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作文,多为给材料作文,它要求考生按材料内涵和其它限制条件写作。本文就考场供料议论文的写作构想谈点粗浅看法。 考场供料议论文的写作大体可分三步: 一、精读材料,把握要旨。 对试题提供的材料,不管是图形,还是文字,均应仔细审察,读懂吃透。“懂”、“透”的标准是①真正抓住了供料的要点,把握了洪料的要旨;②弄清了内容的规定性和范围的限制性。应该防止的是,“读”走马观花,遗漏内容;“析”执其一端,片面理解。如  相似文献   

2.
材料作文的考查,给2012年广东语文高考带来一阵新风。学生在材料作文所提供的广阔的写作空问中,大胆而有个性地表达自己,抛开了思想上的束缚,进入到了“现场写作”的状态。结合“对材料的准确理解”这一考场作文的关键点,今年学生在写作素材的运用上,呈现出新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在考场上,学生的写作时间是有限的。作为教师,平时训练学生“限时作文”的能力,无疑有助于考生在考场交出一份“完整”的答卷。  相似文献   

4.
<正>高中作文教学,目前一般都是按文体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但学生写作的实际情况是,学生的日常个性化写作远远超出这几种"标准化"文体的范围,呈现出多元面貌。然而对于考试评价而言,这样的写作状态增加了学生在考场竞争中的"风险"。笔者从教学实际和学生学情出发,区分了"个性化写作"与"考场写作"。本文拟从"考场写作"的维度探讨一下考场作文训练的基本原则和实施策略。一、考场作文训练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供料作文与命题作文的不同之处在于:命题作文一般都规定了明确的论题,论点或论述范围,而供料作文则要求学生从所提供的材料中提炼论点。因此,供料作文除了遵循议论文写作的一般思维规律,还必须选择一些最佳的分析掌握材料的训练手段,以此促进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的发展。经过摸索,笔者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训练方式:  相似文献   

6.
杨永红  侯武忠 《教师》2010,(31):85-86
考场作文与平常作文不同,一是我们写作时速度要快,二是老师评卷时间特短,我把考场作文比作在电视上打广告,要想给阅卷老师在短时间内留下深刻印象,必须突出观点,营造亮点。如何将考场议论文写得又快又好,关键在平时训练;但考场写作时,掌握一定技巧、遵循一定的规律写,也非常重要。我这里归结一些经典议论文的写法,结合自己写作的心得.给同学们介绍考场议论文快速写作、简易可行好学的“七句”方法与要求。  相似文献   

7.
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是高考说明对“写作”的首要要求。可见,审题准否的确关系到考场作文的成败。其实,议论文无非是立论、驳论两大类,而提供的文题也无非是论点型、关系型、范围型、寓意型和选择型五种。供料作文先要读懂材料,然后“由此及彼”提炼观点作文。要求一般是:据料提炼观点成文;“引用”所供材料成文。要写好供料作文,必须紧扣“要求”。选准了入题角度,展开合理思路,就能把整篇文章构思出来。无论起承转合多么复杂,成功的议论文也脱不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8.
在学生作文训练的过程中,强化学生作文谋篇布局,对于培养学生好的写作习惯、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考场作文谋篇布局意识的培养,给学生传授谋篇布局之策,促进学生作文写作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课改实验以来,作文教学按照“新课标”提出的“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的要求,使学生的作文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在考场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无章无法地写”的现象。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在“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开题会上,  相似文献   

10.
2016年全国卷作文试题导向鲜明,价值观、思维力和写作力考核有机结合,把立意的多样性和写作的探究性置于具体情境之中,是其突出特点.这启示我们,日常教学和复习备考中,要有计划、有策略地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思考人生、社会,提高认知力,增强思想力,让学生带着思想上考场;善于利用一切契机和材料扎扎实实训练思维力,让学生熟化基本思维路径,带着思维上考场:精准精细地提升角度切入、结构安排和语言表达等考场作文核心力,做到“一专多能”.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 ,全国有很多地方的中考作文已采用了话题作文的形式。尽管话题作文是全方位向学生开放 ,但在写作过程中 ,还是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有些考生对话题作文认识不清 ,未处理好话题作文写作中的几个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结果走入了写作的误区。  一、提供话题不等于提供材料命题人所提供的话题 ,既不同于以往供料议论文写作中所提供的材料 ,也不同于记叙文扩写的素材 ,它仅仅是写作的一个引子。因此 ,不能套用以往那种“引—提—议—联—结”的供料议论文或扩写的写作思路。而有的考生正是忽视了这一点 ,把话题当作材料…  相似文献   

