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文要立意。而意者及意的确立与提炼,并不是人皆悉数了然并应之于手的。其实,所谓的“意”并不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涉及的主要问题,而是作者对这些问题所持的观点及评价,它状“帅”,文之无意如同兵之无帅,无帅,兵呈乌合,无意,文若散沙。因而,立好意是至关重要的;然而,为使文章更具价值,炼意更不容忽略或轻视。拙文就“炼意”一项提供三条浅见:一、强调主意的多维性与准确性。一个人的思维活动不外乎发散、集合、求异与逆向四端,写作的构思须强调这些思维活动的有意识开展,同样,在确立主题时,也应该作如是观。而对一个既定命题或供料作文,由于立足点不同,注意的侧面与角度不同,最后的“意”  相似文献   

2.
重视选取字词,对很好地表达所要表现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用词是否恰当是以用词是否准确、生动、形象和新颖来衡量的,下面具体作以解释。1.用词要准确。在一定时期,任何一种语言,都极少有含义绝对相同的两个词,词与词之间存在有语意轻重之分、雅俗之分、感情色彩之分等等。要准确地表现某一概念,的确不会有两个词。但有的人把寻找这最恰当的词看成不关痛痒的小事而忽略了。不仅在同学们作文中常常出现这种现象,而且在一些优秀的作品中也会找出一些用词不妥之处。如《林海雪原》中有这样一段话:“这一对雌雄杀人的魔鬼,是牡丹江一…  相似文献   

3.
“炼意”指导,是作文指导深入学生写作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学生把观察生活得来的素材形诸文字之前,首先要思考这个问题;运用这些素材写成的作文,将告诉人们一点什么?处理这些素材时,自己独特的感受或见解是什么?这“什么”所要得到的回答,实际上就是该篇作文的题旨,也就是立意。作文选用不同的素材,可以有不同的立意;即便是同一素材,其立意,也往往会因作者的感受不同而相异。一篇文章的立  相似文献   

4.
炼意与炼格     
《林黛玉进贾府》里有这样几段描写人物相貌的文字:“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来足,形容尚小。”  相似文献   

5.
炼意语文     
王彬彬在《散文写作中的炼意》中说,作文中的炼意是一个通过深入、反复的思考,把那最深刻、最核心的意思提炼出来的过程.如果缺乏炼意率尔操觚,写出来的文章就可能显得杂、浅、直.  相似文献   

6.
公文修辞很早就成为从政阶层一种自觉的、并有一定规范约束性的行为。现代社会,不少人认为公文修辞纯属搜肠刮肚、咬文嚼字,这显然是错误的。公文修辞决不是单纯做文字功夫,而应该是语言的生成与思想的形成同步开展,即炼辞和炼意同步推进,这是恰当表达意旨、切实保证效用、有效深化认识、提升经验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考场作文材料是命题者“命意”的载体,也是写作者“炼意”的平台.“材料”的本意和命题者的“深意”,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融为一体,写作者要会“炼意”,才能“明意”.审题炼意要实现“稳、准、深”,不妨尝试“三步走”,通过提取信息(逻辑分析)、全面解读(思维指向)和态度取舍(写作定旨)三个环节进行.前两个环节针对材料本身,解决审题的“稳”和“准”,第三个环节侧重于立意,联系社会人生,实现审题的“深”.  相似文献   

8.
对联只有上下两联,要在此极有限的篇幅内表达一个相对独立的韵味深长的意思,要求每一个字都发挥潜能,因此,炼字炼句炼意十分要紧。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到了一个作为联络点的理发店,看到了冯云山写的一副开张联:  相似文献   

9.
万事起头难,写文章亦如此。高尔基曾经说过:“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在音乐上一样,全局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往往要费很长的时间才找到它。”这段话很精辟地说明了文章起头的困难,也说明了起头对表现主题、安排结构的极为重要的作用,即所谓“一锤定音”。  相似文献   

10.
散文是古老的文体.散文又是最保守的文体.所谓保守,是指其文体形式,自古至今,变化并不巨大.古代小说与现代小说、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在形式上有了巨大的变化;而古代散文与现代散文,除了文言变成了白话,其他谈不上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个中原因,姑且不论.这里只想说,古人关于散文应该如何写的谈论,并没有过时,仍然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提出: “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意”是文章的统帅。有了“意”才能确定文章的体裁和表达方式,才能选择文章的题材,这是一篇文章成败优劣的关键。那么,如何提炼和强化文章的“意”呢?下面就介绍几种常见的炼意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唐代的诗人杜甫有著名的两句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一千多年来的中国诗坛尽管新旧更替,但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却是不同时代的诗人都企盼达到的艺术高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感知是写作行为的首要环节,不少为文者都喜欢从感知层面作文。不善于将普通感知上升到感受和感悟的高度,其实,这恰恰是作品流于肤浅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炼字 ,即指遣词造句 ,运用字词的功夫。有的人不注意锤炼字词 ,诗文写作出来虽也能表情达意 ,但却摆脱不了平淡俚俗。自从韩愈帮贾岛从“推”和“敲”两字中斟酌定一个“敲”字后 ,至今都把修改文章叫作“推敲” ,可见要想写好诗文 ,就得仔细推敲文字 ,这就是炼字。一、炼字炼意 相互照应如何炼字呢 ,毛泽东说 :“写文章要讲逻辑性。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 ,整篇说话的结构 ,开头、中间、结尾要有一种关系 ,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 ,不要互相冲突。”注意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就文章的字词锤炼而言 ,是很重要的。例如唐人王湾《次北固山下》“海…  相似文献   

16.
唐代的诗人杜甫有著名的两句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一千多年来的中国诗坛尽管新旧更替,但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却是不同时代的诗人都企盼达到的艺术高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主要内涵即是“炼字与炼意”。我国古代诗论中所说的“诗眼”、“句眼”、“一字眼”等等,就是对诗歌创作中炼字所作的理论概括,而“吟安一个字,燃断数茎须”(卢延让)、  相似文献   

17.
言不尽意论是言意之辨的一个重要论题,对中国古典诗学影响深远.诗人在诗歌创作时必然要面对这个问题,自觉地采取措施,使言语能够尽可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炼意和炼字就是诗人经常使用的两个方法.炼意集中体现在提炼升华和推陈出新两种方法.炼字主要有提炼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叠词和词类活用等情况.  相似文献   

18.
命题炼意,材料作文的第一大难关。学生难于切准题旨,教师苦于训练无法。今不揣浅陋,奉献一种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我们谓之“三个一的短平快”作文训练。即给一则材料,拟一个标题,写一段文字。其好处正如排球攻击中的“短平快”扣杀:短时问、快节奏、高效益。以下简要说明。一给一则材料首先是材料的来源,有三个途径:语文课本、书报杂志、现实生活。课本中有取之不尽的小练笔材料;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可改写一段《荔枝的果》;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可改写一段《赤壁  相似文献   

19.
字典家族里住着“练”和“炼”兄弟俩。他们的相貌长得像极了,说话的声音也一模一样。许多人都说他俩是孪生兄弟.连成天跟他们在一起的朋友也常常分不清他俩。仳:如,有时“锻”来找“炼”去打球,却拉走了“练”;好学的“习”来跟“练”一道做功课,又错找了“炼”。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林黛玉叫香菱写一首咏月的律诗,指定用“十四寒”的韵。香菱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斜视,正在苦吟的时候,探春隔帘笑说道: “菱姑娘,你闲闲吧。”香菱怔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