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表象是以前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表象与感觉、知觉都属于感性认识,但表象和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在头脑中产生的形象不同,它是事物,不在眼前时头脑中出现的形象。表象是从感知而来的,客观事物只有通过感知才能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表象,但表象比感觉、知觉更进一步,具有直观形象性和初步概括性双重特点。  相似文献   

2.
表象是以前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表象与感觉、知觉都属于感性认识,但表象和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在头脑中产生的形象不同,它是事物不在眼前时头脑中出现的形象。表象是从感知而来的,客观事物只有通过感知才能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表象,但表象比感觉、知觉更进一步,具有直观形象性和初步概括性双重特点。所谓直观形象性,  相似文献   

3.
张存向 《小学生》2010,(4):28-29
表象是一种普通的心理现象,人们感知过的某一事物,其形象常常会在头脑中以痕迹的形式保留下来,以后这种事物虽未出现,但在一定条件(刺激)影响下,它的形象仍会在头脑中再现,这就是表象。表象是通过感知下的形象,因此它是直观的、形象的;但表象总是在多次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反映的是感知对象的一般特点,因此它是概括化了的形象。形象思维是人在头脑中运用形象(表象)来进行的思维,没有表象就不可能有形象思维,正确、丰富的表象积累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彭芳 《中小学电教》2009,(12):42-42
<正>表象是一种普通的心理现象,人们感知过的某一事物,其形象常常会在头脑中以痕迹的形式保留下来,以后这种事物虽未出现,但在一定条件(刺激)影响下,它的形象仍会在头脑中再现,这就是表象。表象是通过感知得到的形象,  相似文献   

5.
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谈贺兰县教研室李怀安表象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人们感知过的某一事物,其形象常常会在头脑中以痕迹的形式保留下来,以后这种事物虽未出观,但在一定条件刺激的影响下.它的形象仍会在头脑中再现.这艺是表象.表象...  相似文献   

6.
空间观念就是指物体的大小、形状、各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数量关系等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留下的表象,即一提到某个几何图形学生就能在头脑中再现出几何图形的形象,能了解它们的某些基本特征--大小、形状、构成等。因此,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关于图形与几何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7.
正想象是在外界刺激物的影响下,在人的头脑中,对过去形成的若干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过程中出现的形象,都是有过的或者类似有过的表象派生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如果没有与课文相关表象的积累,则难以根据课文的描述产生种种想象,也就难以领会和理解课文内容。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丰富学生的表象积累。一、感知事物,形成表象感知是获得表象的源泉,是学习活动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感知事物,形成表象。  相似文献   

8.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距离、方向等形象在人脑中的表象,建立完善的空间观念对学生理解几何图形、思考数学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学生经历猜测和验证、动手和表达、画图和计算等过程,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丰富的空间表象。  相似文献   

9.
表象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人们感知过的某一事物,其形象常常会在头脑中以痕迹的形式保留下来,以后这种事物虽未出现,但在一定条件刺激的影响下,它的形象仍会在头脑中再现,这就是表象[注一]。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又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他们进行空间形式的启蒙教育必须以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为基点,逐步达到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渡,其中表象又  相似文献   

10.
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存而前时存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如,我们在头脑里可以呈现出父母的形象、自己房间的布局及各种用品的模样等等。这些都是记忆表象。表象的积累和丰富对人的记忆活动、思维活动和想象活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表象的形象性和概括}生,使人们可以进行想象活动和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1.
小资料     
记忆表象简称表象,指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表象具有直观性的特征。它所反映的通常仅仅是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一些主要特征。表象在记忆中占有重要地位,表象是记忆的主要内容,在记忆中,人们能够回忆起或再认出曾经接触过的事物,常常依靠表象来实现。表象可因概括性程使的不同而分为单一的(或特殊的)表象与综合的(或一般的)表象。单一的表象是指某个具体事物的表象。比如去过天安门的人头脑中留下了天安门的形象,这是单一的表象。综合的表象是指一类事物的表象。比如,一般树的表象,一般书的表象就是综合表象。小资料  相似文献   

12.
空间观念是人们指对物体的方位、距离、大小和形状的知觉。有了空间观念,人们就能根据需要,重现物体或图形的形象和特征,并将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和重新组合,进而促进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在学习空间与图形的过程发展的,教学中,教师应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形象思维是借助头脑中的形象材料来思考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形象思维包括表象的再现、想象和联想。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会接触到许多直观的形象,这些形象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表象。形象思维的过程就是这些表象的再现、联络和融合的过程。生物学概念的建构离不开形象思维。教师在教  相似文献   

14.
<正> 形象思维就是在不出现实物或行为结果的情况下,在头脑中形成某种形象,凭借形象间接地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其基本单位是表象,而表象是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保留并再现出来的形象。根据大脑的思维互补学说,左半球与抽象思维、逻辑分析等有关,右半球与知觉、空间定位、形象等有关。形象思维的方法主要有想象和联想。想象是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主要有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一、形象思维的培养是基础1.丰富学生头脑中的感性表象教师们常常烦恼的是:学生的习作为什么往往内容空洞、词汇贫乏、语言干瘪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儿童对事物的观察、对社会生活的了解、头脑中的感性表象储备较少。2.帮助学生形成典型形象典型形象就是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特点的知觉形象。典型形象一旦在头脑中形成,文章的主题思想就可以从中提炼出来。另一方面,也只有生动地描述典型形象,文章才能  相似文献   

16.
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小学生学习几何形体时产生的各种错误,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大多数错误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建立起正确有效的表象造成的。帮助学生建立表象,要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着力于课堂教学实践,指导学生观察、实践和想象,启迪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7.
强调表象活动在语言表达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决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对语言的训练。按照心理学的观点,人们头脑中的表象是无法直接交流的。因为语言有描绘形象、唤起听者、读者形象感的功能,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交流表象的最常用的手段就是言语——把自己头脑中形象的、具体的表象,以别人能够理解、可以接受的外部言语形式明确地表现出来。不仅如此,表象在人们脑子里的存在并不是孤立的,它的活动经常受到言语(主要是内部言语形  相似文献   

18.
一、利用电教媒体 富学生的表象 象思维是用表象来思维的,所谓表象是指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表象是以感知为基础的,它具有形象性、概括性的特征。没有感知,表象就不可能形成,而电教媒体具有鲜明的可感性,它能为教学提供模象直观,即具体事物图像和实际图象的模拟,这种模拟不是实物搬家,也不是简单的图象替代,它不受时、空、地域和人体机制的局限,  相似文献   

19.
刘玉东 《山东教育》2002,(11):37-38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想像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像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经过结合和改造,产生新表象的思维过程。在想像过程中,对已有表象进行结合和改造的方式是直觉。数学想像是对数学形象的特征推理,它是数学表象与数学直觉在主体头脑中的有机联结和组合。那么,如何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发挥想像力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相似文献   

20.
想像是指人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加工,从而产生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在想像过程中,不仅可以创造出未知的事物形象,而且可以创造出未曾存在过的事物形象,它是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开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激发想像力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