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军 《上海集邮》2009,(7):22-25
一些出现在邮票图案中的封、片,构成了异彩纷呈的“票中封”。目前,票中封的定义尚不明确和规范。简单地说,“票中封”就是“封”在邮票上。这里所说的“封”应该是具有一定邮政意义的各种实寄封片、贴有邮资凭证即将邮寄的信封,还应包括邮简、明信片、纪念封等。  相似文献   

2.
1月19日香港发行《岁次癸未》羊年生肖邮票,我从藏品中翻捡出3张美术片,其背面图案都是生态羊,神态与这套邮票中1.40港元"盘羊"票、2.40港元"绵羊"票的画面很协调,就贴票、销首日纪念邮戳,自制成如图1和图2的极限片。 大多数生肖邮票的自制片要做到票、片图案相当  相似文献   

3.
《世纪回顾》邮票(1999-20)的图案主要采用“票中票?形式设计,其中第7图的蓝本是1996-26M小型张邮票。虽然制作其极限片,内容上只是“老调重弹”,但是在票幅上却能弥补1996-26M尺寸过大,影响制片效果的遗憾。  相似文献   

4.
何欣 《上海集邮》2013,(3):34-35
邮政总局干1948年3月20-26日在南京举办集邮展览,同年5月19—25日在上海展出。3月20日和5月19日,先后为南京和上海邮展的首日,分别发行了“邮政纪念日邮票展览纪念”邮票各两种,合并成为全套4种,面值、主图均相同。主图由光复纪念l角票和邮政总局50周年纪念500元票合成,形成信封很大,花费成本很高,也较难保存。如今,事过境迁,不少“特种封”逐渐显示出它的无可复制性。  相似文献   

5.
从事极限集邮应具有一定的专题知识和集邮知识。集邮知识体现在选用的邮票(如变体票、不同齿度票等)上,也体现在了解片图和票图的内在联系上和销票的邮戳上,本文着重谈谈后两个问题。 一、片图的内在联系问题 1.通过片图证实票图的设计来源。在我国,邮票图案是参考明信片图案而设计的事实,在70年代左右是比较常见的,当时不那么讲究“知识产权”,以致对某些邮票原图的作者成了空白。比如1978年发行的T19《发展中的石油工业》第6枚“海上钻探”的图案,我们在1977年8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发行的明信片《祖国处处披新装》中的“海上钻井”图案上找到了几乎和邮票设计  相似文献   

6.
韩国《个性化邮票》2004.11.1/g枚。韩国邮政发行一套3组9枚个性化邮票,以配合邮资调整。第一组3枚邮票的图案分别为韩国国旗、紫薇和“好运”。第二组4枚邮票的图案分别为动物好朋友、泰迪熊、小恐龙写信和鲜花信封,第三组两枚为基督教和佛教(图1)。 加拿大《2004圣诞节邮票的圣诞老人出游记》2004.11.2/3枚。邮票表现了圣诞老人驾驶驯鹿雪橇、蒸汽火车和敞篷小汽车四处送礼物(图2)。 新西兰《罗斯岛的皇企鹅》2004.11.3/5枚。票图表现了在南极冬季的冰天雪地里繁殖生衍的皇企鹅(图3)。 波兰《圣诞节》2004.11.5/2枚。邮票图案分别为  相似文献   

7.
表达关爱的纪念邮戳 科罗拉多州爱之乡为每年情人节刻制的纪念邮戳,都尽可能地与当年发行的《爱》(LOVE)邮票图案靠近。图14(图刊22—23页)是当地1997年情人节纪念邮戳,配上相关的邮票,就组成了票戳相似封。  相似文献   

8.
编辑寄语     
《上海集邮》2014,(5):48-48
集邮题材今年封面计划采用电影题材,只是本期例外,因为时令正巧,第5期是上海集邮节新闻报道收官大汇合。历来只有纪念邮戳,今年有了相关邮票,虽然票题与集邮节无关,但票图确是分会场举办地——中华艺术宫,“走进‘邮票王国’列支敦士登”讲座在此开演。  相似文献   

9.
2013年5月19日,中国邮政发行一套《马踏飞燕》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全套一枚,其带有空白附票的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用于邮票个性化服务业务。同时发行附票带有“中国旅游日”字样和旅游标志图案的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图1)。邮票图案为马踏飞燕,是中国旅游局徽志,也是’97中国旅游年徽志的主图。邮票规格为30毫米×30毫米,附票规格为30毫米×30毫米。  相似文献   

10.
笔者近日拜读了刘化刚先生的“会计邮票”和“电报邮票”一文后,觉其文有误。(《集邮博览》2005年4期P12,下简称“刘文”) 其一,“刘文”依据翟宽先生编著的《中国集邮辞典》(下简称《辞典》)将工商银行北京分行曾经使用过的“结算邮费专用40分”和“结算电报费专用1.80元”两种票认定为“会计邮票”和“电报邮票”。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辞典》下卷P41对邮票明确定义:是由邮政部门或经政府许可的邮政机构代表国家发行的具有邮资效力的有价证券,其票面由铬记、面值、主图(图案)组成。另《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 邮票、邮资信封、邮资明信片、邮资邮简等邮资赁证由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发行,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伪造。  相似文献   

