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扫描     
学生为什么怕读鲁迅鲁迅之子周海婴近日说“:我希望,青少年能逐步接触鲁迅的作品。过去政治上的需要,我们不去讨论。个别年轻人如果不喜欢(鲁迅),也没关系。”今年年初,浙江绍兴鲁迅故里百草园举行了一场活动。会上“,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说法引起多方共鸣。学生为什么怕读鲁迅?鲁研专家说,在鲁迅小说教学中,老师在对其主题进行分析的时候,常会偏重阐发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而化之的主题,让学生自觉不自觉地疏远了鲁迅。诚然,一谈起鲁迅的形象,立马想到怒目金刚、横眉冷对;一说起鲁迅的文章,立马想“到似投枪、如匕…  相似文献   

2.
尺棰论辨源     
<正>“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此语世人常用,但对其渊源出处,说法却不一致。主要说法有两种:(一)1985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原子物理学》(杨福家著)认为“乃公孙龙说过的一句名言”;(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化学史简明教程》(郭保章、董德沛编著)则认为是惠施说的。  相似文献   

3.
这篇短诗是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一日写的 ,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日过后不到半个月……鲁迅先生在逝世前不久写的一篇题目叫做《死》的文章里叮嘱过 :在他死后 ,叫我们“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叫我们“忘记”他 ,“管自己生活……”。想想看 ,鲁迅先生为人民革命事业艰苦卓绝地战斗了一生 ,并没有半点个人主义的念头。生前和敌人战斗 ,临死想到的不是个人的身后名而是告诫人民要警惕敌人 ,努力奋斗。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有敌无我、有我无敌的伟大战士。对于这样的战士 ,人民能忘记他吗 ?由于纪念鲁迅先生产生的以上这样一些思想和情…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治学方法》一文中引了鲁迅先生的一段文学;“古人告诉我们唐如何盛……其实唐室大有胡气……此种物件,都须概其华兖,示人本相”,其中“唐室大有胡气”颇令人费解。愚认为,这是鲁迅先生对唐代历史作了深入研究之后而综合得出的大异于前人的结论,其意似在说明,对唐之盛的传统说法应持保留态度。“唐有天下三百年,子孙善衍”,特别开元年间,史谓盛世,然大唐皇室却依然残留着脱胎未尽的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道德、习俗,即“胡气”,对此,鲁迅先生主张应“示人本相”,那么,其本相怎样呢?兹不揣浅陋,姑妄言之: 1.李唐皇室血统源流胡夷,这是其“大有胡  相似文献   

5.
《儒林外史》是“讽刺小说”的说法始于鲁迅先生 ,并得到广泛认同。但这种分类并不科学 ,既不符合吴敬梓的主观创作意图 ,也不符合作品的实际情况。这种说法的提出 ,和鲁迅先生的创作个性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三味书屋”之“三味”,究竟应如阿理解,学者们也有许多不同看法。仅管见所及,就有四种。现介绍如下,供同志们参考。有一种说法流传很久很广。例如,许饮文先生在《语文课中鲁迅作品的教学》中就说:“三味书屋”的“三味”,大概是把经书、史部、予书譬喻作食物的,经书是米谷,史部是菜蔬,子书是点心这种说法来自周遐寿的《鲁迅的故家》。许先生在引用时,用了“大概”二字,表示了一定的保留。西北大学鲁迅研究室编的一九七九年《鲁迅研究年刊》上,发表了另一种看法。作者说:三味书屋的横匾两旁,有一副古色古香的对联:“至乐无声唯孝弟,太羹有味是诗书。”据此,吴奔星同志认为:封建统治者为了使人不犯上作乱,就从小对儿童灌输“孝弟”之类的封建教条。懂得这一点,所谓“三味”似乎从对联和横幅里冒出来了。意思是,  相似文献   

7.
过去我们教《鲁迅的精神》这篇课文,往往把张定璜和他的《鲁迅先生》说得一无是处。翟秋白说他是“嗡嗡嗡的苍蝇”,课本注释说他的“三个冷静”是“胡说”,他的文章又发表于《现代评论》,还能不彻底否定吗? 最近,从《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上册中、读了《鲁迅先生》一文,深深感到我们“想当然”的推论完全不对,即使是“三个冷静”的说法,也未必什么大错。  相似文献   

8.
《吕氏春秋·察传》有云:“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书中列举了若干以讹传讹的事例,说明“闻而不审”,即听了一种说法不加审察的危害,告诫我们在这方面一定要慎重。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重呢?书中说:“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意思是:遵循事物的规律和人们的情理,用这种方法来审察自己所听到的传闻,就可以得到真实的情况。这是很有道理的。眼前就有一个例子:在鲁迅诞辰120周年之际,周海婴推出了一部回忆录《鲁迅与我七十年》。其最后一节“再说几…  相似文献   

