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教版第9册《嫦娥奔月》插图[片段背景]观看插图,体会词语"飘飘悠悠",想象嫦娥奔月时的画面,体会她当时的心情。[片段过程]生:老师,我在体会人物的心情后,发现这幅插图有不足的地方。师:哦?你倒说说看。  相似文献   

2.
王春芳 《广西教育》2010,(22):35-36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技能。2.过程与方法:抓住重点词语、句子、段落揣摩人物的心情,感悟人物的品质,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3.情感态度、价值观:赞美普罗米修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一、读法指导读文章。特别是文学名著,一要深入了解文章的背景。二要把文章中的人物放在当时的环境中去,从人物当时的处境、心情去分析人物的言行思想,不能以今天的观念去苛求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目标:1.体会文章是如何围绕“盼”这个中心意思,选取不同事例把它清晰地表达出来的。2.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景物等把“盼”的心情写具体、写生动的,说出这样写的好处。3.学习作者描写心理活动的方法,并试着写一写,在提供的场景中运用多种方法表现心理活动。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5.
理解“人物的心境和乐曲的意境”的统一,是《月光曲》一文的教学难点。为此,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检查预习(从课文结尾入手)。 1.贝多芬为什么要“飞奔”回客店?他当时的心情怎样? 2.你们想知道《月光曲》的内容吗? 二、直奔重点,体会乐曲的意境。 1.指名读课文第九自然段,思  相似文献   

6.
一、引导观察、揭示课题 1.图上有什么? 2.这个儿童是干什么的?(弄清身份) 3.此时这个儿童在干什么?(观察表情,体会牧童心情。) 点评:先引导看图,发挥图画作用,让学生体会牧童心情,指名口述当时情景,既活跃了学生思维,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7.
【自读导言】 自读要求  1.朗读课文,正确断句、停顿;  2.理解文章大意;  3.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像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  4.领悟并学习文章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 学习侧重点  1.朗读要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并能熟读成诵; 2.学习文章以下几点:语言上的言简意赅,选材上的详略得当,人物塑造上的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及对比手法的运用。  (解说:本单元提示中明确要求“理解各篇文章的内容,注意它们各自的写法”,故“自读导言”旨在引导学生以读为突破口,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体会课文艺术上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17课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树立诚实守信的美德,体会生活的美好。3.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不同心情的写法。4.了解插叙在文中的作用。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达格妮不断变化的心情,体会音乐家  相似文献   

9.
<正>一、紧扣文本特色,"提领而顿"地教四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朵杏花》这篇课文中,对话描写是文本特色之一。笔者根据这一文本特色,设计了一个综合训练:出示竺可桢爷爷与小男孩的对话,但没有标点,学生想要读通读顺这段话,首先就需要为这些对话加上标点;加上标点后,笔者又引导学生想象人物当时的表情、动作、神态,体会人物说话时的心情,感受人物说话的动机。读着读着,学生觉得加上一些提示语后,读起来更过瘾。有了提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目标 会正确读写并理解“夸奖”、“直打滚”、“检查”、“斥责”、“恍然大悟”等词语:正确书写“夸奖”、“检查”等词语:区别“及”和“急”、“检”和“捡”:体会人物的心情。  相似文献   

11.
[案例背景]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听了一节在五年级上的李清照《如梦令》.课堂快结束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词人的心情.一个坐我身边、表现很活跃、估计也很聪明的学生说出了“词人当时很难受”的答案…… [案例描述] 一次提问:满脸疑惑 …… 师:现在,请同学们说说词人李清照当时的心情怎样.你怎么理解“沉醉”?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 选自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具体语境中理解"震怒、惩罚、懊悔",学习抓住人物之间的关系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3.品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段揣摩人物的心情,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升华对"爱"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在反复阅读中,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不畏强暴、勇敢盗火的英雄壮举,体会普罗米修斯的献身精神,升华对"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回自己的祖国去》是北师大版第五册的一篇主体课文。全文主要以对话为主,语言较浅显易懂又简练,人物的心情和满腔的热忱尽显其中。据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加强朗读,给学生自主读书的时间和机会,在诵读中体会人物说话时的心情,感悟人物的可贵品质,从而使学生能入情入境地去理解和  相似文献   

14.
一本儿童教材的人物设计就是引起美感的信号。如何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人物设计的美,体会编者的良苦用心,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教给学生欣赏的角度,带领学生从人物设计的情景、服饰到心情,一点一点去感受,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材中的人物,喜欢教材中的人物,从而产生美的体验。  相似文献   

15.
思维体操     
<正>1.根据地名联想成语旅顺——()宁波——()丹东——()海口——()重庆——()无为——()蒙自——()陆丰——()2.见表情知心情观察各个人物的面部表情,想象他们当时的心情。在词语下面填上正确的序号。开心()悲伤()得意()羡慕()惊讶()惊恐()不屑()调皮()气愤()  相似文献   

16.
<正>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在说笑中把一件事做完。写这样的开心事时,我们就需要把人物说的话、人物的心情以及人物做事的步骤一一写出来,呈现当时开心、快乐的场面。仔细看图,看看图中都画了些什么?根据提示想一想。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2、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试着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3、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体会阮恒善良美好的心灵。教学重点: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心情及他无私奉献的品质。教学难点:从“她是我的朋友”这句话中你想到了什么,来引导学生表达学习这篇课文后的感受,从而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疑点: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目标】1.认识"斯、惨、败"等11个生字,会写"悲、惨、兽"等14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3.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4.练习复述课文。【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相似文献   

19.
《回自己的祖国去》是北师大版第五册的一篇主体课文。全文主要以对话为主,语言较浅显易懂又简练,人物的心情和满腔的热忱尽显其中。据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加强朗读,给学生自主读书的时间和机会,在诵读中体会人物说话时的心情,感悟人物的可贵品质,从而使学生能入情入境地去理解和领悟语言文字,并学会欣赏和运用。  相似文献   

20.
那是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已初读感知文中描绘的承天寺美丽的夜景。接着教师趁势引导:大家闭上眼,想象承天寺美丽的夜景,揣摩作者当时的心情。同学们争先恐后发言,认为作者当时的心情抑郁、忧伤、苦闷……理由非常简单:当时苏轼被贬官,心情不好。这时,一位男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苏轼此刻的心情应该是乐观的。"只可惜,教师并没有停下来聆听这位学生说理由,也没顺着这位学生的思路追问、引导,就硬生生让他坐下了。这位学生的遗憾、这堂课的遗憾再也无法弥补了,但却足以引发我们每一位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