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黑龙江教育》2010,(9):22-23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先。如何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一直是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近年来,我们遵循教师成长规律和师德建设规律,探索新形势下师德由外在向内在、由他律向自律、由自发向自觉的转变,美化教师心灵,提升优雅境界,促进广大教师从优秀走向优雅。  相似文献   

2.
美国著名作家帕克·帕尔默的著作《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指出,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对于当今急功近利、技术优势的社会,如何解决忽视学生作为人之教学问题,《教学勇气》无疑给教师以深刻的启迪。本研究基于教师心灵的历史背景和现代困惑,阐述教师心灵的人师之教学理念与教学作用机理,挖掘其教学思想的独特性;同时,启示我们寻求现代教学中心灵之缺失的解决路径,在于彰显教师心灵的人师之生命本质。  相似文献   

3.
纯属偶然,发现先生的书桌上躺着一本借来的书——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顺手翻开,导言里的两个段落扑入眼帘——-  相似文献   

4.
“教学反思只有深化到教师的心灵,成为教师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作用。发表还是不发表作品,那是教师的自由”。文章针对教师将写教学反思当作“苦差”的现状,提出教师队伍应走向专业化,学会教学反思,将教学反思当作自己专业成长的平台,变“苦差”为个人成长的“追求”。教师要将教学反思习惯深化到心灵;将教学反思意识深化到心灵;将教学反思方式深化到心灵;将教学反思策略深化到心灵;  相似文献   

5.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太多的问题无法回避:作为教师,我们应如何成长?该如何不断增强教与学的能力?又该如何持久地保持对教学工作的兴趣与热爱?帕克·帕尔默教授在《教学勇气》一书中,从唤醒教师心灵力量的角度入手研究优秀教学的源泉,表达了对教师认识自我、实现自我的呼唤,为教与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张道明 《四川教育》2020,(13):48-48
“在匆忙的教育改革中,我们忘记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如果我们继续让称职的教师应当依赖的意义和心灵缺失,仅仅依靠增加拨款额、重组学校结构、重新编制课程,以及修改教科书,改革永远不能够成功。”初读这段文字,心里为之一震之余,不免觉得此话多么不合时宜。然而,细读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心里充盈着兴奋与激动,感佩于作者对教师教育生活和心灵世界的深刻洞察。  相似文献   

7.
8.
俗语道,一母有十子,十子各不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素质及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影响,往往会分解成多种不同层次,出现先进后进的差别,出现这样的差别,除了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教育的外在环境、教育方式、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一种源自生命深处的召唤,一种从思想的核心中渗出的智慧,一种深刻而特异的体验……站在课堂的中心。困惑、疑惧、欣喜以及一种驱之不散的关切和痛苦,立于内心。很久没有这样持久耐心而又细致地倾听自己的喃喃独语,也很久没有这样从一本书中接受如此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家园,给人的感觉是温馨的,即便这个家是简陋的、甚至是破损不堪的,但它让人心安、踏实,让人眷恋。  相似文献   

11.
教师应该拥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拥有几分稚气,多些爱,少些威严,融入学生中间。教育需要爱,因为教育是心灵的对话,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育需要以心激心,以情悟隋。爱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用爱去浇灌孩子,让他们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2.
正式上任校长的第一天,我准备了一篇正儿八经的"就职演说",可一开口就觉得有些别扭,索性丢开稿纸即兴发挥。没想到,我赢得了热烈的掌声。事后,不少老师对我说:"校长,你的话全都讲到我们的心坎里了。"  相似文献   

13.
段艳霞 《师道》2012,(7):9-11
有人说,“所有真实的生活在于相遇,教学就是无止境的相遇”,追究起来。“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的探索也缘于我在教师成长路上的几次“相遇”。  相似文献   

14.
黄浩 《教书育人》2000,(17):35-36
在课堂教学中,常有学生犯这样那样的错误,需要教师的批评教育。然而,有些教师态度粗暴,其批评语言演变为粗话、脏话,使学生的人格受到侮辱,严重的引起学生离校出走、精神失常、自杀等后果。这些过激的批评语言,其实就是“心灵施暴”。下面略举几例。 当学生上课不遵守纪律时,“到校长室去,把你家长叫来,看你还不老实”!“不听课,滚出去,不要影响别人”!“不愿听我的课,请马上出去”!“这堂课被他搅得上不成了,大家看咋办”?“我走,这堂课他给大家上吧”!“全校再也找不出这样的学生”!“你上课再捣乱就开除”!…… 在…  相似文献   

15.
《云南教育》2005,(19):1-1
  相似文献   

16.
教师做到一定阶段,如果再往前走,就需要返回自身,追问我是谁,重新认识自我。这是《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的一个观点。我喜欢这本书,在于这个观点特别能打动我。作者帕尔默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它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相似文献   

17.
引出教师的课程领导智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借鉴前人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教师在课程领导中需要依托教学天职感,扎根滋养自我心灵的外部生命网络,掌握探索内心世界的方法,自主引出作为优秀课程教学之源泉的自我心灵能量。从而在际遇心灵导师启迪的过程中,在探索与自己的独特本性契合的教学方式、用心灵活化课程魅力、引领学生凝聚于课程魅力周围等创造实践中,引出课程领导智慧。  相似文献   

18.
对教师来说,由外在的诸如形象、仪表、仪态所产生的魅力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它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其心灵魅力。教师心灵魅力中特别重要的心理成分是教师心灵的热情与真诚、高尚与宽容、深沉与公正、自信与他信。  相似文献   

19.
吴群 《湖南教育》2007,(2):45-46
对我来说,读书之美妙不仅在于书本身的好,还在于我是在一个适当的时候遇上了它.在已经历了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开始对教育教学问题自觉思考之时,我有幸与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相遇,看作者从关注教师心灵的角度来解读教师,解读教学,解读教育,让我有豁然开朗、重获教育生命之感.  相似文献   

20.
章以漫谈的方式,从人性的角度进入学批评,强调“心灵视野”对学研究的影响.对当代中国学艺术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