9.
阿Q是文学史上不朽的艺术典型,这是公认的,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典型,却是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在一九五七年以后,不论争论的各方意见怎样分歧,有一点却是一致的,那就是:都不同意作者鲁迅自己的说法,即不同意说阿Q是“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是“暴露国民的弱点” 的一个典型,认为这是一种“不妥当”的说法.但是,今天,在我国学术研究领域中长期存在的极左思想影响正在肃清的时候,如果实事求是地看问题,我们应当对鲁迅先生的观点给予充分的尊重.  相似文献   

10.
“对于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许多评析者都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加以比较、对照,从而得出“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三味书屋”是“我的苦地”的结论。对“百草园”是“乐园”这一说法,大家已无可非议;但对“三味书屋”是“苦地”这一说法,我们觉得欠妥。首先,从本文的写作缘起和本意来看,“三味书屋”不应是“苦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对此文集的写作缘起和本意,鲁迅有过明确的说明:“……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可见,鲁迅借回忆旧时美好的事物,来排…  相似文献   

11.
李清 《师道》2006,(3):21-21
前不久在浙江绍兴鲁迅故里的百草园内,举行了一场名为“亲近鲁迅——鲁迅研究专家与青少年对话”的活动。会上,语文课“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说法,引起了诸多与会专家和中小学生的一致共鸣。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对此解释说,学生之所以怕读鲁迅的文章,是因为多年来鲁迅的形象太严肃了。(据2005年10月28日《中国青年报》)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旗手、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其创作的杂文和小说等文学作品,内容和主题的确比较严肃。但鲁迅作品除具有极高思想性外,在文风方面也是十分活泼的,可谓是相当经久耐读,越读越有味道。可何以进…  相似文献   

12.
在鲁迅研究中,有一种说法,认为鲁迅早期提出改造“国民性”,把它看作是改造社会的“第一要著”,带有唯心主义的色彩。我的意见有所不同,我认为它带有唯物主义的因素。鲁迅提出改造“国民性”问题,是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空想出发的。“国民性”,或称“民族性”,顾名思义,是指“一国国民(或一个民族)共有之性质”。在鲁迅的著作  相似文献   

13.
“三味书屋”位于浙江绍兴城内鲁迅先生故居附近,是鲁迅先生少年时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的“三味”历来解释不一,含义则有3个方面。其一,最有权威的说法是屋主寿镜吾儿子寿诛邻的解释:“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其二是指“劝学”,“三味”即再三体味,反复钻研思考体会。其三是寿宇撰文提出新的说法,解释是“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布衣就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人做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羡慕、不向往山珍海味的享受;“读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  相似文献   

14.
一九三四年刘半农先生病故后,鲁迅先生写了篇文章《忆刘半农君》纪念他。鲁迅在这篇文章的结尾,有一段话说得是很深刻的:“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恨他的近几年。……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每读这段话,总想起我们很多年来,对胡适的评价是不公平的,我们也犯过把胡适“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的错误。诚然,刘半农和胡适是有不同之处的。刘半农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有“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说法。一尺长的木棒,一天截去一半,却永远截不完,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16.
一、从鲁迅不主张“给小孩读《狂人日记》”说起 鲁迅生前曾表示,他不赞成把他的作品选作教材。他说,“我也曾反对过将自己的小说采入教科书,怕的是教错了青年。”①这不完全是出于自谦;他当时认为,“拿我的那些书给不到二十岁的青年看,是不相宜的,要上三十岁,才很容易看懂。”②在“那些书”中,鲁迅特别不赞成把《狂人日记》选作青少年的教材,据孙伏园回忆,鲁迅“最不愿意的是  相似文献   

17.
对于鲁迅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毛泽东主席有一个著名的说法:“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1936年10月19日清晨,鲁迅逝世于上海。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动地来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写有“民族魂”的旗帜。此后,产生了大量纪念缅怀鲁迅的文章,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语文课本的选文里,鲁迅的作品无疑是最难懂的。鲁迅自己也说过:“拿我的那些书给不到二十岁的青年看,是不相宜的,要上三十岁,才容易看懂。”但现行的教材里,鲁迅的作品又是选得最多的。于是,怎样把对“不到二十岁的青年”“不相宜”的书教给中学生看,并且能读出些门道来,的确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不容回避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唐俟这个笔名主要用于《新青年》杂志上,首见于新诗《梦》。“俟”为等待的意思,诸家所说相同。“唐”字,周启明认为是“功不唐捐”之“唐”,即“空”的意思,杨霁云也曾同意此说(见许广平《略谈鲁迅先生的笔名》)。但不少人不同意这种说法。我认为这个笔名的主要意义即在于“俟”字——所以又可简称“俟”,同“鲁迅”的主要意义即在“迅”字上是一样的。鲁迅在1921年9月9日致宫竹心的信上就说:  相似文献   

20.
在鲁迅思想的研究中,围绕鲁迅世界观转变的时间问题,长期争论不休。主要说法有:(一)一九二七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即转变了。①(二)五四运动时鲁迅就属于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并认为《狂人日记》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②(三)鲁迅的思想转变以一九二八年为界比较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