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吉思汗祭祀是蒙古民族最高祭祀形式,是蒙古民族原始文化的集中体现和蒙古民族思想理念的集中反映。成吉思汗祭祀在长期的历史中不断完善,形成了鲜明的基本特征,体现了祭祀内容的原始性,祭祀内涵的神秘性,祭祀形式的独特性和祭祀传承的唯一性。成吉思汗祭祀,集中体现了蒙古民族崇拜长生天、崇尚大自然的心理,成为蒙古民族重视生态文明的思想基础。成吉思汗祭祀,是体现蒙古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文化现象,共同的心理素质,使蒙古族树立了崇尚大自然的观念。成吉思汗祭祀的基本理念,包括崇拜长生天、崇拜神灵、崇拜大自然等,对蒙古民族共同思想观念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使蒙古民族树立崇尚天地人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受成吉思汗祭祀的影响,蒙古族树立了开放、包容、奋进的精神,创造了具有浓郁特点的和谐文化,这种自然形成的和谐文化,必然体现在人与生态的关系方面,即树立崇尚大自然、保护生态的思想理念;成吉思汗祭祀的基本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蒙古族受这一理念的影响,形成保护大自然的共同心理。成吉思汗祭祀,由诸多祭奠仪式组成。这些仪式中贯穿了蒙古民族崇尚生态文明的思想理念。成吉思汗四时大典中的春、夏、秋季大典,都向苍天大地、山水神灵祭洒鲜奶,祝福草原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2.
成吉思汗祭奠,在长期的历史中不断完善,形成具有形式独特、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祭祀文化。信仰萨满教的古代蒙古民族,常常以氏族群体集合在一起,祭奉他们的祖先和苍天。成吉思汗去世以后,大蒙古国为他建立了祭灵白宫,蒙古民族按照祭祀祖先和苍天的传统习俗进行祭奉。一开始只是较为简单的祭祀形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完善,不断扩大,在不断发展中,形成完善的祭祀日程、祭奠程序、祭祀制度。形成一整套祭文、祭词、祭歌等。蒙古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岁月中,与其他民族接触和来往,其他民族先进的文化传入蒙古民族文化之中,使成吉思汗祭奠也受到了…  相似文献   

3.
屹立在鄂尔多斯高原上的雄伟壮丽的成吉思汗陵,是历史伟人成吉思汗的象征,作为供奉成吉思汗英灵之地,是蒙古民族崇拜的"总神祗"。这里具有世界上绝无仅有、独具一格、古老神秘的成吉思汗传统祭祀活动。  相似文献   

4.
蒙古民族是崇拜英雄的民族。成吉思汗箴言"身勇则一时英雄,智勇则万世英雄",哲理性很强,包涵着深刻的内涵,成为成吉思汗英雄观的核心理念,是蒙古民族认识、衡量英雄的标准和体现人生价值、做人的座右铭。成吉思汗对英雄的理解与解释,对蒙古民族英雄观、英雄主义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为尊重知识、重视智慧,培育德才兼备的新一代,推动社会的文明进程发挥重要作用。成吉思汗重视智慧的英雄观的基本理念,对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人才,推动伊金霍洛现代化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成吉思汗八白宫从建立那天起,就有了祭祀仪式。祭祀仪式,来源于萨满教。信仰萨满教的古代蒙古人崇拜苍天、崇拜天体、崇拜祖先,常常举行祭天、祭祖仪式。成吉思汗当年用九十九匹白骒马乳汁祭天,也是来自蒙古族所信仰的萨满教习俗。基于原始萨满教的成吉思汗祭奠,具有诸多的祭文、祭词、祝词、祭歌等。这些祭词,以诗歌为文体,并以口头文学形式一代代相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水准。成吉思汗祭奠词,在近八百年的历史变迁中,不断进行修订,不断增加新的内容,使祭奠词从内容到形式不断丰富和完善,成为蒙古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守护成吉思汗八白宫的…  相似文献   

