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潘圆 《新闻实践》2010,(5):20-23
尊重尊严是媒体报道的出发点与归宿,而日渐成为媒体报道主流的民生报道,在推进"尊严时代"的舆论氛围中,无疑发挥了催化作用。站在保护公众利益的角度,新时期民生报道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维权",唤醒公民的权利意识,呼唤公民更深层次地参与公众事物的管理,共同推动社会进步。这也是"尊严时代"的必然要求。如果把民生新闻等同于邻里纠纷、街头闹剧、奇闻趣谈等社会新闻,不仅流于表象,而且也在本质上将民本思想浅薄化。  相似文献   

2.
邹晨雅 《新闻世界》2014,(8):163-164
当今,微信已经成为继微博之后新的媒体互动平台,也是传统媒体争取受众的必争之地。传统媒体在微信公共账号运行的互动优势之下,传播效果的局限也日益突出。在这样的瓶颈之下,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成为了新闻在微博、微信之外的重要移动终端的发布平台。本文分析了微信订阅账号的优缺点,以"央视新闻"为例,浅析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发展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杨晨 《新闻世界》2014,(5):300-301
在社会新闻报道中,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报道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其策划和议题建构同样传达着不同的价值判断。本文以2013年12月3日"老外撞大妈"事件为例,探讨网络媒体及传统媒体关于"大妈"这一形象的构建和报道异同。  相似文献   

4.
《新闻窗》2014,(5):1-1
面对新媒体的包围,传统媒体肯定是有压力的,这种压力甚至关乎生存。所以,"革命"这个词在今天一再地被提起。有人说,传统媒体不革自己的命,互联网一定革你的命。这是不是意味着,从内往外的自省式革命可能成功,从外向内的应招式革命成功与否就不好说了。不管说得有多邪乎,传统媒体如果真的希望能在与新媒体的"较量"中找到出路,还得从修炼"内功"做起。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想要真正"挺起腰杆子",除坚定地维护自己原创新闻的价值外,还得顺应时代和环境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杨萍 《新闻前哨》2014,(3):29-31
在新媒体横行天下、信息爆炸的今天,无论从新闻时效性、报道方式,还是与读者的多元互动方面,传统媒体都远远滞后于新媒体。然而,在进行深度报道时,传统媒体凭借其专业的新闻调研和深度分析,始终拥有新媒体难以比拟的优势。因此,在新形势下,传统媒体更加需要培养专家型记者,倡导研究性报道。  相似文献   

6.
微博兴起与纸媒之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随着"新浪微博"的推出,中国开始进入微博时代。微博堪称迄今为止最伟大的新媒体,因为人人可做记者和编辑,它满足了人们社交、被尊重、影响他人等多方位需求。"在微博上,可以更看清一个人,打造个人品牌,微博可以成为你的‘新门户网站'。"作为独家信息发布的最好平台之一,微博可谓"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在新闻传播中,微博由于使用者众多,比传统媒体机构有更大的地域覆盖,在报道突发新闻方面有着更强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社区新闻,是当今传统媒体报道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是,社区新闻被视为一个"杂家",其范畴一直杂糅在社会新闻、时政新闻和经济新闻之中,报道篇幅一般不大。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内容为王"、"做深度报道",这些措施已经成为传统媒体应对冲击的共识。那么社区新闻,能否深度化呢?笔者试以新安晚报5月份的"高龄妈妈"这一社区报道为例,分析社区新闻如何在角度和策划上创新,做出独特、深度的新闻。  相似文献   

8.
张亮 《新闻实践》2010,(5):11-13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尊严",迅速成为近期国内外舆论关注的焦点。尊严意味着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幸福感与自由度,而全民的尊严需要全社会的细节提升,这就意味着大众媒体新闻传播的出发点与归宿,须把"尊严"置于新的一个高度。  相似文献   

