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改诗妙趣传说在一次殿试中,某位皇帝要参加殿试者先念错一句唐诗,然后再用第二句唐诗补救。第一位考生思索片刻,念道:“人面菜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净尽菜花开(刘禹锡《再游玄都观》)。”他用“桃花”补救了“菜花”。皇上听了点头赞许。谁知,第二位考生的两句诗更是赢得龙颜大喜:“少小离家老二回(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皇上听了龙颜大喜,说明他补的诗句有点意思。你能不能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一句话来补救第二位的“错”诗呢?巧说胜负体育用语奥妙无穷。胜与负(…  相似文献   

2.
现行初中《语文》第三册《故宫博物院》(以下简称《故》)一文第10段,介绍保和殿有这么一句:“殿前广场是举行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殿试在“广场”举行?使人生惑。查阅1987年版初中《语文》第三册《故》文,则为“这里(指保和殿)也是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两文比照,殿试之所竟一外(殿前广场)一内(保和殿内),如此不同,孰对孰错?殿试考场究竟设在哪儿?查《辞源》(合订本,商务印书馆)“殿试”条(1914页):“科举时代,帝王于宫殿内考试贡举之士称殿试。”指出“殿试”在“宫殿内”。《…  相似文献   

3.
诸向阳 《教师博览》2006,(12):45-45
我们常常在课堂上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请学生回答,第一位学生回答错了,马上请第二位;第二位也回答错了,立刻请第三位……直到回答对了为止。老师为了追求正确答案,有时要请到十几位学生回答。一旦有学生回答正确,老师立即予以肯定并长嘘一口气:总算完成任务了。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试想,这样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吗?我们为什么不能再给回答错误的学生一次机会呢?让学生再想想,再想想……一教学《听》一课,请李明读课文。当他读到:“大妈的笑从心底溢到脸上”一句时,读得结结巴巴,很不连贯。这时,几…  相似文献   

4.
(一)《〈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思考和练习”第二题第1小题第⑤句是这样的: “长者虽有恨,役夫敢申恨”这句诗出自杜甫的《兵车行》。但第一句中加点的“恨”字明显错了。查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应为“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  相似文献   

5.
(一)1996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是根据两幅漫画写议论文,要求“议论时要有比较,要充分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理由”。现介绍两位考生的作文,供大家参考。第一篇:我更喜欢漫画《截错了》看了漫画《给六指整形》与《截错了》,我更喜欢漫画《截错了》。  相似文献   

6.
一、荒诞不经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人教社1990年版),《火刑》课后练习三:“根据下列各句的意思,概括出各句的成语。”“不合情理,不见经传”《教参》答案为:荒诞不经。错释“不经”为“不见经传”。其实  相似文献   

7.
请别开生面     
有个故事。传说,王安石当主考官时曾审阅过一位考生的卷子,他发现卷子中有一句“明月当头叫,黄犬卧花心”,便断定此句不妥,理由是:朗朗明月,怎么能开口叫呢?小小花心,如何容得下黄犬?于是提笔改为“明月当头照,黄犬卧花阴”。自然,这个考生因此而名落孙山。过了一年,王安石去南方的潮州,才发现那里有一种小鸟叫“明月”,有一种小昆虫叫“黄犬”,这才后悔不迭,惊叹道:“错了!错了!是我错了!”那么,与此有关的读后感该写些什么呢?事实表明,大多数人都会由此引发出对“主观主义”的批判,即:“王安石主观片面过于武断”、“王安石自以为是胡乱表…  相似文献   

8.
教学《你们想错了》一课时,一位教师板书课题后用醒目的红粉笔在“错”字下面画了一道横线问:“这句话是方志敏同志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小段,并板书了重点词语。接着教师又在“错”字下面画了第二道横线,问:“为什么说敌人想‘错’了呢?”随着教师的指点,同学们默读第二小节并回答问题。黑板上出现了描写敌人第一次搜身的两个动词和两组表示结果的关联诃语。最后教师又在“错”字下面画了第三道横浅,启发学生边读边想,边划边议描写敌人第二次搜身的动词和方志敏同志痛斥敌人的言语、神态,  相似文献   

9.
《杜少府之任蜀州》的首联出句“城阙辅三秦”,不少唐诗选本把“城阙”注解为长安。如:喻守真编注的《唐诗三百首详析》、武汉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的《新选唐诗三百首》、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注释等。我认为这注释不妥,此处的“城阙”并非指京城长安。唐诗中“城阙”一词出现较多,有的作京城解,有的并不作京城解。  相似文献   

