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如果你关注科技行业,会发现关于饮食业的科技创新最接地气。不论什么样的新技术,只要能方便人们吃、喝,都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以下这些有关美食的新设计,有没有让你心动?热不化的冰淇淋冰淇淋的风味千万种,但易快速融化却让它成为让人纠结的食物。要是冰淇淋不会融化该多好!依靠从草莓中提取的多酚化合物,这个美好的想法如今  相似文献   

2.
面对香喷喷的美食,你会流口水,这是人们都有的经验。口水这东西,学名是“唾液”。每个人都知道唾液的存在,但是,你对唾液了解多少呢?唾液能够滋润口腔,它可能是你最好的朋友,也有可能是你  相似文献   

3.
《科学生活》2010,(11):68-71
分子美食?这是怎样的美食呢?让我们先看几样食品的照片,请你猜一猜,这是什么食材做的,又会有怎样的口感?  相似文献   

4.
正厨房是家中狭小的弹丸之地,宇宙则是浩瀚无边的时空,两者能有什么关联呢?澳大利亚天体物理学家斯蒂芬·休斯就找到了一种关联,他通过烹饪,用食物来模拟形形色色的宇宙现象。休斯戏称,自己已经将天体物理学引入了厨房,因此这种厨技被称为"美食物理学"。下面我们将会看到休斯的"美食物理学",也许它不十分严谨,但绝对是非常有趣的。掉落的牛奶产生"超新星"在厨房工作时,你是否曾经失手掉落刚刚开瓶的牛奶或者果汁,瓶中的牛奶随后从瓶口喷出,溅了你一脸?休斯  相似文献   

5.
夏天到了,蚊子又开始四处活动了。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你正全神贯注准备打一只飞蚊子的时候,它却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或者,同伴告诉你,你身旁有一只蚊子,虽然他一直指着那只蚊子,可你却怎么也看不见。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金陵神罐     
单从外表而论,金陵神罐绝对是奇怪的丑石。它是南京六合的土特产,在词典里你根本找不到它,但它却有一个美妙的名字:金陵神罐!它通身都是密密麻麻细碎的小沙和石子,乍一眼看去,就像一块块嵌满鹅卵石的灰石头,似乎是人为用瓷桶滚成。但只要一掂量,你会发现,这丑石里面其实隐藏了小秘密——肚子是空的。虽然有的丑石个头比拳头大,但却非常轻,也许只有鹌鹑蛋大小的实心小石子那么重。握在手里摇一摇,还会有沙沙的声音,有的还能听到水的声音。  相似文献   

7.
白珊 《世界发明》2008,(1):87-90
“民以食为天”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因为不再会被饿肚子的我们发现这个世界上有着太多好玩的东东;但这个时代似乎又有了新的定义,打开电视,美食节目扑头盖脸而来.让你一下进入了一个美食的天地.国外的国内的、大餐小吃都在尽力诱惑着你的感官。  相似文献   

8.
地球漏气了     
假如你遇到了劫匪,有人挺身而出,保护了你的生命和财产,可是与此同时,他却悄悄把手伸进你的口袋,不知你会作何感想.你也许会为他万分惋惜:"哎,虽然是个好人,但毕竟小节有亏".对于地球的磁场,我们恐怕也要作此感叹. 我们把地球附近,包含磁场的空间叫磁气圈.磁气圈就像地球穿的一件防辐射服,它保护我们免遭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即通常所说的太阳风的袭击.此外,要是没有它的庇护,这些高能粒子还会把能量传给大气分子,使它们挣脱地球引力而逃逸到太空中去,因此又有保护地球大气的作用.据科学家猜测,火星曾经有过与地球相当的稠密大气,但如今已经变得非常稀薄,就是距今35亿年前火星丧失了自己的地磁场的缘故.  相似文献   

9.
快乐小魔丸     
[题目]有一个魔丸,其外观像一般的药物胶囊,当魔丸被放于斜面高处,它会自动地翻跟头滚下来。你能推测它的结构和解释滚动的原因吗?  相似文献   

10.
马林 《百科知识》2007,(6S):30-30
面对香喷喷的美食,你会流口水,这是人们都有的经验。口水这东西,学名是“唾液”。每个人都知道唾液的存在,但是,你对唾液了解多少呢?  相似文献   

11.
分子美食     
“分子”与“美食”,看似完全没有联系的两个词却构成了欧洲时下最流行、最新潮的饮食革命。分子美食彻底颠覆了人们的视觉与味觉,打乱了食物原有的形态,让液体以固体的方式呈现,让固体以气体的方式呈现,被人们认为是一种改变食物形状、结构和气味的神奇魔法。  相似文献   

