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应慧 《传媒》2022,(9):31-33
让党报评论好看是个新课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评论工作实践,概述了党报评论“不好看”的三类表现,以人民日报任仲平和辽宁日报宁新平两级党媒评论品牌为例,具体解析了“好看”标签背后隐藏的特质,提出党报评论好看的致胜关键在于其思想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2.
高渊 《新闻实践》2009,(11):33-35
这是一个有越来越多的大众渴望言说的时代。在这种大背景下,党报的评论版面如何生存与发展,需要新的思考。近年来与都市报等市场类报纸相比,党报的新闻评论让很多读者觉得“不解渴”、“不过瘾”,致使党报评论的权威性削弱,社会影响力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3.
报纸专栏评论的现状 2002年,《人民日报》曾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奖的两大典型群众型评论专栏“人民论坛”和“今日谈”,发表专栏评论共197篇,其中“人民论坛”114篇,“今日谈”83篇。这仅是评论部编发的刊载在要闻版上的专栏评论文章,在经济版、社会版、法制版、军事版、国际版、体育版、文艺版等众多版面上还有不少的专业评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新世纪第四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主题发言的摘要。论坛围绕社会转型中的新闻评论这一主题,对转型中国中的新闻评论的变化、角色、功能、规范,以及新闻评论教育等诸多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5.
怎样深化党报新闻评论,使报纸的旗帜更鲜明,导向更准确? 一、在对党报尤其是地方党报新闻评论的认识上实现突破。 有些同志认为,报纸就应该让新闻唱主角,评论只能是配角,只具有“补空”作用,特别是地市一级党报,因为中央大报的重要社论已经转载的不少了,没有必要再费功夫去摘自己的评论,从而认为地市报新闻评论可有可无。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中共中央1954年7月作出的《关于改进报纸的决议》中明确指出:“各地方报纸除了转载人民日报重要社论外,也应该逐步做到对于当地实际生活和地方工作中的各种重要问题经常发表正确的评论。”地方党报转载人民日报重要社论,这是一条重要的新闻宣传纪律。但是并不等于说地方党报在新闻评论上就不能再有所作为了。因为从广义上说,评论也是新闻,它是对新闻的深化和拔高,新闻旨在表现“是什么”,重在反映客观事实;评论则主要从“为什么”“怎么办”入手,重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指明方向。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各地情况千差万别,问题和矛盾也不尽相同,人民日报的社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但到了一个省一个地区还需要具体化、当地化,需要与当地实际紧密结合。从这个角度说,地方党报担负着把中央精神与地方实际结合起来进行新闻宣传的任务,在进行宣传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善于议“理”即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好党报的新闻评论工作十分重要。对评论员而言,善于议“理”又是写好评论、赢得读者的重中之重。 文贵议“理” “理”是什么?“理”首先是新闻评论所发表的看法、态度及观点,表现为思想观念形态的东西。其次,“理”是通过党报宣传的党委及政府所要付诸实践的大政方略。宣传党委和政府的大政方略,是党报新闻评论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新形势下党报新闻评论工作的重点。这方面的宣传要具有创造性,决不仅仅限于简单地论证。从某种程度上讲,党报新闻评论的宣传是根据党委和政府的工作基调对一个时期本地某方面工作政策的研究,评论员应当…  相似文献   

7.
魏伟 《新闻知识》2006,(10):44-46
评论是党报的旗帜和灵魂,是党报指导工作、引导舆论的重要新闻体裁,在党报担当主流媒体的职责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党报评论,所评述的对象大多是党政中心工作,所用表达方式多为耳提面命的口吻和语气,使得普通群众对党报评论常常敬而远之。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逐步提高,他们对党报评论文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期待,这就要求党报评论必须贯彻“三贴近”的原则。一.当前报纸评论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近年来阅读报纸评论的印象和感受,笔者认为当前党报评论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有的党报评论在写作…  相似文献   

