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讲授完《藤野先生》准备离开教室时,一学生拦住了我,她质疑:“鲁迅如此厌恶清国留学生的玩乐,进而对东京表示失望,为何在暑假时,他又到东京玩了一个夏天?”  相似文献   

2.
留学生红是我在日本时的好朋友。有一次,我去她家玩,她气呼呼地跟我讲起了一件事。她说:“女儿铃铃上个月和她爸一起来我这里探亲,她爸坚持要把她送幼儿园去锻炼。这可好,前天回来,额上多了一个青包,我心里已  相似文献   

3.
庞泽欣 《留学生》2014,(10):34-37
4月24日下午。新西兰驻广州总领事陈立恩在繁忙的公务后,在办公室接受了《留学生》的专访。当天她身着同色系的西装套裙,搭配花色丝巾,优雅端庄。 陈立恩总领事作为外交官来到广州工作一年了,不过她对广州的感情早已融入血液。她告诉《留学生》记者:“我喜欢广州有一个特殊的原因,我的母亲是香港人,老家在广州,所以我对广州有着不一样的感情。”她用英语说这句话的时候,特别地,中间夹了一个用中文表达的词——老家,此时她的眼光透露着对寻根的执着。  相似文献   

4.
刊中幽默网     
复杂的汉语外国留学生学汉语常常闹出笑话,令人忍俊不禁。有一个学生分不清富与贵的区别,他造句曰:“三中全会后,农民越来越贵了。”一女生在作业里写:“我每天都很忙,白天做功课,晚上练习生子(字)。”又一学生在英译汉时将本意为“张太太与她的先生离婚了,我很同情她。”的句子译为“张太太与她的先生离婚,我很对不起她。”惩罚两个教师在谈论着各自的学生。一个说:“昨天,我发现一个学生没有洗脸就进了教室,我很生气,将他赶出了教室。”另一个说:“做得对,今天他洗了脸来了吧。”“哪里,今天我到教室,发现全班同学都没…  相似文献   

5.
胡晓姝 《职业技术》2007,(19):62-63
她是一个聋哑女孩,却考上了维也那国立艺术大学;她生活在无声世界里,却能创作出美丽的作品;她勇敢勤奋,乐观开朗,为追求理想付出了太多;她自己写自己的留学故事,并对我"说"——"我是一个挥着翅膀的女孩,正朝着心中的梦想展翅飞翔……"她就是维也那国立艺术大学视觉设计系留学生——胡晓姝。  相似文献   

6.
蒲波 《神州学人》2011,(10):44-48
胸怀祖国,志存高远,是她的理想;脚踏实地,学以致用,是她的作风;以服务留学生为己任,做同学身边值得信赖的朋友,是她的宗旨。她就是在韩中国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联谊会,这样一个心系,“大留学生,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相兼顾的“留学生大家长”。  相似文献   

7.
严文华 《大学生》2016,(Z1):96-97
碧扬卡是来华东师范大学交流的德国留学生。来中国前,我清楚地记得她约我开skype会议。之前与留学生交流,通常用电子邮件,但碧扬卡想来中国前在德国预先收集部分数据,她需要我的指导。之后,我们在网上见过几次面。到了上海,还没开学,碧扬卡又通过邮件与我预约好第一次见面的时间。她是那一年我春节后在工作时间里见的第一个人,她急着做项目,所以在假期与她会  相似文献   

8.
谢欣是改革开物,也没有在行业内或研究领域里做放以来出国比较早出了很大的贡献,她更没有什么跌宕的那批人,1985年她的坎坷传奇经历。在留学生的群体中,就与先生一起去德博士司空见惯,女博士也不是凤毛麟国留学,她也是回来角,然而,她的经历非常具有典型性,的比较早的那批人,因为除了做出了很多突出贡献的少数1991年就回到北京。留学生外,更多的是普通的留学生。我 谢欣不是一个:相信,谢欣十余年的归国创业路程,将非常出名的公众人气会给许多留学生以启发和帮助。雇薰绩感璧 唇端盏老罄参. 库窿纂彝迎STuDENT STUOYING ABROAO‘.曝葬…  相似文献   

9.
班里有一个韩国的留学生李瑛,她为了学到地道的汉语,常和我们一起聊天。她每次都会说到“暴君一样的父亲”,并简称为“暴父”。第一次听她说爸爸时,我还以为她爸爸是个“暴发户”,待明白后,笑得肚子直疼。  相似文献   

10.
《学子》2003,(1)
主人公:王奇(弘博2001年四月赴日留学生)王奇,2001年4月赴日本留学,现在就读东京的一所语言学校。初见王奇是在弘博日本语学校,她是借回家探亲之际到母校看望昔日的老师。王奇不像以往记者采访的留学生高中毕业后就出国留学,而是工作多年后才决定出国的。她向我介绍说:“一个偶然的机会令我决定去日本留学,一来想换个新环境,二来也想出去锻炼锻炼、见识见识。由于我的日  相似文献   