6.
一、新闻炒作,应仔细推敲2004年秋,随着大型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神秘的成吉思汗陵再度引起关注。《深圳商报》9月7日登载的《历经770年至今了无痕迹,成吉思汗王陵之谜》一文中称,内蒙古博物馆馆长认为,"成吉思汗陵应该就在当今蒙古国肯  相似文献   

7.
藏彝走廊是一个民族众多、文化多样性十分突出的区域。在这样的区域中,不同民族间的交往、接触呈现了什么样的状况?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文章指出,藏彝走廊中的民族在民族交往中有两个突出特点:一、主观上民族观念淡薄、民族界线模糊;二、文化普遍持包容态度,使各民族在文化上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文章对这些特点进行了描述和分析讨论,认为藏彝走廊多民族交往的这些特点,对于我国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舒婷 《华夏文化》2013,(4):21-25
元世祖忽必烈是元朝的开创者,在他统治中国的时期内,中国历史出现了繁荣发展的景象,作为一个来自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忽必烈在他还是藩王时便想“大有为于天下”,在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汉文化方面比其他蒙古贵族表现出更加积极和开明的态度。1217年,忽必烈废除蒙古国号,取儒家经典《易经》中“大哉乾元”的意思,改国号为大元。与他的祖父成吉思汗一样,忽必烈是一位伟大的帝王,如果说成吉思汗以军事征服震撼世界,忽必烈则以文治著称天下,虽然他没有创造出如盛唐时期的“开元盛世”般的辉煌,但他能把一个疆土广阔、民族众多的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也算是颇不容易了。  相似文献   

9.
在鄂尔多斯中部伊金霍洛旗的甘德利草原上,耸立着一座具有蒙古民族传统建筑特色的宫殿,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成吉思汗陵宫。几百年来,每当祭奠的日子,陵宜紧闭的红色大门徐徐打开,从四方跋涉而来的拜谒者缓缓步入正殿,祭祀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陵寝祭奠是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一日(成吉思汗纪元五月二十一日),这是每年四次的祭祀活动中最隆重。最盛大的一次。清晨,专司成陵祭祀的人,把成吉思汗的“银棺”(内装成吉思汗衣冠)从“八白室”(陵寝)中请出来,用专用的枣木花轮马车和双峰白驼运载到距“八白室”5华里的甘德…  相似文献   

10.
成吉思汗的金身(遗体)到底供奉在哪里,近年来出现了好几种说法。有的说在蒙古国,有的说在新疆,还有的干脆就说就是现在的成吉思汗陵园。根据笔者访问达尔扈特、查阅档案及与有关专家探讨,认为现在的成吉思汗陵并不是真正埋葬成吉思汗的地方,而是历代蒙古统治阶层黄金家族的祖庙。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蒙古族歌舞,风格浓郁,特色独具,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涌现出过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近日,鄂尔多斯歌舞剧团创作演出的大型民族舞蹈诗《鄂尔多斯·蒙古大婚》,经国家舞台艺术精品组委会评选,入围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30台初选剧目。尽管是初选,也十分难得,因为它是在全国申报的近300台节目中脱颖而出的,是鄂尔多斯歌舞剧团继民族舞剧《森吉德玛》、蒙古剧《银碗》舞蹈诗《鄂尔多斯情愫》之后,又一部精品力作,现已成为自治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的重点剧目之一。《鄂尔多斯婚礼》的原生态,起源于蒙古远古时代,形成于成吉思汗时…  相似文献   

12.
由于蒙古民族古代实行“密葬”,成吉思汗陵墓的坐落,至今无从查考。这是历史上的一大悬案。 7月18日,在乌兰巴托,我向蒙古历史学的权威纳茨阿古多鲁吉教授提出了成吉思汗陵墓地点的问题。这位教授耸了耸肩,说道:“这是个谜。虽说是有四五个目  相似文献   