11.
1998年10月20日,拉脱维亚为纪念本国邮票80周年发行了“票中票”(如图)。  相似文献   

12.
2013年3月3日,中国邮政发行《张灯结彩》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全套一枚,其带有空白附票的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用于个性化服务业务,同时发行附票带有“张灯结彩”字样图案的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图1),邮票图案为彩色灯笼。邮票、附票规格均为30毫米×30毫米。邮票面值1.20元,齿孔12度,背面刷胶。  相似文献   

13.
手绘封,是信封上的图案采用手绘的方式制作,是较为珍贵的趣味封。其特点是由邮票设计者亲笔将与邮票相关的图案画在信封上,再贴上自己设计的邮票,盖上纪念戳、邮政日戳,使邮票图案和自己所绘的绘画相映成趣,颇具纪念性、观赏性。这类信封实寄、不实寄都可以。作为邮票与绘画结合的一种艺  相似文献   

14.
杨波 《集邮博览》2012,(4):50-51
1974~1982年,邮电部发行了天安门邮资图系列的普通邮资信封,由于邮资图案采用了普16邮票中的天安门图案,故被集邮者称为“普16型天安门图邮资信封”,简称“普16邮资封”。按背面印的编号来分,全套共有26枚;按信封的发行日期和不同式样来分,可分为3组。邮资信封售价9分,  相似文献   

15.
单留 《上海集邮》2012,(4):26-27
邮票诞生后,早期图案往往是各国帝王将相头像,后来把本国特有景物选做票图,于是邮票花样多了起来,也吸引了更多人的收集兴趣。头像也好,景物也罢,邮票经常依据已有的照片或美术作品进行设计,或者聘请艺术家根据选题专门设计。用漫画手法设计邮票,或选用既有漫画作品做票图,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16.
黄山 《上海集邮》2007,(7):35-37
绘画讲究构图,中国传统称为“章法”,“布局”。邮票作为方寸艺术同样也有构图的问题,而且除了票图本身的构图外,还有票形、票幅,边框的选择,以及三要素(图案、铭记和面值)的位置安排。由它们形成的整体构图是邮票设计的重要一环,也是欣赏邮票时冲击视觉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17.
地方申请印制普通邮资信封,没有使用国家邮政局设计或批准的专用邮资图,却将邮票图作为邮资图,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仿印邮票图案管理办法》规定:禁止在信封、明信片和邮简的右上角贴邮票位置仿印邮票图案。笔者即收集到一个盖有“违规查扣”戳(60×19mm,红色)的“金花茶”邮资封(230×122mm),它以2002-3-1“金花茶”为邮资图(25×35mm),用纸较薄,刷色不正、模糊。封背还赫然印有专用批号“2002-0802(PF)-0010”以及“国家邮政局发行(2001)”、“金花茶”等字样。经查,此封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邮政广告公司印制的,其第一批(也是唯一…  相似文献   

18.
1941年11月3—7日,新光邮票会为纪念成立15周年,在上海南京路大新公司(即今中百一店)四楼举办“上海联合邮票展览会”,并印制纪念封,封右上角印有大龙一分银票图,左上角印有中英文的“新光邮票会主办 邮票展览会纪念信封”。在会场内投寄的纪念封及其他信封都盖“临时邮局”邮戳,邮戳较大,其直径37毫米,内外圈均是双线,外圈上部为“上海联合邮票展览会临时邮局”、下部为“上海”字样,内圈为自左至右的  相似文献   

19.
我在收集各种票证的过程中,发现很多邮票图案与原各省市发行的粮、油、布、棉票图案完全相同,我就按“党的光辉历程”、“建设成就”、“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等分为若干个专题,现已收集上百个主题,有的一种邮票图案就有几十枚同图的各种票证。现将邮票与粮票同图案而反映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的部分票证汇集起来,  相似文献   

20.
邵林 《上海集邮》2000,(9):41-42
集邮者在进行传统集邮的同时,往往会对邮票上的图案发生兴趣。比如,专门收集中国邮票的集邮家马任全,他也曾收集过一些外国邮票,因为他的生肖属马,所以特别留意画面上有马的各国邮票,口久自然形成一部马邮票的专集;王纪泽和张包平之是一对因集邮而相识、相爱的伉俪,他们除了专集红印花邮票外.还专门收集夫妇双人像邮票。这是与传统集邮不同的另一种方式,不以邮票的发行国家(地区)、年代、票种为界限,也不追求每套邮票必须“全”,而是只以邮票画面反映的内容或邮票发行目的(简单地说,是指邮票纪念或宣传的事物,一般为邮票的票题)作为取舍的依据,这类集邮方式称为“专题集邮”,最初的专题集邮又称“图别集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