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大学扩招以及大学生消费需求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媒体加入到大学生媒体市场中。这其中不但有面向全国发行的期刊,如月刊《大学生》、画报《大学周刊》,同时,地方性媒体也参与其中,例如大连《新商报·我的大学》周刊。这些期刊都定位在大学生群体,而大学生是一个专注于网络远远大于  相似文献   

2.
孟妮蓁 《新闻窗》2012,(4):110-111
台湾这几年谈话类节目兴起,这类节目具有制作费用低但有话题性的特点,《大学生了没》是由台湾的金星娱乐进行制作的一档节目,金星娱乐擅长制作让让普通人嘉宾站上舞台表演的节目,从1996年开播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里邀请普通人上节目开始,不断地把节目打造成全民参与娱乐的形式,在《大学生了没》之中,也能看到这种以普通人带动娱乐的成分。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学扩招以及大学生消费需求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媒体加入到大学生媒体市场中。本文拟通过对《新商报·我的大学》和《大学周刊》两个月各八期的内容、版面等方面的分析比较,希望能为大学生媒体市场的的采编和管理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大学扩招以及大学生消费需求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媒体加入到大学生媒体市场中。本文拟通过对《新商报·我的大学》和《大学周刊》两个月各八期的传播内容的分析比  相似文献   

5.
大学是一个人的"精神账户",你一辈子都要不断回来"提款"的。大学经验影响人的一生,我"淘粪"的经验也不例外。这种经验给我最大的教益是:人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最近,大学生"淘粪"让媒体热闹了一通。我为此写了两篇文章:《大学生淘粪何耻之有》和《大学生:请先淘粪再打高尔夫》。先澄清一个事实:所谓大学生"淘粪"并非准确的新闻,人家企业招收的是化粪池业务员。但在许  相似文献   

6.
胡翼青 《新闻界》2013,(15):62-63
<正>以下的两篇文章《离不开的"黑镜":中日大学生对便携式智能媒体的依赖》以及《群体性孤独:针对掌媒使用依赖的中日比较研究》是我所指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的国家级项目"便携式智能终端对中日大学生的影响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我上大学的时候,交过一个女朋友,她是个文学女青年,中国文学她喜欢张爱玲,能找到的张爱玲的书她大概一本没落,通读至少一遍,外国文学中她喜欢《简爱》,那个时代我印象中几乎是个女大学生就喜欢《简爱》,电影《简爱》中  相似文献   

8.
成功离我还很遥远。不是自卑,也不是谦虚。每当与大作家、名记者接触时,他们在思维方式、工作作风和语言表达中透出的大家风范和灵气,都让我自叹弗如。 从事新闻工作近5年,我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中国科学报》、《中国高等教育》、《前线》、《大学生》等报刊杂志和广播电台发表了二百五十多篇(次)文章。其中,一万五千字的长篇通讯《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被《中国教育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刊登在头版头条还配发了评论员文章,同  相似文献   

9.
一段激动人心的回忆 黄卫星:郑老师,您曾经作为大学生合唱团的一员参加过《东方红》的演出,对于新中国前三十年的文化有着切身的体会;同时您现在也是颇有声望的新闻传播学者,所以我想您的一些看法应该对于我们今天研究、认识《东方红》有很重要的意义.我想先问一些关于具体细节的问题吧,当年您参加的大学生合唱团大概有多少人? 郑保卫:当时舞台两边,一边有五六百人,大约有1000多人,包括工人和大学生.整个《东方红》演出人员共有3500人. 黄卫星: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参加排练的? 郑保卫:我是九月份开始排练的. 黄卫星:您记得《东方红》总共演出大概演了多少场? 郑保卫:演了几十场吧,我还真记不住具体数字了.当时总理经常来看演出.前面的演出主要是给来中国访问的外国领导人看,向他们展示和宣传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10.
在我面前,摊开一张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十二日人民日报的《星期面刊》(第四十二期),我深深地被画刊上一幅小小的人物照片吸引住了,遐想随着目光,展翅直飞……这幅照片的标题是:《大学生在工地上》,摄影者是:陈阵、胡悌麟。从它表现的形象、景物看,很简单:一位年轻的女大学生,穿着工作服,手执瓦刀,正在砌墙;她半身已被砌起的墙遮住了;这时,女大学生正侧着身,斜着头,凝视着左前方的什么。  相似文献   

