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新课程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课时目标细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体育新课程提出了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两个学习领域,但是通过几年新课程的实施情况来看,对这两个领域目标的达成效果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因为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领域是“看得见目标,摸不着内容”,广大体育教师在实践中往往感觉无从下手。目标是行动的指南,在新课程目标体系中,课时目标是整个体育学习目标的根基。因此,对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学习领域,只要能把领域目标——水平目标,正确分解到课时目标中去,就能保证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学习领域目标的实施和达成。一、设计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课时目标的依据1.领域目标、水平目标和体育学科特…  相似文献   

2.
体育课堂中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9年扬州会议以后,“学校体育以增强体质为主”成为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这对长期以来重视知识技能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学生体质增强的倾向起到了纠偏的作用。提出增强体质“为主”,就一定存在“为辅”的其他发展领域。可见,新的课程标准颁布前,学生的心理发展与社会适应  相似文献   

3.
一、制定好课时目标体育新课程领域目标的最终达成,必须根植于实实在在的每节体育课。同时,课时目标又是组织和安排每节体育课教学实践的行动指南,只有设计好每节课的课时目标,才能做  相似文献   

4.
体育新课标下社会适应目标的细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教学具有教学环境的开放性、教学目标的全面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教学中人际交往的频繁性等特点,所以,在发展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体育教学有着特殊的作用。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本文作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5.
对体育新课程社会适应教学目标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中,体育学习中社会适应不再是体育知识与技能的陪衬、附属,而是体育课程的终极目标.这既体现了体育教学认知与情意的统一,也凸现了社会适应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体育新课程学习领域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适应领域没有实体内容,目标的实现需要渗透到实际教学内容与活动之中,社会适应目标的设计既是重中之重,又是难中之难.  相似文献   

6.
心理健康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娟娟 《体育世界》2009,(10):66-68
体育教学可以通过观念渗透、知识渗透和人文渗透改变教学思路,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并通过教学的主体性、娱乐性、合作性和竞争性等特点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7.
常态教学课时目标的细化和测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课程目标体系中五个目标取舍从常态教学看,笔者个人认为,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是学期目标或者学段目标,而我们教师通常将这两个目标写进教学目标,其实这两个目标的达成或学生的某些意识的改变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很难用语言来描述,笔者设想将两个目标范畴缩小,能提取些关键要素。课程标准中对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是  相似文献   

8.
发挥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优势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课程标准把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视为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这就给体育教师提出了更新的教学要求。出于社会和家庭等方面的原因,当前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引导好、解决好。体育活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形式,学生的体能和情绪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得生动、具体、鲜明。因此,体育教学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现代体育课时计划中教学目标的含义为切入点,提出体育课时计划教学目标编写的3个要求,并以课时计划教学目标编写要求为标准,对公开发表的30篇中小学体育课时计划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中小学体育课时计划教学目标分类繁杂、课时计划教学目标描述不具有可评价性、课时计划教学目标没有明确学生主体地位,从而提出课时计划教学目标的分类采用“认知、技能、情感”目标,从行为性和非行为性目标角度制定出课时计划教学目标的编写策略。  相似文献   

10.
邓雷 《体育教学》2003,(6):36-36
新体育课程标准的颁布,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与原来体育教学大纲相比,新体育课程标准有两个明显的不同特征:一是在理论体系中设置了五个学习领域及其目标,其中“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是两个重新界定、明确的学习领域;二是尽管设置了学习领域目标,但没有规定达到目标的具体内容和  相似文献   

11.
陈明祥 《体育教学》2011,31(5):53-54
中小学体育课时教学目标的格式五花八门,有的照搬课程标准的五个学习领域的范式,有的采用认知、技能和情感目标式,还有的采用知识和技能、体能和情感目标式等,目前全国学校体育的同行们主要采用的种类有哪些,哪一种更加科学和可行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参阅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优秀展示课教案集,发现80%的展示课采用“认知、技能和情感目标”和“知识和技能、体能和情感目标”这两种形式。下面就着重分析一下这两种格式的依据、特点和可行性等。  相似文献   

12.
体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体育课作为一门学校教育的必修课,它的主要功能不仅仅是通过跑跑跳跳等练习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教师对学生科学的引导、教育,从而增养、发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九年义务教育大纲》中明确指出,体育教学是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而人体健康的标准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忘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2012年伊始,《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经过10年之久,历经座谈、调研、征讨、分析、修改等一系列过程,由课标修订组成员高度负责、字斟句酌,最终修订完成并正式颁布实施。2011版课标与2001版相比,在标准名称、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方面修订变化较大。本文主要针对课程目标版块修订部分进行阐述,从新课标视域中研究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学习内容的设置意义、变化要点、教学策略,旨在为广大一线体育教师厘清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学习内容方面的困惑,推动体育新  相似文献   

1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五个课程目标,其中"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目标虽有目标指向但无具体的学习内容,在体育课教学实际操作中容易忽略,常感到无所适从和难以理解。在课程目标中,"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必须围绕"运动技能"目标实现来进行,只有通过达到"运动技能"目标的实现来达到"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的完成。  相似文献   

15.
在以前的学习中看到过这样一段话:"理想的体育,应该注重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永不言败,永不停息,养成坚忍不拔的品质;理想的体育,应该培养学生坦然面对竞争和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和科学训练,养成健全的心理素质。"当代学生处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面临诸多矛盾、冲突,加上他们生理、心理发展以及学习生活的特殊性(独生子女),常常会使他们产生这样那样的不良心理。传统的体育教学观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往往忽视学生心理健康,从而导致学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障碍或缺陷。在新的体育课程改革下,在锻炼学生的身体的同时,也渗透了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使学生能身心得到全面锻炼。  相似文献   

16.
马俊伟 《精武》2013,(35):90-91
心理健康对于中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中学生走向未来,实现梦想的一个重要的条件。那么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才能使中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这就需要把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与所开展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本文从几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中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中学生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运动项目。最后提出体育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旺 《体育教学》2007,(3):15-16
教学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在各个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教学信息的处理,是对学生学习效果所作出的价值判断,是帮助学生调整、控制后续学习的一种行为。体育学习中的评价行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受到更多体育教师的关注。从1978年编写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实行草案)》首次规定了考核标准采用四级评分制,到1992年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体育教学大纲》采用结构考核综合评定制,再到2001年以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体育课程紧紧围绕五大领域目标展开,体育教学评价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笔者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对所教学生的“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学习评价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9.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向体育学科提出了“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的要求,也是体育课程提出的一个新目标。“促进学生社会适应”已经成为当前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热点。但对于社会领域目标的达成,广大体育教师在实践中往往感觉无从下手,不知该用什么教学内容来实现,而且难以观察和检测。那么,体育教学与社会适应如何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如下观点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20.
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的内容。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健康的心理。人的身体和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生病。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自觉的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技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