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不同层面,"表征主义"、"科学主义"与"客观主义"的长期霸权,终使"人之退隐"、"物性遮蔽"与"个人知识排斥"等教育之弊持存,在职业教育领域如是。基于"现象学"理念,与"生活世界"相适切的"叙事"之课程价值得以被重估,并且,在一定意义上,"叙事"超越"命题"的内在涵蕴,以及"具身性"的"个人知识"体验犹使当下课程困境得以破解。与传统有别,基于"生活世界"的"文本"收聚、基于"同类主题"的"文本"择类、基于"模糊规则"的"文本"呈现等构成"叙事"课程开发的核心环节。教学实施则在"文本在先"、"文本寓居"、"文本释义"、"文本重构"中展开。  相似文献   

2.
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虽然受到广泛赞誉,但也存在着诸多内在不足。从现象学的角度看,当前的校企合作存在目的异化、局限于技能训练、不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价值观的成熟等问题,因而该教育模式应当着眼于学生智慧的养成,其路径是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并强调以"悬置"为前提的直观思考。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降,"表征主义认识论"使原本完整一体的知识于"知性"与"物性"、"命题之知"与"能力之知"、"明言知识"与"默会知识"等多个维度上发生分离。甚至可以说,一直以来教育世界所传播的仅是知识的"一半"或言"半体知识"而已。20世纪中期以后,认识论革命尤其是职业教育对于"完整知识"的诉求,终使"表征主义认识论"走向瓦解,并逐步转向知识"现象学"。该背景之下,"现象学"知识即由范例、行动、叙事、情境所承载的"完整知识"在教育教学中逐一得以凸显,并将主导职业教育领域具有"现象学"旨趣的课程与教学变革。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是实现教育与经济“双赢”的重要途径,如何推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文章基于现象学的视角,对当前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间的联动进行了批判,揭示了联动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内在需求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价值导向,政府、企业、学校合作共同体的建构以及灵活有效的联动发展机制的保障三个方面入手,提出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向“办实事”方向成功变革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透视教育现象学——论教育现象学研究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象学及其运动给当代社会科学特别是教育学研究带来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它所开拓的研究领域以及它带来的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方法的变化。教育现象学是受现象学运动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教育研究新取向,它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都有别于传统教育研究。教育现象学以具体情境中的生活体验为研究起点,赋予生命体验以本体论地位;它努力克服传统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客观认识论,突出一种实践的认识论,即强调教育及其研究不可脱离情感意向、他人意识以及对践行的追求;在方法论上,它强调在反思生活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本质直观直接把握现象的本质。教育现象学理论的新颖性给教育研究带来了新气象。  相似文献   

6.
教育现象学方法论可以在现象学寻找事物本质的方法论中寻找到根.胡塞尔现象学对事物本质有两点"革命性"的认识.一是认为,个体、偶然的存在物可以具有本质,这是对传统本质观"共相说"认识论的颠覆;二是认为本质可以通过"看、直观"获得,这是对笛卡尔以来本质通过"思"获得的方法论的颠覆.但是,现象学本质观也存在两点悖论.首先现象学也以追求客观、确定的本质为目标,可是经过个体主观过滤后的意识(现象)不可能是确定、客观的;其次,通过对主观"前见"的悬置,经验之我不可能还原为先验之我,因为"前见"不可能被"经验之我"悬置起来,也就不可能找到纯粹客观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心性现象学”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它以意识及其本质、心的逻辑、“心的秩序”或“心之理”为其研究对象,即是说,在内容上它是事关“心性”的;其二,它以现象学的结构描述和发生说明为其基本研究方法,这意味着,在方法上它是事关“现象学”的。心性现象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在反思的目光中,通过观念直观来把握心识的本质因素与诸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这种本质联系既意味着各个本质因素在静态结构方面的联系,也意味着它们在发生历史方面的联系。与之相应的方法是横向本质直观和纵向本质直观。  相似文献   

