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佛教寺庙文化、民间文学艺术、民俗文化、文物古迹等构成了甘孜藏区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加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客观要求,是实施资源开发型战略的重要内容,对西部大开发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也有重大意义。树立全新的文化观念,强化文物保护,有效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对于加强甘孜藏区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校本课程开发是教育部基础教育新课标提出的明确要求。甘孜藏区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势在必行,这不仅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民族团结、传承藏民族文化的重任所在。甘孜藏区开发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既有资源优势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需要甘孜藏区教育者站在巩固民族团结、实现中国梦的高度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奉献。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是藏区三大古文化中心之一,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交流迁徙的大走廊,多元文化并存,历史文化资源丰厚,民俗风情多姿多彩,文化艺术传统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甘孜州广播电视媒体在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应加强媒体传播能力建设,创新民族文化宣传的内容和形式,使甘孜州广播电视台成为传播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主流阵地。  相似文献   

4.
甘孜藏区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博大精深的康巴文化成为甘孜州旅游资源的主要特色。甘孜藏区人文旅游资源,根据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域特色与文化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分为9类:历史文化遗址遗存类;民族风情与民俗节庆类;建筑文化类;名镇名村名寨;红色文化资源类;民间信仰类;服饰文化类;饮食文化类;地域特色文化类。  相似文献   

5.
甘孜藏区教育在“超常规、跳跃式”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西部大开发战略、《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与全省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的胜利召开和《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相继颁布实施,为甘孜藏区教育发展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本力求从甘孜藏区的实际出发,通过对甘孜藏区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夯实基础教育,做强做精高等教育”的对筻建议。  相似文献   

6.
甘孜藏区是我国第二大藏区康巴藏区的主体和腹心地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素有"歌舞海洋"的美誉。由于受历史、地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甘孜藏区中小学校的基础音乐教育现状与非民族地区尚有明显差距。文章从现状调查及分析提出了基础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张琪 《现代企业教育》2012,(15):171-172
西部大开发实质是对资源的开发,甘孜藏区在资源开发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其中以矿产资源和水电资源为主要开发项目。然而,在这两种资源的开发中关于利益分配的问题也十分凸显。因此,对甘孜藏区的矿产、水电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分配进行研究对促进地方经济效益和社会和谐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甘孜州丹巴县民居开发为例,分析民居本身的特色及开发现状,找出在开发中应注意加强政府管理力度,统一规划、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精品、提高民居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留住人才等解决办法,规范和提高民居旅游接待质量,进一步促进四川藏区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自《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甘孜藏区民族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由于受民族特殊性、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藏区的英语教学相对薄弱。本文通过梳理甘孜藏区基础英语师资的现状、原因,就英语师资继续教育、培训对策、人才引进、提高教师学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以期为甘孜藏区基础英语教育尤其是《英语新课程标准》的顺利改革与实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民俗文化是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甘孜因其独特的地域造就了这里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甘孜州是康巴藏区的核心地带,这里世居着藏、汉、回、彝、羌、纳西等22个民族,其中藏族占82%。藏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必将成为甘孜州旅游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