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春花 《广西教育》2013,(45):56-56,64
《望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散文,主要写“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亮时,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全文以“望月”为聚焦点,虽形散而神聚。  相似文献   

2.
课文简介:深夜,“我”与小外甥在江轮上一起望月,背关于月亮的古诗。小外甥说月亮像“天的眼睛”,于是“,我”展开了幻想……聊月师:你有没有看过月景?谁来说说你看到的月景?(生描述见过的月景)师:要是你写月亮,准备怎么写?先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接着或最后写什么?生:我要写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看见了月亮,写清楚旁边的人的表情和心情以及我的联想。生:我要通过月亮的阴晴圆缺来表达我的思绪。生:我先写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望月,然后写由月亮联想到的故事以及诗歌,最后问问月亮到底在想什么。(众笑)生:我会先写一些关于月亮的诗,这样文章…  相似文献   

3.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十册《望月》,是一篇抒情散文。写的是作者在江轮的甲板上欣赏月亮时,聪明好学又爱幻想的小外甥和作者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文章语言优美,富有童趣,是师生们都很喜欢的一篇课文。文中有四处省略号,而每一处的运用,都体现了作者独具的匠心,每一处都给读者以想象空间。在准备这篇课文的教案时,我突发奇想:何不就文中的这几处省略号开展教学活动呢?于是,我满怀着期待,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了教室,和我的学生一起踏上了那艘江轮,和作者、小外甥共同欣赏那一轮明月。一、江面景色美…  相似文献   

4.
一、揭题导入,初读感知1.谈话导入。月亮是美丽的。美丽的月亮一直是古今中外文人墨客们笔下生辉的题材。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的散文《望月》,共同感受他笔下那美丽的月色,以及在美丽月色中小外甥那同样美丽的幻想。2.初读感知。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在美丽的月色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读课文)(交流后小结。)二、以诗切入,初步激情1.提起月亮,我们一定会想起许多关于月亮的诗句。能大声地背诵几句吗?(交流关于月亮的诗句。)2.多美的诗句呀。作者的笔下也引用了几句赞美月色的诗。读一读,读出诗的韵味…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笔者在第十册《望月》一课的教学中,做了较为成功的尝试。《望月》是著名作家赵丽宏的一篇散文,写的是“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亮时,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  相似文献   

6.
教材简析《望月》是苏教版教材语文第十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散文,写的是"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亮时,聪明好学、爱幻想的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第十册《望月》是一篇散文,作者文笔生动活泼,以江中行驶的轮船甲板为地点,以宁静洒脱的月光为境,以“月”为线,写了月光照映下的江景,望月时“我”与小外甥赛月诗以及小外甥对  相似文献   

8.
一、揭题导入,初读感知 1.谈话导入. 月亮是美丽的.美丽的月亮一直是古今中外文人墨客们笔下生辉的题材.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的散文<望月>,共同感受他笔下那美丽的月色,以及在美丽月色中小外甥那同样美丽的幻想.  相似文献   

9.
一、揭题导入,初读感知1.谈话导入:月亮是美丽的,美丽的月亮一直是古今中外文人墨客们笔下生辉的题材。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的散文《望月》,共同感受他笔下那美丽的月色,以及在美丽月色中小外甥那同样美丽的幻想。  相似文献   

10.
《望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语言隽永,思想深邃,可以称得上是一篇构思独特、感情真挚的散文诗。在本课教学中,赵老师以独特的视角,灵动的才情领着学生在课堂上演绎了一段“望月生情”的小夜曲。请欣赏: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学  相似文献   

11.
《望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写自然之月;第二部分写古诗词之月;第三部分写童心之月。抓住《望月》三部分内容转合的句子:"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第2自然段)",是月亮把我叫醒了"(第4自然段),"这是明亮的眼睛"(第19自然段),反复推敲可发  相似文献   