12.
写作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尤其是议论文写作中的析理思维训练更是如此。分析近几年来岛考作文的导向,材料作文、话题作文陶其明显的开放性、自主性特征,已无可动摇地成了高中作文特别是议论文写作教学的主体训练内容,这无疑为学生充分张扬个性、施展表达才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一、话题的开放性命题作文大多提供一个中心意思 ,行文要紧扣题目展开 ;供料作文行文主旨更须与材料吻合 ,两者均侧重限制性 ,封闭性、束缚性。命题作文、供料作文羁绊了学生的写作自由 ,简直是让考生“戴着镣铐跳舞”。话题作文只是提示内容的写作指向和写作范围 ,让所有学生自由联想 ,自由发挥 ,自由创造 ,让人人有话可说。它不限立意 ,不限选材 ,不限文体 ,不限表达方式 ,呈现出全方位的开放性和思维的发散性。“思维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过程”。话题作文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命题作文和供料作文则是线性思维(或称单极…  相似文献   

14.
写作过程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从积累学习、内化吸收到创意表达的一个渐进过程,然而中学作文教学的低效现状不免引起我们的疑虑:作文可以通过短期模板套路训练达到“目标”,考场作文可以通过某些技巧训练轻松取胜。作文教学如此“有章可循”源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急功近利,本文通过陆九渊“自立自得”的教学思想对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启示,从彰显学生主体、回归生活情景、反思批判阅读三方面对语文写作教学改革作理论上的探析。  相似文献   

15.
杨杰 《阅读与鉴赏》2009,(5):50-50,20
写作在高考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考场作文的好与坏.决定着考生语文学科的成败。指导学生写作。一定要让学生懂得“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的道理。懂得这个道理,自觉地在写作中应用。加强训练,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笔下自然生花。  相似文献   

16.
覃忠盛 《考试周刊》2009,(33):42-43
申论终端写作,是指“申而论之”的写作过程中,经过了审题、构思,明确了虚拟身份、论述主题、文章标题,拟定了写作提纲之后,直接落笔写作正文的最后环节。这是申论考试全程的“最后决战”。“引论-本论-结论”是议论文最基本、最通用的结构形式,申论写作是考场作文,讲究时效,考生又多是缺乏专门写作训练的学生,  相似文献   

17.
将五种意识应用在考场作文的构思过程中,既能增强作文的立意深度,还能提升学生的考场作文水平。围绕“材料意识”“思辨意识”“角色意识”“论证意识”和“点题意识”五个层面,探索考场作文构思中五种写作意识的应用对策,帮助学生构思立意,提升学生考场作文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考场作文是一种特殊的“创作” ,它具有很强的功利性 ,它很容易影响和左右“教学作文”的教学活动。在中学作文教学活动中 ,我们经常要求学生抒写心灵 ,写出自己的切身感受 ,不说假话、空话、大话 ,甚至花费大量精力进行作文训练 ,但是 ,学生往往“走进考场心里没底 ,走出考场心中无数” ;有的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作文中经常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欣赏 ,但面对考场作文却又束手无策 ,弄得学生、家长、老师、考卷命题者甚至全社会都不满意。这是什么原因呢 ?是作文教学没能解决这对矛盾吗 ?还是学生的作文出了问题 ?这还得从考场作文的特殊性和它与…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中,常常把“作文”称为“写作”。其实,“作文”和“写作”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写作”一般是指文学创作或著书立说,“作文”则是青少年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进行的写作基本训练,是学习写文章,所以又叫“习作”。“作文”与“写作”,起点不一样,要求不一样。作文是学步,写作是迈步,有高、低之分。作文训练的实践证明:分清了作文与写作的差别,按照“学步”的客观规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就有成效,就成功;反之,还未“学步”就要学生“迈步”,违反实践规律,要求学生或放任学生“创作”的,就少有成效,甚至没有成效。所以,我们在明确了作文训练的根本性质之后,还必须明确中学作文训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即说话”,“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要说真话、实话”。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写作教学的新思路——“口头作文”训练。口头作文是指口头运用规范的语言形式表情达意直接作文的写作方式。它既具有口语表达的特点,又是书面写作的雏形阶段,更易于学生接受,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以往的作文教学效果总不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与教师只重视书面写作、忽视口头作文能力的培养有密切关系。如果我们能在作文教学中重视说与写之间的有效结合,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