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艺术史研究作为历史学科的一个特殊分支,长期以来形成了自身固有的研究范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过于关注自身研究材料和方法特殊性的同时,忽略了它作为历史研究的普遍性特征,尤其是不能从现代历史学理论中吸收优秀的研究方法,缺乏艺术史原初的融汇能力。艺术史的研究应建立在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基准点上。  相似文献   

2.
论史学与政治及其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继上期《论史魂》之后,从历史的学科特点和历史的复杂性出发,论证了史学家与政治家、史学家与史学研究对象、史学家与其他学科学者之间进行对话的必要性。文章认为,只有通过认真的、平等的对话,才能增进理解,政治家与史学家之间一定能够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史学也才能保持自己的学科品格,避免泛政治化和简单化  相似文献   

3.
人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贯穿于人权问题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统一:人权观念思维形式的普遍性和人权观念具体内涵的特殊性的统一;人权人道的自然属性普遍性与人权人道的具体社会属性特殊性的统一;人权阶级属性的普遍性与具体统治阶级人权阶级实质特殊性的统一;人权法律保护属性的普遍性与具体法律保护特殊性的统一;人权共同标准的普遍性与各国人权具体标准特殊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19世纪被称为“历史学的世纪”,历史学成为大学的一门专业性学科,以兰克为代表的“科学的历史学”的学术研究方法得到全世界的极大尊重.但19世纪德国历史学家对现代德国历史命运负有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及其对德国教育史学科的影响在我国尚未引起足够注意.本文从19世纪德国经历的深刻思想变迁、近代德国历史学的民族特征、1945年以来德国历史学界的反思以及对德国教育史和德国教育史学史研究的启示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尤其重视德国教育史研究的政治语境,期盼引起教育史同行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主要是从矛盾的性质和内容上去论述矛盾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的。因此 ,我们不仅要认识矛盾“时时”、“处处”都存在即矛盾“有”的普遍性 ,而且要认识矛盾在性质和内容上的普遍性即矛盾“质”的普遍性。只有从“有”和“质”两个方面去认识和规定矛盾的普遍性 ,才能使矛盾理论的内容体系保持逻辑上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6.
在司马迁看来,历史学研究的对象是"天人之际"和"古今之变",其任务是"成一家之言"。历史学是属于政治性的学问,其功用就是政治教化与鉴戒。历史是人类自身的活动,尤其是那些杰出人物的活动。但是人并不能完全主宰历史,人在活动中必须遵守其规律,必须考虑时势、经济、仁智与传统等因素,否则终将受到历史的处罚,被历史的滚滚洪流所淘汰。历史是可以认识的,其形式有文献、考察与口述等,其范畴为"天人""古今"与"始终";衡量历史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为历史事实和历史文献。司马迁以仁义为核心价值,其研究方法主要展现在历史类比、文明史观和理论分析三个方面。在史料编纂方面,遵循宗法政治、仁义与智慧的编纂原则,采用"述而不作""雅驯"和"论其轶事"的编纂方法。凡是有专著传世的学者,都可以看作是历史学家;史家的伟大是基于论著中历史规律的揭示,从而指导人们的历史活动,尤其是政治行为。整体上看,《史记》具有官方史学藩篱中的社会史学性质。  相似文献   

7.
8.
张陈 《河南教育》2009,(12):56-57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各种不同的政治思想先后登上中国历史舞台,这些政治思想在其特殊性的背后又存在普遍性。它们具有失败根源的普遍性、终极追求的普遍性、变更精神的普遍性,这启示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宽容吸收的精神和不懈探索的精神对待中国近现代的政治思想。这对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建设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权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从人权概念的本质和人权提出的过程看,人权具有普遍性的含义。马克思主义并不否认人权的普遍性,而是发展了普遍人权的要求,并将其奠立于科学历史观的基础上。不应离开而应联系人权的特殊性来理解其普遍性。普遍人权存在于具体的人权中,其内容随着现实人权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坚持人权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有助于理解人权的普遍性和阶级性等人权理论问题,有助于维护和发展人权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尤其是近50年来在史学与政治关系问题上有种种不同认识,并影响到史学的发展.虽然我国史学发展历程中有过被政治化、简单化、庸俗化的痛苦经历,但问题的实质不在于史学与政治有关系,而是没有正确处理好史学与政治的关系,曲解了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把史学与政治关系简单化以及把史学等同于政治是错误的.同样,割裂史学同政治的关系,强调史学要“超越”现实也是不正确的.在史学工作中应该正确处理好史学与政治关系的三个维度,使史学在与现实政治运动的双向互动中保持合理的运动形态.  相似文献   

