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改革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核心任务。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课程的建设和改革从素质教育系统化、核心课程精品化、职业资格标准课程化、实践教学与创业教育体系化、课程改革视野全球化等方面,做出了富有自己特色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道德教育是学科课程改革的重要主题.学科课程改革中的道德教育主要有德目主义、渗透式和跨学科三种模式,其内容包括民族传统价值观教育、普适性价值观教育和全球化时代的价值观教育.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学科课程中实施道德教育要选择适切性的实践模式、珍视民族伦理道德文化的价值,并且要在全球化视野内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3.
课程民主化,由高度集权走向地方分权,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自主权的不断提高,校本课程在德育方面的独特优势,日益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何利用校本课程开辟德育的新途径,如何实现校本课程德育化与学校德育校本化的整合,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思考和探索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当前 ,中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对教育全球化的关注 ,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 ,还是一个实践问题。目前 ,世界高等教育课程先后出现了四种课程全球化的哲学观 ,即新全球主义、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反全球主义。同时全球教育一体化使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双语课程、环境课程、发展课程和国际理解课程。为此 ,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我国高校课程改革必须在目标、结构、管理理念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使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获得了全球视野,课程理论和实践研究正面临极好的机遇和极大的挑战,非普遍性发展理论是现在西方不少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或指导思想,可以反映全球化背景下课程改革的主流思想。本文首先介绍了非普遍性发展理论的两个基本内容:从普遍性领域到非普遍性领域的能力发展序列;以扩展和巩固为核心的认知发展转换机制,然后从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非普遍性发展理论给课程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家对学前教育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必须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以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幼儿教师.采取的措施如下:明确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理念和目标;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明确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不断深化教学模式的改革;搞好实训基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当下社会性的国学热现象,兼及许多高校开设该课程情况,思考了国学教育最佳对象的选择与教学目标和关键内容设置等问题。结合成都大学面对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国学课程的教学实践,认为面向全部大学本科学生开设国学课程是最佳选择;讲授的内容应该是既有精神层面也包括物质形态所蕴涵的价值观与审美准则的中国文化整体;中国文化是由各个地方性知识融会而成的;教学要有全球性视野和国家未来文化安全的视野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是当今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世界课程改革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多元主义教育、全民教育、主体教育、生态教育和个性教育五大方面。面对全球化,我国课程改革应该积极地应对。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际间投资、融资活动的迅速发展,使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增多,从而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而产生了一个各个国家都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会计的国际化问题.加入WTO后,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经济交流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加快会计国际化的步伐显得日益紧迫.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发展进程也必将进一步加快.我国会计标准国际化的改革在许多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取得了一致,赢得了国际会计界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顺利进行,学世界英语,看各国文化,成了全民运动。经济的全球化已经带来文化的全球化。世界各国在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日益扩大,全球性的相互依存关系不断加深;普遍的竞争已成为各国在诸多方面对话的主要方式,从而强化了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自我意识。当今教育的一个使命就是要使学生懂得人类社会的多样性,理解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  相似文献   

11.
家长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应积极地参与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过程中来.家长角色缺失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家长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缺乏认同感,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形成了“双轨制”;家长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认识误区,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偏差;家长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缺乏教育支持,导致教师压力加剧.家长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路径包括对课程目标制定的参与、对课程实施过程的参与以及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过程的参与.  相似文献   

12.
道德教育是学科课程改革的重要主题。从国际学科课程改革的经验来看,许多国家都把价值引导及学生的品德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目标,强调实施伦理道德教育是学校学科课程改革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学科课程改革中的道德教育主要有德目主义、渗透式和跨学科三种模式,内容包括民族传统价值观教育、普适性价值观教育和全球化时代的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3.
在文化全球化视野的观照下,文化交流已经深入到各个层面,信息的传递也日益迅速,在此背景下,译者,尤其是从事儿童文学翻译的译者应该考虑翻译策略的灵活使用,以此适应文化全球化下儿童阅读需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教材的弹性化与动态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当前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有关教材建设与使用的问题日益凸显。无论是基于传统教学观,还是在新的课程资源观视野下,教材作为课程内容的最重要载体,均体现了课程设置的目标、目的,以及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成为人们认识和判断课程改革的主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5.
李斌 《考试周刊》2007,(30):143
新的世纪,在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下,为适应日益变革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需要,喊了几年的课程改革终于到来了。高中课程改革追求的基本目标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健全的人格或公民基本素质,使所有学校和学生都成功。要达到以上目标,关键还是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去。长期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难教,学生感到"枯燥"、缺乏吸引力,产生厌倦情绪。所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来加强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是摆在我们政治教师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反思新课程设计的基本问题(一)学科目标的三维设计新课程改革依然是一种目标导向课程设计。总体上,课程改革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学利层面上,各科课程标准专设“课程目标”一节表述,三维目标被细化和具体化。学科内的单元设计、专题设计或模块设计,结合对实际教学的指导,三维目标又进一步被可操作化。三维目标的设计作为课程改革的整体目标足必要的,但各个学科和学科的各个部分都机械地套用三维目标进行设计又是机械的和危险的。从实践角度讲,三维目标应当有更科学更容易操作的维度划分,即应为知识与…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以来,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理念、目标、内容、策略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全球视野,本土出发;改革的系统性、全面性、持续性;课程目标面向全体,追求高质量;重视课程结构的变革;强调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和终身化;重视教师的参与和培训。研究和学习这些变化,对我国正在深入推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课程民主化,由高度集权走向地方分权,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自主权的不断提高,校本课程在德育方面的独特优势,日益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何利用校本课程开辟德育的新途径,如何实现校本课程德育化与学校德育校本化的整合,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思考和探索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作为美国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杜克大学的国际化发展一直居于美国领先地位.进入21世纪全球化时代,它不仅提出了基于全球视野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世界公民”,而且实施了跨学科的、以全球化议题为切入点的整合课程方案,并运用强调交流与合作技能的多元教学方法,明确将国际化和跨学科作为新的10年本科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其创新的目标与实践对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化建设与本科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以来,各国教育面临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挑战,纷纷掀起中小学课程改革.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国际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设计和推进呈现出崭新的特点:基本都是由国家最高领导人(或最高权力机构)主持;政策的设计与推进坚持循序渐进、谋定而后动的原则;政策的设计是满足多种需要的产物;政策文件始终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课程决策在集权与分权之间保持必要的平衡;在课程改革的推进中经费的投入逐年增加.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新课程在许多方面都体现了创新,但新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与我国课程改革政策的设计和推进方式直接相关.发达国家课程改革政策设计和推进的经验,对于我们认真反思近十年的课程实践历程,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无借鉴与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