11.
白承娟是留学在中国的韩国留学生。她现在正读研究生,她的本科也是在北京读的。从2002年12月份开始,她又多了一个身份,她成了一个中国男人的媳妇。今年、她将随她的老公回湖北过中国春节。应该说,白承娟已很中国化了,不仅是她说的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她告诉我,6年前,她一来到北京就决定留在北  相似文献   

12.
难忘的一天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我是安陆穆罕,是来自武汉大学医学院的一名留学生。我从一位朋友那里知道贵英语杂志的活动,她带我到海洋公园,在那里我看到一群学生和热情的老师。我很高兴我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来帮你们提高英语。  相似文献   

13.
南行记     
过了长江便到了江南。在许多关于江南的文字中,我知道江南是那种古雅、恬静的水乡。上海,也算是江南吧,但是她又不是本真的江南。可以说她是一个汇合体,南方北方在这里已经没有明确界限。“留学上海”是一个非常“大”的说法, 但是仔细想想我也算是一个小小“留学生”了。  相似文献   

14.
记得有位低视力的女生曾对我抱怨说,不明白大家为什么喜欢看春晚的小品和相声,不明白大家为什么要笑。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也很困惑,不理解她怎么连相声都听不懂,视力障碍到底影响了语文学习的哪些方面?一次课间闲聊,我给学生讲了一个笑话:一位留学生在国外超市,买了好多东西,需要付款126.8元,留学生付了200元,收银员拿起计算器正准备计算,留学生看了看天,说:"应该找回73.2元。  相似文献   

15.
常驻伦敦,时闻中国小留学生的故事。有这样两件事,让我听后不禁心头一震。 一件是去年秋天听说的。在英国上大学的一个亲友的女儿对我说,她们学校里来了个中国女孩,早晨喜欢睡懒觉。她的爸爸妈妈放心不下,于是每天准时从中国打越洋电话过来,把她从睡  相似文献   

16.
提起留学生,人们便会联想到金发碧眼高鼻梁的“老外”。我这里说的“留学生”,却是厦门老年大学的学员、88岁的郭顺英大姐。从1985年老年大学成立至今,她已经在这里学习了23年,创造了年龄最长和学龄最长两项纪录!但郭大姐并不满足,她决心做个永不毕业的“留学生”!  相似文献   

17.
高隽 《成长》2006,(3):52-52
又是一个学期开始了,我和我的新舍友德国姑娘西蒙娜决定搬出学校提供的宿舍,这里实在太吵了,90%以上的留学生都是各国学校间的交换生,公寓式宿舍的厨房都很宽敞,倒成了留学生们聚焦聊天喝酒的好地方。  相似文献   

18.
祝福傻驴     
第一次见蒙蒙,问了她的专业,说是经济学。我立刻说,经济学不好找工作啊。蒙蒙很豪爽地笑,一口大茬子味儿的东北话:都说不好找,我就是不转系!我又不想留这儿不走。我毕业了就回国!——一个很有志气的留学生。  相似文献   

19.
《留学生》2007,(1)
我是画家"大夫!"一位贵妇人尖叫着,猛然闯入一位先生的房间,"请您一定要如实地告诉我,我究竟得了什么病?"这位先生从头到脚打量了她一番,慢条斯理地说:"夫人,我有三件事要正告您:第一、您的体重必须减少50磅;第二、如果您少抹90%的胭脂和口红,将会比现在漂亮得多;第三,我是画家,而医生——他住在楼下。"几个孩子一个外国留学生,一天去中文老师家拜访,唠唠家常。留学生:老师,你有几个孩子?老师:1个。留学生:7个?老师:不是7个,是1个。留学生:11个,这么多啊!老师:不是11个,而是1个。留学生:又21个了?老师(晕了):不是21个,就是1个。  相似文献   

20.
凯特是谁?她是我的新西兰房东,但我更愿意称她是我的“新西兰老妈”。因为她不仅尽了做房东的责任,更多的时候她在家里的身份更像我的母亲。我是以homestay方式住在凯特家的。Homestay这个词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留学生在国外寄宿家庭所居住的时期,现在演变成寄宿家庭的家长和居住方式的代名词。留学生寄宿在当地人家里的目的就是让自己迅速适应所在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很多中国留学生初到国外总是找本国人扎堆儿,除了上课,吃住行都用中文。结果在国外已经住了很久,和洋人说话还是结结巴巴的,更别说融入社会了。这样也就很容易解释,力什么中国留学主来了这么多,新西兰老百姓对中国还是知之甚少。可以说,homestay是为消除双方隔阂、增进相互了解的一种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