12.
奇异的石头     
你如果能够到山上去游玩一趟,那时你会增长许多见识。在我们日常生活里,总认为所有的石头好像都差不多一样硬,而实际上却不是这样。这一点,只要拿一块烧石灰用的石灰石和一块雕刻图章用的水晶石来比比,就很容易看出来。水晶比石灰石要硬得多,水晶硬度为七,而石灰石硬度仅为三。石头中最软的要算滑石,很容易用铁片划破;金刚石(俗称夜明珠)却完全相反,它比一切其他矿物都硬。软的滑石在油漆工业、橡胶工业、陶瓷工业、造纸工业以及纺织工业上都有重要作用,另外它还可以制成  相似文献   

13.
红蟹脱壳     
我在新加坡生活的时候,喜欢品尝当地的民族风味食品,其中有一道美食最令我难忘,那就是我爱吃的红辣螃蟹.在新加坡的餐桌上,你会发现很多可口的菜肴中都有螃蟹的踪影.螃蟹是一种奇特的生物,它的整个生命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一直在改变中.螃蟹没有与生俱来的唯一盔甲,当小螃蟹稍稍长大一些后,就会从坚硬的壳中爬出来,在肉体外面重新长一个新壳.  相似文献   

14.
成舸 《科学与生活》2009,(11):48-51
你有可能随时都能找到你想要找的,但这也意味着你随时会被想找你的人找到—用起来很爽却又有一点危险,位置服务就是如此。而绝大多数科技应用,也都是这样。  相似文献   

15.
伊索寓言中有则《公鸡和宝石》的故事:说有只公鸡在扒地,要给自己和母鸡寻找食物吃,不料却扒出了一颗宝石。它对宝石说道:如果不是我找到你,而是有人找到了你,就会把你捧为宝贝,但是我找到你却一点用处都没有,哪怕得到全世界的宝石.都不如我得到一粒麦子。  相似文献   

16.
如果用麦当劳的思维来看,会觉得丹尼&#183;梅耶很古怪:每开一家新餐厅,不但不要求准确复制,反而要和从前完全不同。即兴服务也特别奇怪,如果你觉得35美元一杯的红酒很诱人却又太过奢侈,不得不忍痛割爱,最终它还是出现在餐桌上,而且是作为服务员送给你的礼物!这些疯狂想法,最终得到回报。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导源卢卡斯的《星球大战4·希望》影片中,有一幕奇特的场景:主人公卢克在沙漠行星"塔图因"看到一幅美丽恢宏的场景,日落时分,有两个太阳先后落入地平线。也许当你在电影院观看到这一幕时,肯定会一边在赞叹画面的美丽,一边却在惋惜它只不过是一种虚构。假如现在有人告诉你,两个太阳下落的景色是真实存在的,你又会作何感想呢?  相似文献   

18.
<正>它,也许你不爱吃,却始终位列五谷之一。它,明明非常好养活,可被陶渊明种在南山下,却长不过杂草。它是什么呢?大豆、黄豆、毛豆,傻傻分布清楚它就是左侧配图里的这种豆子,或者……是毛豆?确实,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食物,可能谁都没有它的名字多。按大小,它叫大豆;按颜色,它叫黄豆,有的地方也叫青豆。看着图片,你肯定知道自己认识它,但我要是问你它叫什么,可能你就会犹豫一下。大豆,黄豆,毛豆?按长在植物上的样子,它  相似文献   

19.
正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见过这样的情况——当你想说一个词时,却突然发现自己想不起来它完整的表述,即便你确信自己知道它,却怎么也说不出口?借用电影《夏洛特烦恼》中的喜剧场景,仿佛你想说"马冬梅",可脑海里却是"马冬什么",或者"什么冬梅",或者"马什么梅"。相信这样的现象,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在心理学领域它被称为"舌尖现象"。该如何定义"舌尖现象"这种状态呢?假如无法想起某个你要说的词语,但是觉得自己知道它,并且感觉它就在自己嘴边,而且可能很快就会想起来,这就说明你正处在"舌尖现象"的状态。这是一种很奇妙的状态,在你舌尖打转的词语仿佛成了薛定谔的猫,你既"知道"它,又"不知道"它。那么,另一个问题随之产生了——为什么会出现"舌尖现象"呢?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不缺美食,也不缺文化,只是美食和文化常常平行。如果哪天,美食和文化打个弯儿,诗意地纠缠一下,那么你可能就会被"意境菜"射来的一颗颗"诗语"子弹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