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定位和设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政策是制定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标准的政策基础。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内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政策出现了重大摇摆,引起了教学实践的混乱。要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对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定位进行理性分析。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和设置问题主要是指在中小学如何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是作为独立的学科课程,纳入必修课,还是作为非独立的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教育的学时分散到其他学科中,强调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从全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践来看,这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国家决策问题。我国教育界对在中小学如何开设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前,世界主要国家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形态有:并存、应用、独立三种。其中,并存是指信息技术课程通过独立设置课程和一般课程应用来实施的类型。这是主流类型,为多数国家所采用。应用是指在学校课程设置中,并不把信息技术作为独立课程设置,而是把其内容分散到各个学科中作为其学习的应用来实施课程的类型。  相似文献   

3.
欧盟国家在基础教育领域不同程度地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各个国家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有所不同。其具体实施时主要包含两种方案:单独作为一门学科,或者作为其他学科中使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作为学校,既要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又要尽可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充分发展,实行课程的多元化,因此,除学科课程外,还应开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其他类型的课程,在严格执行国家,地方课程计划的同时,开发校本课程,优化课程结构。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基础教育在课程结构、综合课程、课程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是逐步深入与完善的,由不合理到比较合理。课程结构改革首先把活动粪课程正式作为课程列入课程计划,同学科类课程相辅相成,然后在学科类课程中又分为必修课程和多种选修课程,这样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及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综合课程改革在各省市积极探索的基础上,构建了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综合课程的设置减少了学科门类和内容,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各种能力的培养。课程管理制度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并明确了国家、地方和学校承担不同的权力与责任,有利于调动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使学校办学更有特色,学生发展更有特长。但这些方面的改革,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国家课程的项目化学习,是一种指向素养目标的学习方式变革,也是优化国家课程实施质量的一种有效载体。国家课程的项目化学习,其高质量意味着要将项目化学习的关键设计要素指向素养目标,同时要契合国家课程的不同素养目标定位,实现分类探索。学科课程中的项目化学习要在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双线并进的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项目化学习可以在指向通用性的素养目标的基础上围绕4类内容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7.
艺体学科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践研究,是通过对艺体学科教学内容的选择、改编、提炼、补充、拓展等,对原有的国家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进行民乐(音乐)、足球(体育)和青花(美术)三个艺体课程的校本化实践,使之更符合学生的特点与需要,并使国家课程在学校文化建设基础上进行建构。艺体学科教师作为课程实验者,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形成的课例群来具体化国家的课程理想,并形成合乎本校特点的课程理想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厦门市是国家首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科学课是在本次课改大背景下诞生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这一场课程实施的非常时期,厦门市教育学院涂堤老师被委任为全市科学教学研究的教研员。科学作为“冷门”学科,不为多数学校领导、教师所重视。因此.要开展好这一学科的教学研究活动,一切都得从零开始,每前进一步与其他学科相比,得付出更多的艰辛与努力。  相似文献   

9.
研究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实现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是落实课程目标、提升育人质量的关键。从实践角度解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内涵及相互关系,为实现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课程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有机补充,对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意义重大。研究探索几类助力英语学科素养落地的校本课程,并给出实践示例。  相似文献   

10.
道德教育是学科课程改革的重要主题。从国际学科课程改革的经验来看,许多国家都把价值引导及学生的品德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目标,强调实施伦理道德教育是学校学科课程改革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学科课程改革中的道德教育主要有德目主义、渗透式和跨学科三种模式,内容包括民族传统价值观教育、普适性价值观教育和全球化时代的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革作为新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生长点和突破口,备受人们的关注,它所体现出来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认同和实践。作为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的青岛,自去年秋季开始,初中起始年级全部投入课程改革实验。历史学科也乘课程改革的东风,抓住机遇,努力探索。先进的课程改革理念在青岛市的历史课堂中软着陆,成功地实现了与教学实践的对接。  相似文献   

12.
课程是教育的载体和中介。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都是以课程为轴心展开的。可以说,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对应着学生的素质,课程的实施水平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的素质水平。学科课程作为三大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板块中的一块,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要始终把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科课程的实施水平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来抓。一、完善导向、制约机制,严格执行课程(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教学大法。国家的课程(教学)计划是根据国家的有关教育法规,遵循教育规律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经过…  相似文献   

13.
郑州大学文学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作为河南省重点学科,其主干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2006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多年来,该课程教师潜心教学,致力于教学改革,不断探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获得历届学生好评。为了进一步推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该学科点教师围绕加强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展开自己的深入思考。本刊特邀该学科点部分骨干教师撰写以下笔谈文字,希望有助于中文学科教学之探索。  相似文献   

14.
教育资讯     
★到2005年中小学国家教育课程将有重大改革。国家教育课程重大改革的初步改革的基本框架思路也已确定,即小学及初中教学强调学科综合,而高中教学则为分学科进行。国家课程改革后,小学的地理、生物知识课程由自然课一门课包容代替,思想品德及政治常识课程统称为社会课,同时一、二年级开有生活实践课程。与小学课程设置合并科目色彩较浓的特点相比,初中课程则更体现出大综合的趋势,尽管科目知识综合原则适用于初中及小学教育,但专家指出:从学习上看,综合未必一定就比分科效果好。今后的高中课程中分学科教学就“大有市场”。由…  相似文献   

15.
作为第一批实施社会大课堂课程的实验校,我们在课程推进的过程中,经过实践摸索,有效整合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的资源,进一步深化了课程管理、学科联动和课程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6.
略论研究型课程的价值及其开发取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不但课程的内容在发展,而且课程的结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由于国家课程的不足,实践中产生了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由于学科课程的不足,需要非学科课程的弥补。一种新型课程的提出或者产生,不是凭借专家的观点,它是针对现实中某些需要的、缺乏的而产生的。这是某种新型课程产生并得以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也是它存在的价值所在。为了便于课程价值的分析,我们把它之所以存在的价值,称之为本体价值。而同时,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会衍生出一些新的价值,我们称它为衍生价值。作为当代课程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沈燕 《现代教学》2011,(7):106-107
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过程中,区县教研员的课程领导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种课程领导力主要体现在教研员对区域内学科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能否发挥规划力和指导力。作为教研员,我认为要与基层学校充分对话,才能成为专业的课程领导者,才能实现有效的课程领导。尊重他们,倾听他们对学情、校情的分析与对学科课程标准的理解;引领他们,提升他们对区域学科课程内涵的理解,帮助他们深入梳理、重组和加工学科课程资源,从而支撑区域学科课程的科学规划与实施。  相似文献   

18.
湖北大学探索文科课程新体系湖北大学试办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积极改革传统的中文学科课程设置,探索面向21世纪的文科课程体系。他们的尝试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肯定与好评。该校针对传统的中文学科课程结构过于单一,不适应当今学科相互渗透、高度综...  相似文献   

1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学科教育改革的产物。它是作为一种基本课程形态与学科课程相对独立的,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这是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在保证国家必修课程基础性、统一性的前提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差异、兴趣与爱好来有效地选择课程,使选修与必修相结合、学科类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国家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相结合。校本课程中要充分体现出它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作用,并让学生开阔世野、增长知识。进入新课程改革后,我校开始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