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国维于1904年发表的《尼采与叔本华》等文,业已带有比较研究之性质,而鲁迅于1907年发表的《摩罗诗力说》,才是典型的比较文学论文。《摩》文中已涉及到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等诸多比较文学领域。自觉的比较文学意识贯穿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及许多杂文中,从而形成了鲁迅自己的比较文学思想体系。鲁迅以自己宏富精深的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起着开辟与奠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比较文学是一门不断建构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学科,不论是其跨民族、跨文化的文学研究,还是其跨学科界限的文学研究都具有显著的对话性,因此研究比较文学必须持有一种对话的思想,只有以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作为思想的指导,它才能不断发展、迅速前进。  相似文献   

3.
尹季 《培训与研究》2001,18(5):12-14
"立人"思想是鲁迅思想的核心.在早期,他十分推崇文艺的"立人"功能,盼望精英救国;大革命失败后,鲁迅将目光转向广大民众,对国民性的弱点进行更加尖锐的批判.鲁迅一生所做的努力,落脚点在于"立人",经历了空想--绝望--看到希望这段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4.
在鲁迅前期思想中 ,进化论与超人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成分 ,即使在鲁迅思想的后期 ,这两种学说对他的影响也是明显的。然而 ,创立超人说的尼采从强力意志和个人主义的观念出发强烈反对进化论。为什么在尼采那里不可调和的两种学说 ,在鲁迅这里却能几乎同时被接受呢 ?本文通过考察进化论和超人说的源流与变异 ,尤其是鲁迅对这两种学说的独特理解 ,结合鲁迅与尼采所处的不同文化背景、时代背景 ,试图对这一问题做出解答  相似文献   

5.
乐铄 《语文知识》2009,(3):26-29
最近20年中国大陆教科书中新出现的五六种比较文学类型如“阐发研究”、“接受研究”、“历史类型学研究”、“跨学科文学研究”等,有些其实是比较文学研究领域或比较文学的某种别称,有些则由于其无论研究对象还是方法体系皆不出影响研究或平行研究范畴,实际是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这比较文学两大基本类型的子类型或亚类型。比较文学的基本类型与子类型都是在研究实践中产生的,子类型是基本类型研究路径、程序的延伸、细化与拓展。随比较文学研究实践的发展,在无论影响研究还是平行研究中,都可能诞生新的子类型。  相似文献   

6.
"宏观比较文学"指的是以民族(国家)文学为最小单位、以世界文学为广阔平台的比较研究,是各民族文学特性、各区域文学的形成及其特性、东西方文学之间的差异性与相通性的研究,是一门描述和揭示各民族文学、世界文学形成、发展规律的科学.应以"宏观比较文学"对本科生的"比较文学概论"课程加以改革,将以学科原理及研究方法为主要内容的"微观比较文学",置换为以世界文学宏观比较论为主要内容的"宏观比较文学",把"微观比较文学"划归为研究生的教学内容,把"宏观比较文学"确定为本科生的教学内容,以此来解决本科生比较文学教学内容的繁琐化、比较文学与西方文论等其他课程的重叠交叉化、研究生与本科生课程的无层次化、"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分裂化、东方文学缺失造成东西方文学的失衡化等困扰已久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 2 1世纪的到来 ,人类文化发展面临着两方面的危机 :一方面是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新挑战不可能不产生全球化的总趋势。这种趋势不可避免地使文化的多元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有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冲击下被抛弃和遗忘 ;有的民族文化被抽空了内容 ,泯灭了精神 ,只剩下形式的空壳而成为旅游观赏的对象和商品 ;结果是文化的多样性势必日益受到削弱 ,最后导致世界文化资源无可挽回的流失 ;另一方面 ,为了抵制这种全球化的趋势 ,有的民族文化又为了自身而走向另一极端 :他们为维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及其特色而采取文化孤立主义 ,惟恐失去自身文化的…  相似文献   