12.
天狗望月     
黄山的奇石真有趣。看!那块就叫“天狗望月”吧!远远望去真像一只天狗蹲在蓝蓝的天空上,傻傻地看着皎洁的月亮直流口水……我猜:天狗一定把月亮当成月饼了,于是它咬了一口。咦!不甜,不苦,也不酸,更不辣,这是什么月饼啊?天狗就望着月亮在发呆。唉,天狗你也太馋了,真是一只从地上跑到天上去的野狗![阅读赏析]本文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色,就是想像丰富,语言简练幽默。小作者看到黄山的奇石,便以自己独特的思维方法展开天马行空式的想像。你看,那块“天狗望月”真有趣,天狗把月亮当成月饼,咬了一口,“咦!不甜,不苦,也不酸,更不辣”,天狗既失望,又…  相似文献   

13.
读书如望月     
读书如望月,是清人张潮的比喻,他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厅,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此言颇妙。月亮历来是高洁的象征,曹丕说“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张若虚说“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但月亮又最能引人思味,如李白说“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东坡说得最明白,“月有阴睛圆缺,人有悲欢商合”。望月而徒生感慨:广寒清虚,琼楼玉字,嫦娥起舞,月兔捣霜,良辰美景,才子折桂,都令人引起美的遐想。但月圆月亦缺,更  相似文献   

14.
望月     
只要你静下来望月 会发现月亮上的纹路 是它们使月亮不再单调 让人们对月亮编织了传说 在没有灯光的夜晚 我坐在路边的长椅上 周围静极了 仿佛天地间只有我与月 我望着漆黑的城市 又望着群星璀璨的夜空 银色的星星一闪一烁 而月盘却静静地俯视着地球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年级:五年级教学时间:45分钟一、"望月"最近,我们学习了三篇与月亮有关的课文:《二泉映月》《月光启蒙》《望月》,还阅读了文化小说《两根弦的小提琴》和诗集《跟在李白身后》。今天,我们继续"望月"。同是"望月",感觉并不相同。我们试着通过朗读表现这些不同的感觉。(出示三篇课文中的相关语段与词串,学生诵读)《二泉映月》(1)月亮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2)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  相似文献   

16.
[原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赏析]这首诗的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前句写景: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后句即景生情:诗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时此刻他也和我望着同一轮明月。这与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意思相近,但却脱口而出、自然浑成,意境也更加雄浑壮阔。前句写“望月”,后句写“怀远”,紧扣诗题,但却丝毫不露痕迹。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直抒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情人”,多情的人,有怀远之情的人…  相似文献   

17.
师:月光下吟诵有月的诗有时能使我们沉醉在一种清幽旷远的气氛中。不过现在我们还是回到江轮的甲板上,看看在小外甥的眼里,月儿又是怎样的谁来读一读?(生读课文15—1自然段)[CIA出示:小外甥想了一会儿,说:“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  相似文献   

18.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 ① ,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② ?[注 ]:①中庭 :庭院中。②谁家 :即谁 ,“家”是语尾助词 ,无实义。【新读】这是一首咏中秋的诗歌。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 ,丰美的想象 ,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 ,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首句写中庭月色 ,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 ,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树栖鸦”三字 ,诗人将听觉通过视觉表达出来 ,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 ,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由于夜深 ,秋露打湿庭中桂花 ,如果进一步揣摩 ,更会…  相似文献   

19.
<正>《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先生的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月”为线索,回忆了在故乡的童年往事,抒发了离乡后的思念之情。课文采用较为常见的总分总结构来写。第1自然段总起,开门见山表达情感。第7自然段总结,呼应开头,再次抒发思乡之情。表面上看,课文的主题似乎非常明显,实则不然。个人以为,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存在着两方面的难度:一是为何“故乡月”最令作者难忘?二是“小月亮”的“小”有什么内涵?把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学生才能真正读懂这篇课文。  相似文献   

20.
清人张潮有一番谈读书的高论。他以观赏月亮为喻,道出了读书的三种境界。原话是这样的:“少年读书,如隙中望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望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把读书和望月扯在一起,其中道理粗看似乎难于明白。但细想一下他所说的三种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