8.
新闻评论是党报的旗帜。在当今时代,党报新闻评论面临挑战和机遇,但党报普遍存在“新闻评论问题”。改进发展党报新闻评论,在于坚持“三贴近”,提供高质量的“新闻评论服务”。为此要更新观念,提高强度,增加活性。党报新闻评论是有位的。新闻评论是报纸的灵魂与旗帜,这成为了办报的规则和指南。但是,多年来,这一规则在党报实践中打了折扣。而时下,又分明要求把这一规则坚决贯彻到位。有位应当有为,有为方能有位,这大抵就是新的传媒格局下党报新闻评论的现实处境与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9.
话题性新闻评论版是党报引导舆论新的有效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报必须主动担当主流媒体的职责,一方面针对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发意见,引导舆论;另一方面时时关注社会上的各种思潮,尤其是各界群众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疑释惑,帮助他们正确地判断形势,放下思想包袱,乃至理顺情绪以时事话题为评论对象的新闻评论版,是党报引导舆论的新的有效载体。党报开办题性新闻评论版,要始终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在选题上要坚持“三贴近”则,在“度”的把握上要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在报纸体系中,党报评论更是灵魂中的精华、旗帜中的方向。但是,当前党报评论的强大功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以至党报的权威性和指导性受到很大影响。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把新闻还给群众和基层的口号,倡导媒体实践“三贴近”,可以说,这也是振兴党报评论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党报评论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媒体评论非常活跃.报纸评论专栏,网站评论板块、论坛、博客等,各种评论观点层出不穷.面对传播格局的新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党报评论"领军"的任务更重、责任更大.从主流媒体评论的影响力看,党报评论还存在针对性、时效性、贴近性不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评论在现代媒体中的权重不断增加,呈现出非常活跃的发展态势。报纸评论专栏、网站评论板块、网络论坛和诸多的博客等,将各种评论观点呈现在受众面前。面对传播格局的新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党报评论,特别是地方党报评论的任务更重、责任更大。党报评论创新写作方式由命令向对话转变传统评论高人一等、自以为是的作派,在越来越多的具有民主思想、平等意识的读者那里,极易引起反感和侧目。在一个开放、多样化的社会中,党报评论工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县市一级的党报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250多家,成为我国党报系列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纵观县市报,评论始终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笔者对手头上掌握的7个省的10家县市报1994年1月至3月的评论作了一个粗略的统计:从数量上看,这10家报纸共出版200期,言论共60篇,平均每期0.3篇,也就是说,平均每3—4期才有一篇。从质量上看,大部分评论缺乏力度和深度,涉及重大主题少,针对性不强,可读性差。60篇评论中有6篇是为本县市的党代会、人大和政协等会议配发的社论,比较空泛;13篇属编者按、短评和编后,没有什么推动力;4篇评论员文章,都没有较新的论点;其余属小言论,大多缺乏评论的新闻性。有的选材不严,所言之事无关痛痒,有的还带有十足的官腔。真正扣住时代脉搏,配合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大主题的评论寥寥无几。当然,不宜以部分县市报一个季度报纸言论所作的统计和分析来概括全貌,但县市报评论薄弱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量少质次,不容回避。  相似文献   

14.
党报新闻评论是时事评论,又是政治评论。这组系列评论有如下几方面的特色。强化了党报的议程设置功能。如《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共  相似文献   

15.
党报承担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引导社会舆论的重任。党报的重大主题报道,是我们宣传报道的“主旋律”。唱响、唱好“主旋律”,是我们党报工作者的使命与职责。 因此,如何让党报的重大主题报道吸引人、感染人,是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说起党报评论,人们就会想到社论、本报评论员、编辑部评论、编者按,想到主题重大、代表党和政府声音、庄重严肃等词汇。确实,由于党报评论的题材长期集中于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重大部署和重要工作,对社会新闻以及网络热点事件关  相似文献   

17.
纵观各级党报上的新闻评论,大都做到了论术的问题新、针对性强、观点正确、论证严密,使人看后受到触动和启迪,对加深人民群众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有不少新闻评论严肃说理有余.生动活泼不足,行文呆板沉闷,缺乏群众的鲜活语言和典型的有情节的生动事例(个人署名评论在生动活泼方面稍好一些),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不强,减弱了新闻评论的影响力。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新闻评论应向杂文学习。高级编辑、杂文家储瑞耕说:“杂文政论化则杂文死,政论杂文化则政论活…  相似文献   

18.
张寅 《传媒》2022,(10):91-93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工作重心从革命转为经济建设。党充分运用党报新闻评论这种新闻体裁,发挥旗帜作用,阐释党的经济主张。党报新闻评论的经济阐释功能主要通过“解决重大问题”、“提供财经新知”、“扫清阻碍因素”三个方面得以体现。党报新闻评论在发挥经济阐释功能时,传播了党的经济主张,建构了畅通的政治交往格局,强化了经济建设的意识形态诉求。  相似文献   

19.
夏琼 《新闻前哨》2011,(3):16-16
《湖北日报》最近刊发的23篇系列评论,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大政方针,很好地履行了党报的职责,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党报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党报新闻评论是时事评论,又是政治评论。这组系列评论有如下几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党报评论与网络评论的互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新闻评论目前已经是各大门户网站,尤其是新闻网站的关注点和生长点。仅仅依靠即时滚动新闻已经不能满足网民的需要,动态新闻正向专栏评论方向发展。为了吸引更多的注意力和点击率,众多网站纷纷推出了自己的评论品牌,如人民网的《人民时评》、东方网的《今日眉批》、新华网的《新华视点》、千龙网的《千龙时评》等,足见网络新闻评论正在逐渐走向专业化。这是网络新闻评论意识的萌芽,也将引领网络新闻传播业的勃兴。网络评论虽有足够大的影响力,但它能代替传统的党报评论吗?当然不能。党报评论具有宣传、鼓动、组织等功能,肩负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