8.
唐燕 《文教资料》2010,(14):11-12
鲁迅作为我国现代的文学巨匠.对儿童教育有着特殊的情结。他在小说、散文、杂文等作品创作中渗透着对儿童健康成长的爱和对儿童教育的关注.直接或间接地对当时的儿童教育加以抨击.提出了教育儿童的种种正确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儿童教育的科学思想。鲁迅的教育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教学哲理。是教育工作者的宝贵财富,对今天的儿童教育仍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比较文学的研究要在古今、中西的参照中进行。以对鲁迅的研究而言,鲁迅最得庄子"鱼之乐"的回忆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往往被"东倒西歪"的理论误读。进入鲁迅的本真生命过程就可以发现,从百草园走进三味书屋,是鲁迅从童年迈向成人、铸造成思想和文学巨匠的第一步。而对鲁迅回忆少年时为父亲周伯宜延医治病的往事散文《父亲的病》,也应采用正本清源的方法,回到鲁迅的原本;要让这个"原本"张开嘴来,看看里面的舌头和牙齿,看看里面真实的生命存在状态。比较文学的研究,对任何高明理论的借鉴都要认清借鉴的有限性,都应从真实的原本出发,对现成的理论进行选择、校正、扬弃、错位、综合、超越甚至反抗,从而让思想之鱼从容出游,享受"鱼之乐",享受原创性的智慧喜悦。  相似文献   

10.
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的比较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国内外学者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尤其是在比较文学究竞如何定义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国内学界倾向于根据“跨越性”特征来界定比较文学,但对跨越的具体内容却持论不一。  相似文献   

11.
比较鲁迅和契诃夫小说中的“忧郁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和契诃夫的小说创作在环境、人物、终极指向等方面都表现出较浓烈的“忧郁情结”。由于外在与内在的差别,他们的“忧郁情结”的程度有强有弱。“忧郁情结”与作家主体同客体的反差有关,优秀作家大多具有“忧郁情结”,它是世界学中的一个独特现象。  相似文献   

12.
13.
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很多学者都把翻译研究看作是隶属于比较文学下的一个分支。笔者却持相反的观点。因此通过疏理两者的概念及关系,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来反驳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4.
从比较文学的观念出发改革外国文学课程,有助于达到本科与硕士两个阶段专业知识的自然衔接,有助于增强课程本身的时代性与学术性,以解决目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译本介绍、借鉴比较文学研究成果、更新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教学探索,可以提升文学史课的理论性,培养学生的世界文学眼光。  相似文献   

15.
鲁迅与野史     
野史对鲁迅思想形成、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研究鲁迅与野史的关系,是从一个新角度来研究鲁迅思想。野史使鲁迅对一切冠冕堂皇的事物持怀疑态度,养成他多疑的性格,坚定了他改革社会的志向。他在追求社会改革的过程中,往往从野史获得启发,使他有许多重要发现,他进而把这些发现升华为具有“野”的特征的思想,并走上了叛逆的道路。他关注野史,是为了唤醒人们的改革意识,以收取启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张文丽 《文教资料》2011,(12):27-28
韦勒克对比较文学学科作出了重大贡献,对该学科的方法也有自己的见解。作者对韦勒克的贡献加以评述和肯定,同时对他的局限之处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周作人的文学观迄今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然而,他对比较文学的许多重要观点却还未被发掘。周作人“异中有同,同中求异”的比较方法、尊重文化多元的胸怀以及“和而不同”的比较文学观对中国比较文学作出了不容小觑的贡献,极具当下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高旭东《鲁迅与英国文学》一书,填补了比较文学中的一项空白,该书将相近的文学现象置于不同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中考察,审其异同,观春流变,从世界性的高度进行双向研究和阐发,运用比较文学、接受美学理论对鲁迅与美国文学关系中的难点进行破译;并对该书的研究格局、研究方法进行了评介。  相似文献   

19.
鲁迅对庄子的批判与认同,体现了庄子对他的巨大诱惑。在寻求自由的路上,他们分别选择了“逍遥”与“拯救”的殊途。他们关注人的“异化”,完成了对自己时代的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庄子对鲁迅的影响,既养成了鲁迅的深刻,也是鲁迅矛盾痛苦的根源之所在。鲁迅与庄子既是精神的知己,又是思想上的对手。  相似文献   

20.
杨慧娟 《天中学刊》2012,27(5):71-74
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比较文学从复兴走向繁荣,这其中离不开乐黛云等先驱者披荆斩棘的探索与奋斗。与王国维境界说相呼应,乐黛云的比较文学之路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的探索期、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期和2000年至今的成熟期。乐黛云的比较文学之路既是她个人学术研究的求索历程,也折射出中国比较文学30年来的曲折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