11.
姚伟 《声屏世界》2013,(11):41-42
近年来.军旅题材电视剧在电视荧屏上层出不穷,占领了不俗的收视市场。观众对军旅题材的热爱更是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大学生入伍、高中生报考国防生起到一定的宣传和激励作用。部队发生的鲜为人知的故事、激烈的战斗场面,以及战士们的铁血铮铮、侠骨柔情无不吸引着观众。从高收视收官的《士兵突击》《我是特种兵》《第五空间》《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火蓝刀锋》等可以看到,  相似文献   

12.
2000年,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的大学生踊跃订阅《新闻爱好者》。当不少大学生记者和班、系报道组的通讯员拿到2000年第一期《新闻爱好者》这本杂志时,有的同学高兴地说:“这下太好了,使我找到了探求新闻写作知识的良师益友。” 在郑州航院,不少大学生对《新闻爱好者》喜爱并渴望得到,这并非偶然,而是随着素质教育在该院不断深入,不少大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爱好选学选修其他学科的知识,促成自己全面发展,增强实践能力。有一批班、系通讯报道员带着对新闻工作的浓厚兴趣,将新闻写作视为自己的选修课…  相似文献   

13.
刘影 《大观周刊》2012,(48):362-362,375
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及其产生的背景入手,分析当前《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存在教学内容空泛刻板,教学形式单一死板等问题,探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的影响,探求加强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的策略:支持学生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培养职业素养;以专业为核心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转变传统校园文化活动理念,使学生活动的开展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相配合。  相似文献   

14.
我是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的一名学生,却对新闻事业钟爱痴迷。大一刚入校时编辑老师随手把两本《新闻爱好者》递给我看,那时我对新闻知之甚少,后来有幸参加了大学生记者团,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喜欢新闻写作的学长,我开始尝试给校报投稿,每期的《新闻爱好者》成了我最爱啃的“面包”。很快,在老师的悉心关怀下,我采写的新闻稿开始频频在校报、校网站发表。  相似文献   

15.
刘影 《大观周刊》2012,(44):222-222
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及其产生的背景八手,分析当前《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存在教学内容空泛刺板,教学形式单一死板等问题,探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的影响,探求加强校因文化活动,促进《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的策略:支持学生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培养职业素养;以专业为核心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转变传统校园文化活动理念,使学生活动的开展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相配合。  相似文献   

16.
2009年6月15日下午,由中国广告协会主办、《广告人》杂志社承办的以"我创意我行动"为主题的"第七届(2008-2009)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颁奖会,在中央电视台梅地亚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17.
前段时间,齐鲁晚报“文化人”周刊发表了山东大学教授王学典的文章《从谁主浮沉到我的工作在哪里》。王学典教授从事教学工作多年,跟一代代年轻人打交道。他感慨,当今大学生和二十年前的大学生思想意识差异巨大,当年的青年知识分子思考的更多是家国命运,现在的大学生更多关注自身“前途”。  相似文献   

18.
王胤 《声屏世界》2011,(8):70-85
2011年6月23日,由中国广告协会主办、《广告人》杂志社承办的以"我创意我行动"为主题的"2011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颁奖盛典,在业界瞩目和中国万千广告专业学子的翘首切盼中,于  相似文献   

19.
《慈善》是上海《新闻报》1999 年8月开设的一个专版。据调查,在全国平面媒体中,尚未有同类专版。作为版面主持人,我当然很乐意做善事,但可资借鉴的经验太少,所以我又有几分担心,不知这“善事”能否善终。经过一年来的实践,《慈善》版在关注民生、弘扬爱心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也引发出不少感人的故事。 大学生费菲 去年8月中旬的一天,我外出口到报社,服务台的阿姨告诉我说,有个女青年等了我一个上午。我看到办公桌上有来人的留言和传呼电话号码,女青年的名字叫费菲。我马上打电话过去,前来…  相似文献   

20.
1988年金秋,一纸大学录取通知书改变了我人生的航向,我做为湘潭大学第一届统招的档案专业的大学生走进了知识的殿堂.这一年,正是共和国第一部《档案法》实施的第一年.大学生涯不仅使我这个农家子弟饱览了知识的芬芳,而且架通了我与档案工作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