、所确定的结构体系和达到既定教育目标的基本框架。课程模式的选择和课程建设,不仅决定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多年来,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坚持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社会定位,培养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功能定位和把学生培养成为技术应用、智能操作和高技能工作岗位上的“银领”的人才规格定位,探索并构建了“基于技能培养、面向岗位群集”的课程模式。一、理清思路,明确课程开发原则为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  相似文献   

18.
在课程编制的理论和实践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编制模式,它统治了二十世纪的课程领域,经久不衰,这种模式就是课程编制的目的一手段模式。目的—手段模式的思想基础目的—手段模式建立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之上:学生的学习是在有系统的,可以预测的方式下进行的。教育者的主要任务是将人类文化遗产加以系统地组织,并将它提示给儿童。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能够用有效的方法加以控制,那么教学的效果将极其完美。因而课程的主要功能就在于寻找出一系列有效的途径和手段,以达到预先决定的、明确  相似文献   

19.
中外大学课程编制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课程编制的界定,从课程编制主体、课程编制模式、课程的组织与结构、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对中外大学的课程编制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我们的借鉴是:加强课程编制理论建设;重新界定“专业”内涵;正确定位大学教育;开发本土课程评价模式等。  相似文献   

20.
孙长龙 《成人教育》2016,(11):82-84
中小学校长培训作为一种成人教育活动符合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的基本前提.依据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从理论依据、培训目标、培训课程、培训策略、培训流程几个方面可以构建起符合成人学习特点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基于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的培训目标是让校长做更好的自己;过程是让校长从认识自己出发,到反思经验,再到挖掘自身的问题,最终自己设计解决问题的办法,完成与自己的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