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夜深了,我坐在桌前,拿出枕头下的日记本,写下了一句话:你是不可能发表作品的。我托着腮对着台灯笑了笑,这句话是今天在我脑海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上午放学后,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说:"你高二了,得想着明年考什么样的大学,况且我都不认为我能培养出作家,你又有何把握能成为作家呢?你是不可能发表作品的。"这些话我已不是第一次听,同学看见  相似文献   

2.
梦之阴翳     
不少年轻人跟我说他想当作家。我总是鼓励这样的人。但我同时指出“当作家”与写作之间有很大区别。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是在梦想着  相似文献   

3.
本期导读     
在本期“面对面”专栏 ,我们着重介绍的是湖北省作协主席王先霈先生。以学者而不是作家的身份就任地方作协掌门人 ,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多见 ,可以说王先生是以其文论研究而不是文学创作确立自己在文坛中的地位的。王先生关于文学评论的观点自然已为大家所熟知 ,但作为大学教授的他是如何踏上文学研究之路的 ?作为作协主席的他又如何看待本地的作家与作品 ?这些在对王先生的专访中都可略窥一二。另外 ,近段时间 ,本刊特别强调编辑的主动策划作用。这样做的结果便是一些专栏的推出 ,譬如本期“胡塞尔的生活世界”与“湖北作家及其作品研究”,皆…  相似文献   

4.
年轻幻想派     
<正>没有不懈的努力,有多少天分、天赋,也是枉然。常常听年轻人说:"我想做作家。""我想做画家"。每次听他们说,我就问:"你有没有写?""你有没有画?"十次有十次,答案都是:"没有。"这些年轻幻想派其实不是想做什么,他们只是爱幻想,一旦要付出努力,就不行了。想当作家,要写;想当画家,要画。不能光靠幻想。青年人有潜质的,多的是。但未付实行的潜质,永远只是潜质,价值等于零。  相似文献   

5.
“作家叔叔,你不会把我说的都写进书里吧?”金子光看着这位大胡子作家叔叔说。“你放心,不该写的我不会写。我说过,涉及个人隐私,我会为你保密。”大胡子作家叔叔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咱们说好了,我不是采访你,我只是想跟你交朋友。”“说出来你别不相信,告诉你一个秘密吧,咱们全班都是小偷。”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第三十五回与第四十五回分别三次出现“你想什么吃?回来好给你送来的。”“想什么吃,只管告诉我,我有本事叫凤丫头弄来了咱们吃。”“你想什么吃,你告诉我,我明儿一早回老太太,岂不比老婆子们说的明白?”《红楼梦》的语言表达以北京方言为基础,我考察了同一时期的《恨海》《聊斋志异》以及现代的京味作家作品《四世同堂》《皇城根》,均未发现同类句式。这一小句“你想什么吃?”其表意指向具有二重性:一方面,问愿望(“你想……?”),另一方面又有特指(“什么”),表达方式在今天多用“你想吃什么?”来代替。但通过矩阵分析,又不是所有的“想NV”的句式都能用“想VN”来替代,更进—步说,并不是所有的“想VN”都能转换成“想NV”。这里从表意指向的二重性,联系其语表和语值来考察两句的动词入句规约。  相似文献   

7.
聚焦巴金     
名家档案巴金,生于1904年,原名李芾甘,四川新繁县人。鲁迅说:“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1983年5月,法国总统密特朗访华,代表法国政府授予巴金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勋章,并称他为“当代世界的伟大的作家之一”。巴金既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家》《寒夜》是其代表作;也是一位勤奋多产、文质兼美的散文家,五集《随想录》被誉为“讲真话的大书”。作品阅读一我的第一个先生?巴金我可以坦白地说,《我的幼年》是一篇真实的东西。然而它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它不过是一篇长的作品的…  相似文献   

8.
摘抄的乐趣     
我十分羡慕那些发表作文的“小作家”们。我想,怎样才能像他们一样写好作文呢? 爸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要想写好作文,首先得养成勤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平时看书,遇到好词佳句,把它们摘抄下来,积累多了,写起作文来就顺手了。  相似文献   

9.
妙语圆桌     
为何不说十年浩劫中,有个造反派想把花园里的一盆花拿回家去,但不知道这盆花好不好,就去问那些“黑作家”们。作家们不想理他,推说不知道。这个造反派火了,指着赵树理说:“你也不知道?”赵树理说:“我不是不知道,是不好说。我是黑帮,我说是香花,你们说是毒草;我说是毒草,你们说是香花……”。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中学生,从懂事起,就常梦想自己有一天能成为名人。可做名人何其难,并不是你想做就做得了的。然而,近年来却有很多单位“抬举”我做“名人”,其恳切心情让人激动。举例说吧,一日,我正在看书,邮递员送来了信,是北京××文化中心小作家俱乐部寄来的,告之:“经编辑推荐,认定你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经研究,拟吸收你为小作家。”同时寄来小作家登记表,并写道:“你只需寄交费用196元,我们将在三天内给你寄去小作家证。”此类信函,一年总能收到几件,但我一概置之不理。身边有同学说“:你呀,真是不识抬举。”对于这种“抬举”,真是难以领受。所…  相似文献   