13.
近日,由鄂尔多斯歌舞剧团创作排演的大型民族舞蹈诗《鄂尔多斯·蒙古大婚》,在全国各地申报近300台的基础上脱颖而出,经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组委会评选,入围全国舞台艺术精品30台剧目之一,可喜可贺。这是鄂尔多斯文艺创作史上又一次新的历史性突破,为我市文化大市建设乃至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推出了又一个文化品牌,为提升鄂尔多斯知名度,宣传内蒙古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鄂尔多斯婚礼产生于蒙古远古时代,形成于成吉思汗时期,它集鄂尔多斯祭祀、民族、民俗、音乐、舞蹈、服饰、智慧、幽默之大成,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婚礼…  相似文献   

14.
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内蒙古博物馆筹办的“中国内蒙古成吉思汗故乡历史文物展”,自1994年3月在美国洛杉矾自然历史博物馆开幕,先后在美国纽约、田纳西;加拿大魁北克。维多利亚、埃德蒙顿;新西兰奥克兰、惠灵顿、基督城等跨越两大洲的三个国家、九座城市巡回展出,历时三年零五个月,于1997年8月圆满结束。这次展出,展品共118件(套),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一伟大历史人物为主线,全面反映了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文物,突出展示了蒙古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轨迹。精良的文物,详实的史料,先进的展出手段,吸引了各国观众,…  相似文献   

15.
和抚怀柔是诸葛亮"西和诸戎,南抚夷越"民族思想的核心思想,其民族政策思想集中体现在蜀汉民族政策当中。针对南中少数民族,诸葛亮坚持攻心为上、心战为上的指导思想:采取了调整郡县设置,以削弱地方大姓、夷王的势力;推行夷汉官吏交流制度,以加强蜀汉政权对南中的管理;重视先进经济文化传播,以推动南中经济社会发展;因俗而治,以笼络南中各少数民族等措施。而对西部、西北少数民族,也是怀柔和抚与军事镇压两手并用。诸葛亮开明的民族思想和切合实际的民族政策,对民族地区的稳定和蜀汉政权的巩固有着积极意义。诸葛亮"和抚怀柔"民族政策思想对当下处理民族和民族问题仍不乏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古老神秘的成吉思汗祭祀,是蒙古民族原始文化的集中体现。祭祀形式涉及了蒙古民族古老的火祭、奶祭、酒祭、牲祭、歌祭等等。丰富的祭祀仪式,伴随着祭文祭词,而祭文祭词又是祭奠的核心,通过念诵祭文祭词,表达祭祀主题。  相似文献   

17.
薄音湖 《寻根》2007,(3):10-17
在成吉思汗之前,蒙古只是蒙古高原上一个部落的名称,因其内部分支众多,形成了许多氏族,这些氏族也被称作部。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建立大蒙古国后,蒙古民族共同体开始形成,原来不属于蒙古的大大小小部落及其民众,从此也都自称为蒙古,同时在蒙古这一共称下面,保留着自己的部名。  相似文献   

18.
郭艺 《滇中文化》2005,(2):15-18
一位哲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化是灵魂。这个比喻很形象地说明了化在三关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其“灵魂”作用维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命与发展。有的学认为:经济运行产生的成果形成“硬实力”.成为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化就是“软实力”.是一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文化安全,包括文化立法权、文化管理权、文化制度和意识形态的选择权、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的自主权。文化安全问题,首先由美国提出。冷战结束,西方国家认为,国家安全已由传统的军事安全领域扩展至经济、文化、生态等领域,因为文化可以形成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可以有效地地维护和推动国家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一百年多年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施的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思想和政策,曾在一个时期促进了其经济繁荣和发展,后来普遍发生了产能过剩的经济危机,于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便采取了凯恩斯学派的政府干预之经济思想和政策,该经济政策虽在一个时期促进了其经济稳定和发展,但后来出现了经济滞胀,于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又采取了减少政府干预的新自由主义之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