9.
邱江 《新闻窗》2012,(2):82-82
几年前,人们还在谈论新闻网站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近年来随着微博井喷式的发展,新闻网站也逐渐成为过去时。现在最能缔造新闻话题的,是"自媒体"。美国人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在2003年联合提出的"自媒体"研究报告,称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王晓明 《视听界》2014,(4):128-128
多年前,本专栏发表了一篇《职业尊严》,从切·格瓦拉说起,为备受冷落的新闻学术期刊的尊严鼓掌。在传统媒体遭遇新兴媒体袭扰的今天,又想起了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11.
李独伊 《新闻窗》2012,(2):41-42
就在几年前,人们还在谈论着新闻网站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而随着微博从2011年开始的井喷式发展,一种新的新闻载体随之诞生。这种带有鲜明"自媒体"特征的新媒体很快让新闻报道从一个由编辑、记者把持的专业领域转为由公众参与的社会活动,从而也带来了新闻传播方式的变革,而它的产生和发展也为传统媒体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2.
张帆  李辉 《新闻界》2013,(17):21-24
框架理论被引入到新闻传播领域后对新闻媒体的议题设置以及受众对接受新闻事件及其认知的固有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新媒体在新闻建构中也在影响和改变着传统媒体对客观事实的建构方式。从框架理论和新闻叙事两个层面着手分析媒体的新闻建构过程,展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对客观事实的建构,从而分析新闻事件中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报道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微博作为新媒体最具有活力的媒介载体,在当今中国的新闻信息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微博中的公民新闻摄影,超越了所有传统媒体和其它新媒体,抢在第一时间用图片告知新闻,填补着传统媒体的缺位和不足,并为传统媒体的专业、深入报道提供着新闻报道线索。在未来,微博时代的新闻摄影还将日益强大,并与传统媒体进行相互融合。本文通过对微博时代新闻摄影的五大优势进行概括性论述,归纳出微博时代新闻摄影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4.
胡丹 《新闻世界》2011,(3):68-70
微博从2010年起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草根和权威的融合决定着政府微博的新闻传播有着区别于一般的微博信息和传统媒体新闻的特点。与此同时,"议程交互"语境下政府微博的"去自媒体化"趋势将对传统媒体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将印刷版和网络版打包提供给读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对传统媒体网站新闻内容的借鉴与创新,可以通过借鉴传统媒体网站网络文本的写法组织新闻素材.采用数据库式新闻报道方式.营造自身新闻的立体报道思维:还可以从网站讨论帖中提炼报道议题,设立有特色的报网互动栏目和专刊.使内容资源共享.从而设置新闻议题和栏目建立多维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16.
如今,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在微博平台上开设了微博账号,发布消息与评论。本文通过对传统媒体官方微博及独立的官方评论微博的研究,分析认为传统媒体官方微博的新闻评论以其"短、平、快"的特点让评论更具时效性,符合当前碎片化阅读的趋势,微博评论与传统的评论形成互补,能够保持和扩大传统媒体原有的影响力。并针对官方微博表现出来的优势及不足进行讨论,提出发展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红梅 《传媒》2015,(15):75-77
本文在社交媒体兴起的背景下,针对社交媒体新闻资讯的传播特点,分析了社交媒体对传统媒体新闻平衡报道的影响与面临的相关问题,从议题、事实、观点三个层面指出传统媒体需要从议题设置的动态平衡、专业新闻文本的构建等方面进行平衡报道.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8,(4):17-25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勃兴引发了激烈的新闻端口之争,被迫卷入的传统媒体尤其是地方主流媒体在新闻生产实践面临巨大变革。然而,由于始终无法克服旧有传统中商业取向与宣传取向之间最根本的矛盾,地方传统媒体的价值取向与报道旨趣与新媒体时代的大众文化并不契合。其媒介融合转型只能停留在建成"新闻端口",而无法形成挑战商业新闻端口的竞争力。在既需要变革又不能彻底变革的情况下,新媒体技术的介入可能使传统媒体内在的市场/制度二元区隔及其各自内在逻辑的差异被进一步强化,加深了它作为"文化孤岛"的命运。  相似文献   

19.
柴跃胜 《视听界》2014,(6):59-61
"新闻民工"一词近年来逐渐蔓延于媒体人的自我表述中。本文把脉"新闻民工"论之困与惑,探索"新闻民工"这一生存状态与精神状态下的媒体创新管理,从媒体评估考核体系、用人机制的革新等问题入手,求解告别"新闻民工"悲观论、重塑新闻记者职业尊严和荣誉感的举措。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作为一个新兴的新闻载体,正以其实时性、互动性、多传播介质等特征冲击着传统媒体。以前在大型的新闻事件采访现场中,只有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参与新闻报道,如今,在包括两会报道、新闻发布会、大型灾难事故、重大体育赛事中,网络新闻报道也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参与其中,并形成了传统媒体不可替代的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