11.
同样的作品     
今天,孩子们在美工区问我信封可以做什么。我告诉他们可以做纸袋偶,说着就剪了一个大概的样子给他们看,并简单说明了粘贴的方法。偏巧今天在美工区活动的幼儿大多是能力较强的女孩子,他们很快的就能自己动手了。等我从其他区巡视回来,发现他们的作品基本都是小兔子。我感到很奇怪:“你们都只会做小兔子么?”“不是,我还会做别的,但是我看到××小朋友做了,我也想做。”“所以,连小兔子的表情、耳朵的长度、蝴蝶结的位置都一样?”孩子们都笑了。我指着云天的作品说:“我今天特别喜欢云天的纸袋偶,因为他做的是熊猫,和大家的不一样,所以显得特别好看!”孩子们听了我的评价,也想让自己的作品与众不同,于是有的为小兔子画裙子,有  相似文献   

12.
日前,台湾巨贾邱永汉先生来合肥考察投资,发表了他对大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看法,颇耐人寻味。 邱先生说,我到过大陆数十个城市,所到之处都受到最高礼遇。我知道,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想让我来投资。其殷殷之心可鉴。 有人说,大陆的“优惠政策”对外商最有吸引力。我可以告诉大家,我来大陆投资,决不是因为优惠政策。大陆有优惠政策,但台湾、日  相似文献   

13.
信息与动态     
我的启蒙者□陈雪梅时候,读到报刊上别人写的作品总是那么地羡慕,总在默默地想,这些作家水平可真高!参加工作之后,得知有位同事在专业刊物上发表了文章,我更是羡慕不已:“你真了不起!投稿有什么窍门呀?”“没有,不过是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事写下来,你也可以试一试...  相似文献   

14.
龙门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不想变成龙呢?”拿破仑说:“不想跳龙门的鱼不是好鱼。”任贤齐说:“对面的鱼儿跳过来。”我想:中学生是鱼,大学生是龙,高考就是立在中间的那道龙门。因为我们是鱼,所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因为我们是鱼,所以被盛在盘子里做下酒菜。  相似文献   

15.
倪修山先生在《中学语》2005年第10期上发表了一篇《是懦夫的屈服,不是智的和解——读〈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读后。我觉得有对倪先生的“懦夫”、“智”说进行商榷之必要。在此,我想借用他的标题中的几个中心词,让有判断关系的主客体发生逆转(后中的几个观点亦如此)。我认为长期受精神现实重压的海子,在某一个瞬间写出了决定“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是“智的和解”,而不是“懦夫的屈服”。在这首诗中,  相似文献   

16.
教坛末了情     
走进新世纪,每一个人都有新打算。青年人憧憬未来,要寻找多彩的梦;中年人攒足了劲,准备大展宏图;而我却到了退休的年龄。离开站了40年的讲台,心里真有点不是滋味!我年轻时,虽然是师范学校毕业生,可我的初衷并不是当教师。初中时就酷爱文学,幻想将来当作家,但由于家庭生活困难,初中毕业时只能报考公费的“克山师范学校”。考入后,为了圆作家梦,我拼命学习语文,废寝忘食地阅读语文书刊,至于其他学科,根本没心思去管。不料我的“野心”被班主任贾老师发现了。一个晚上,他找我在操场上谈心。他说:“想当作家不是没有可能,…  相似文献   

17.
有很多年轻人跟我说想当一名作家。我总是鼓励他们,但我同时也向他们阐明“当作家”与写作之间有着很大区别。在这些人中,  相似文献   

18.
作家出版社送来一本该社出版的“20世纪最后一本书”──《全国重点院校免试入学新生 作文选》,并希望写点什么,发表在光明日报社主办的《博览群书》上。事实上,自1999年 亦是应报社记者之约,写了《张天天现象──当代教育观念面临挑战》以来,本人就一直对 这一批少年作家的作品及由此引出的社会反响十分关心。这些小作家都是从中小学走出来的 (如果没有记错,出第一本书时年龄最小的是张天天),作为一个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我想 ,还是从教育改革与创新的角度谈几点看法,请同行和朋友指教。首先,这批小作家的破土出世,再一次提醒…  相似文献   

19.
李小敏 《初中生》2008,(6):52-54
我拥有什么?我的家境并不富裕,我的头上没有闪耀着成功的光环,尤其令我揪心的是我好想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可等待我的却是一封封退稿信。尽管这一切很令我失望,可我还是继续做着我的作家梦。  相似文献   

20.
小时候,他随父兄在椰风蕉雨中流汗挨饿,在田间地头胼手胝足地劳作。那时,他便有一个超凡的梦想:他想当作家,想坐在家中写字别人给他寄钱。父亲劝,好好干活儿吧。他不听,依旧做着自己的梦。17岁那年他真的发表了几篇作品。在明确自己的志向后,他说:“我非常确定我要什么,我无论如何都要写作,我把写作当做繁重学业最好的安慰剂。”考上新闻专科学校电影专业后,他只去上自己喜欢的编辑导演课。由于他17岁便有作品问世,他以为他可以像作家一样写作,然后收到源源不断的稿费。不过由于知识的欠缺以及生活阅历的贫乏,加之思维狭窄,他这时写的很多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