8.
海德格尔把现象学方法运用在对技术本质的分析中。他回到古希腊寻找技术的源头,认为技术就是存在真理的展现方式。而现代技术促逼着一切,并形成其“座架”本质。惟有以现象学的方法通过思的道路回到事物自身,才能拯救被遮蔽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胡塞尔对现象学整体的说明,不光是逻辑与数学在知识上的厘清,或甚是意识本质面的先验科学,更是一种纯粹的本质科学.它为所有的科学知识提供本质性的建基工作.所有呈现在意识里的东西都可以被现象学加以研究.胡塞尔发现整个哲学似乎都被这门现象学的科学包含在内,或根基在它身上.现象学的"本质直观"需要从此时此刻的个别经验所发生的经历,转向本质的反思.  相似文献   

10.
胡塞尔把清除研究对象中非明证性因素的工作称之为现象学的还原方法.由于所要排除的对象不同,又可分为两个层次、三种截然不同的还原方法,即狭义的"现象学还原"方法、"本质还原"方法、"先验还原"方法.  相似文献   

11.
教育现象学及其研究步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教育现象学是我国需要发展和丰富的研究方法之一。本文结合胡塞尔超验现象学精神,对教育现象学作了比较全面的概述和分析,内容包括教育现象学的内涵、主要思想、研究步骤、研究意义和评价等。文章能够对相关研究者提供启发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作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教师的职业幸福直接关系着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学质量的高低甚至整个教育事业的成败。教育现象学是一种朝向实事本身的方法,它关注生活实事、关注个体独特体验生成的人文精神与气质。在教育现象学视野下,教师要走向生成的、创造性的课堂生活;创建平等的、交往的师生关系;做一个充满生命智慧型教师;做一个反思型实践者。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平凡的工作中获得职业幸福。  相似文献   

13.
教育现象学是立足于现象学精神的教育追问。通达现象学精神的教育现象学有理论教育现象学和实践教育现象学两种范式。理论教育现象学旨在教育现象学理论与知识的建构,它在汲取、吸纳现象学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了超验现象学、存在现象学、解释现象学和伦理现象学四种取向。实践教育现象学则直面现实生活世界提出的问题,它并非现象学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简单运用,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范式,有其独特的认识论、方法论、意义来源、研究方法与程序。理论教育现象学与实践教育现象学共同构成了教育现象学的整体取向。  相似文献   

14.
教育哲学在现象学哲学的观照下,衍生出了现象学教育哲学。现象学教育哲学在教育、教育学、教育哲学层面对传统发起问难。现象学教育哲学给教育带来了新气象,同时也需要不断克服发展困境,真正引领教育走向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5.
高职体育是终身体育实施的基础和重点,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能有效促进高职生在礼仪、意志力、合作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培养高职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它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是由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课程本质是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起点、中心和方向。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方向探讨职业教育课程本质观的社会学视域、学校视角和教育教学视点来看,职业教育课程本质观应该从不同领域、不同视域和不同观点去认识与反思。  相似文献   

17.
试论成人职业教育的本质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成人职业教育日益成为成人教育的重要范畴,本文尝试从界定成人职业教育概念入手,以把握其本质及特点。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技术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普通教育一样担负着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后备人才的职责。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及作用认识不到位,阻碍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健康发展。面对新的形势和需求,正确认识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和作用,保持职业技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Physical education is often justified within the curriculum as academic study, as a worthwhile activity on a par with other academic subjects on offer and easy to assess. Part of the problem has been that movement studies in physical education are looked upon as disembodied and disconnected from its central concerns which are associated with employing physical means to develop the whole person. But this, Merleau-Ponty would say, is to ignore the nature of experience and to consider the cognitive aspects of our perceptual experience in isolation from the personal meaning gained when looked at from the ‘inside’ or participatory perspective of the moving agent. In this sense, physical education has lost meaning for some students because our embodied relationship with the world is not an external or contemplative one. Phenomenology, according to Merleau-Ponty, is significant for physical education because it highlights what it is like to be embodied and recognises the role corporeal movement and embodiment plays in learning, in, by and through physical education. What makes this account educationally significant for physical education is that the whole person should benefit by the experience, as it includes an emphasis on all three educational domains (the psychomotor, the cognitive and the affective), rather than as separate physical and mental qualities that bear no relation to each other.  相似文献   

20.
我国学者对"职业教育本质是什么"提出了诸多不同的观点,但这些不同的观点却有着三个共同的假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三个假设是有待商榷的。因此,为了推动职业教育本质研究,就需要对这三个假设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