10.
杨虹 《学语文》2002,(2):22-22
《早发白帝城》是一首经典抒情诗,通篇洋溢着欢快的情绪。诗的第三句“两岸猿声啼不住”特别值得回味。这一句章法上的价值,前人早有评点。如沈德潜:“入‘猿声’一句,文势不伤于直”(《唐诗别裁》)。刘永济:“‘两岸猿声’一句,虽小小景物,插写其中,大足为末句生色”(《唐人绝句精华》)。  相似文献   

11.
一、王之涣《凉州词》(其一)《全唐诗》卷二五三著录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中第一首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云: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全唐诗》在“远”字下有注云:“一本次句为第一句。‘黄河远上’作‘黄河直上’。”按照此注,这诗即为: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直上白云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这样,这首《凉州词》在内容上就出现了两种文本,我们姑称前者为甲诗,后者为乙诗。又,闻一多《唐诗大系》录是诗时,第四句的“春光”作“春风”,如此,这诗就又出现了第三  相似文献   

12.
李绅是一位重要诗人,可说有两点理由:第一,《悯农二首》确是杰作,短小精悍,以四两搏千斤.虽没有收入最通行的选本《唐诗三百首》之类,仍照样不胫而走,家喻户晓,可谓流传千古,与世长存.纵然这可能出于聂夷中之手(《全唐诗》十函一册聂夷中《田家二首》“锄禾日当午”四句下注云“此篇一作李绅诗”),但另一首的著作权并无疑问.其社会效应为李杜苏黄诸家所不及.  相似文献   

13.
<正>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主编的部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上)第13课选用了崔颢的《黄鹤楼》。清代吴昌祺在《删订唐诗解》中说其“不古不律,亦古亦律”,是因为该诗前四句是古体诗,后四句是律诗。很多人高度评价该诗前四句中三次出现的“黄鹤”两字,肯定崔颢写诗“文以气为主”,不“以词害意”,如清代赵臣瑗在《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中说其“妙在一曰黄鹤,再曰黄鹤,三曰黄鹤,令读者不嫌其复,不觉其烦,不讶其何谓”。  相似文献   

14.
五年制高中课本语文第二册修订本《祝福》一课“思考和练习”第五题,错把一个复句划归多重复句。该句是:“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恐怕这事也一律。”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第一册李白《送友人》一诗中的“班马”,课本注为“离群的马”。上海辞书出版社版《唐诗鉴赏辞典》中,何国治先生也作了同样的解释。笔者认为这是不妥当的。何国治先生指出,李白诗的最后一句“萧萧班马鸣”,是化用了  相似文献   

16.
初中语文五册的《多重复句》一文中,在总结“分析多重复句的步骤”时这样写道:“第一步,先从总结体上分析,找出构成整个复句第一个层次的分句,……第二步,再分别对第一个层次的各个分句作分析,看是不是复句。如果是复句,还要找出构成这个复句的分句,……这是第二个层次。照这样依次分析下去,直到分句都是单句,不能再划出层次为止。”根据《多》文的如上这段话,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三点结论如下:  相似文献   

17.
《洗兵马》是一首古诗,共四十八句,十二句一转韵,即自成四个段落。或曰:它是一首颂体诗歌,“可说是热情洋溢的《河清颂》”(《唐诗鉴赏词典》)。可是,我们细读全诗。得到的完整印象是:《洗兵马》主要是杜甫在发表自己的关于“整顿乾坤”的政治见解。因此,它通篇  相似文献   

18.
一、借用诗词、警句、歌词等,增添情韵一些诗句、词句、成语、对联、俗语、歌词、广告语等情趣盎然,可借来拟题。或直接移植,或巧作改动,或含蓄化用,会使标题折射出深厚的文化积淀,流光溢彩。2004年一位广东考生的《此时有声胜无声》就是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改写而成的,并将“语言与沟通”这一话题暗含其中,让人觉得妙不可言。《横看成岭侧成峰》(2000年考生)移植了苏轼《题西林壁》中的第一句。《莫把情云遮慧眼》(2003年湖北考生)和《莫让浮云遮望眼》(2003年福建考生)则都是将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的第三句巧作改动而成的。见到…  相似文献   

19.
备课拾零     
一、《挺进报》的一处“《》”初一册《挺进报》中有一句: “指示说:第一,刊头立刻取消,不许再写《挺进报》、期数和出版日期”。这句中“挺进报”三字上的书名号应取消,因为书名号是“表示书籍、文件、报刊、文章等的名称”的标点符号。这里如在“挺进报”三字上加上书名号,就代表了挺进报这种报纸,正如课文中另外几句: “一九四七年秋天,重庆地下党发行了《挺进报》。”  相似文献   

20.
1996年高考语文有一道题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一甲第二、第三名分别称为__和__。”要答好题,考生平时必须了解我国古代科举有关知识。我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前后一千多年,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跻身仕途的重要途径。从童生到状元,一般须经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