11.
“普遍性”就是按照自己学校的优势特点、地理位置,从本校学生实际出发,结合时事热点,设计符合实际、面向全校的班会主题。如:我校处在国道324线旁边,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是每个学期不可缺少的教育主题;我们学校是文明学校,每个学期都召开“做文明学校的文明学生”主题班会,等等。  相似文献   

12.
罗马史学把国家政治军事大事等作为记载的重点,历史写作的主题也围绕于此。史学政治功能的形成源于罗马国家成长过程中战争的频繁。最初的历史记载"祭司表"内容多为国家军事宗教事务。布匿战争时期,希腊史学的传入刺激了罗马人历史意识的产生,在临摹吸收希腊史学的基础上,罗马史学形成了自己的为国家政治辩护的特点。历史学家改变了之前历史记载的简明方式,开始从国家政治的角度叙述解释历史,并致力于建构罗马民族特性和培育爱国主义情感。从公元前2世纪中期开始,历史写作与罗马国内的政治环境联系起来,成为政治派系斗争的辩护工具,政治人物也一直是历史写作的主要群体。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内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命运,已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针对史学界出现的淡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偏向,刘大年、龚书铎等著名史学家,进一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以及史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等重大问题。正确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命运,对于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推动中国历史学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二战后德国新教育史学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1945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学历危机和教育不公平问题的讨论阶段;2)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针对教育和社会的关系、青年教育和青年运动等问题,新教育史学进入自我反思阶段;3)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新教育史学从自身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改进研究方法、拓宽研究宽度和深度。新教育史学在德国产生了许多积极的影响,如扩大了教育的内涵,教育史研究的中心从政策和课程转向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实际互动;计量方法被广泛采用,对社会机构的变化作出了细致的检验等等。但新教育史学也受到诸多批评,如教育史研究具有明显的政治化特色,并且在当今德国的教育史研究中,缺少系统的理论指导,仍然将现代教育的矛盾性作为教育史研究的中心,这些将使德国新教育史学陷入新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范畴是在史学批评史上逐步产生、不断发展和逐渐趋于稳定,并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的概念。它影响着史学批评的发展和学术规范,有助于明确史学批评的标准和基本原则。研究这些范畴,不仅对进一步认识其内涵与结构、从更高的层面上揭示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面貌、彰显中国史学的本土特点与风格有所裨益,而且也为当代史学理论的创新、中国史学与外国史学对话提供理论上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论隐喻的普遍性和认知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认知角度出发来探讨隐喻的普遍性及认知性。其内容包括:隐喻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是人类思维、认知的一种方式。它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同时,笔者认为,隐喻和认知的互为肯定是语言学的一个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7.
全祖望是清代浙东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学识渊博,对史学贡献尤大。他搜求和整理乡邦文献,表彰忠义气节;他强调,治史应当据实直书,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真实面貌;他对史料采择、史学编纂方法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都有独到的见解;在历史观上,他在重"势"的同时,强调人事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纵观人类社会历史可看,在各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改革,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改革,是合乎规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与阶级社会的改革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特殊性,特别是社会主义改革的特点,对于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方针、政策和具体做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普遍性作为人的本质规定,主要包括三种:理论、实践、审美的普遍性。理论领域主要是科学这种普遍性的理性活动。审美的普遍性不仅表现为审美,更主要的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二者都以人的实践为基础。实践不仅表现在人能动地作用于自然的生产活动中,还表现在社会的人们所进行的交往活动中。劳动对象化与非对象化标志着人的实践普遍性拓展。交往活动和交往领域的扩大显示着人的普遍性程度的增强。作为人的本质特性的普遍性是不断发展的,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普遍性得以充分发挥,实现经验与超验、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  相似文献   

20.
近代湖湘史学论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湖湘史学在中国史学的发展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魏源高举爱国史学的大旗 ,首开研究当代史、世界史地和鸦片战争后重编元史的新风。其他史家在研治边疆史地、批判封建旧史、理董乡邦文献、革新史体形式等方面也作出了很大的成就。晚清湖湘考据史学的复振也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批判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