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贵臣 《精武》2008,(8):39-41
拿到2007年第十二期《精武》杂志.第一眼就能看到封面上的韩起先生.首读也是韩起先生的文章。以前对韩起先生的文章也读了不少。韩先生的一些武术观点“刺激”了我,使我也想把自己对武术的一些看法展示给广大的《精武》读者,特别是武术爱好者和研习者。  相似文献   

2.
吴宪民 《精武》2008,(3):38-39
问:韩先生摇笔鼓舌从事喜欢而实际不能以之为生的武术写作是为了唤醒那些迷失的武术爱好者吗?  相似文献   

3.
刘立国 《精武》2008,(2):13-13
读《精武》2007年10月刊张方、郑启龙二位先生所写《内家拳术在辽宁》,文章中曾提到宋唯一,但所言颇简。关于宋唯一,虽然在一些武术刊物上也时而有人说及,但均未见有较详尽地叙述。现将我所知道的有关宋唯一的生平事迹介绍给武林同道及各位朋友,如有不周之处,还望指正。  相似文献   

4.
《精武》2008,(12):35-37
问:有人爱讲“拳无好坏”这句话。也有一些人认为这是一句套话,人云亦云,韩先生对此有什么看法?答:一二百年前的武术是否可称“拳无好坏”,我没做过研究。不便乱讲。大家都能看到的是如今的拳术已经与这句话渐行渐远,有很多拳术,99%的人练了不能打(指没有掌握基本的技击技能),如此不堪的拳术现状,怎么还能说“无好坏”?  相似文献   

5.
刘敬尧 《精武》2008,(2):59-59
在2007年第10期《精武》杂志上,本人细心拜读了张方、郑启龙二位先生撰写的《内家新术在辽宁》一文,张、郑二位先生确实下了很大功夫,探研了辽沈地区内家拳门派的传承,对本人启示很大。  相似文献   

6.
绝技展示     
金秀春 《精武》2004,(9):55-55
  相似文献   

7.
李秒丰 《精武》2007,(12):18-19
引言:看了2007年《精武》第10期发表的浦汉健先生的《怎样给太极拳下定义》的文章后感慨颇深,先前看过多篇浦先生的文章,浦先生对传统太极拳的执着和深研令人赞叹不已,从浦先生挚谈吴式太极拳,到改称浦传太极拳,从中也渗出了浦先生的苦涩与无奈.但浦先生时传统太极拳的求知求真的精神是值得真正的太极拳的爱好者和追求者由衷敬佩的,今观其文,挚诚之心依然可表.诚如浦先生开篇所言“‘什么是太极拳’,这个看似十分简单的问题,真要想讲清楚,其实很不容易。[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六月的思念     
关峰 《精武》2006,(6):1-1
又是一年六月,似乎六月的《精武》和这位截拳道宗师有说不清的缘分。清晨,坐在阳光下,犹豫着打上这个题目,一时竞不知写什么好。的确,他在世仅仅33年,却做了很多人一生连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他已故去33年, 除了留给后人谜一样的死因和形形色色的传说,更把“截拳道”三个字留给历史。这期,我们打算第五次做截拳道的  相似文献   

9.
《精武》2007,(12):4-6
韩起先生是津门八极拳名家吴秀峰的再传弟子,文武双全,侠肝义胆,是当今八极拳界不可多得的人才,也是深受本刊众多读者注意的资深作者之一。他写文章,可以说比  相似文献   

10.
韩起 《精武》2007,(12):26-28
武术的悲哀——"由空练和拳论给拳术分类"已成普遍现象写过小说《兄弟》和《许三观卖血记》的作家余华说:读一千本妇青杂志,不如读一行拜伦的诗。  相似文献   

11.
车星辰 《武当》2007,(6):30-30
多年来,“通备”一词在各类武术书刊中频繁出现,以致一些不明底细的人在写文章时也照搬因袭这一说法,在文中赫然写出“通备拳”三字。我想,这些引用者自己可能也不清楚  相似文献   

12.
《精武》2008,(12):M0001-M0001
《精武》杂志是一本国内外发行的武术刊物,是一本对全世界武术文化发挥着巨大影响的杂志。创刊25年以来,《精武》杂志一直秉承‘独立地、客观地报道武术事实”,“报道发展中的武术史”的宗旨。一直被广大读者认为是我国主流的武术杂志,被武林同道誉为“传统武术的忠实传播者”。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武术文化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3.
《精武》2010,(3):13-14
李氏形意太极拳的系列文章在《精武》发表后得到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强烈支持,咨询电话和网站留言不断增加,借此机会我简单列举几个代表性的问题和大家谈一下,但愿有不负众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曹英峰 《精武》2006,(2):5-5
中华武功,博大精深。传承至今,更见繁复。时有故弄玄虚者渲染夸张,渐失武术本来面目,其中尤以《易筋经》等武学巨著易流于玄虚之弊。本期《精武》以“易筋经”为专题,意在还其真相。今有辽宁曹公历十数载,搜罗《易筋经》坊间版本十余种,择其一二精品献于观者,并洋洋万余言,坦诚己见之心,披肝沥胆之意,惟愿国人强身健体,益寿延年。  相似文献   

15.
吴宪民 《精武》2008,(6):17-19
问:众生无边誓愿度,你既然已掌握了弘扬传统武术的法门,为什么迟迟不将其贡献给那些莘莘学子昵?  相似文献   

16.
五月闲话     
湖州老费 《收藏》2016,(5):150-150
一、所谓挖掘当地文化符号,有时真有点惨不忍睹。朋友去绍兴出差,微信发来照片,当地赫然将王羲之(《丧乱帖》《姨母帖》喷满城内民居,触目"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哀毒益深……"  相似文献   

17.
《精武》2006,(1):60-60
编辑日记:一直以来,就有个愿望——我的QQ 号尽快升级到一个“太阳”,能够建立一个名字叫“精武俱乐部”的QQ群,一来方便与广大读者在线沟通,及时了解大家对《精武》的看法,将《精武》办得更好;二来与大家共同探寻弘扬武术的道路。为此, 我几乎天天登录QQ。一天,和好友云雾小姐聊天时,我无意中提起此事。云雾爽快地说:把我的群给你吧,我平时也不怎么用。我感动之余,婉言推辞,但云雾很真诚。我只好恭  相似文献   

18.
赵伟 《精武》2006,(8):60-60
大连素有“通背拳窝”之称,习者甚众。我自幼习通背,访过很多师傅,经数年练习,成效却不大,因此非常困惑,暗想通背功夫是否失传了。后来,在《精武》杂志上见到赵宝安老师发表的系列文章,感悟颇深,于是给杂志社打电话,详细地询问赵老师的地址,遂前往访之。赵老师一席话令我茅塞顿开。赵老师为人严肃而坦诚,直指通背拳的本质而无废话。于是,我提出学艺,老师慨然应允。  相似文献   

19.
吴宪民 《精武》2008,(11):1-1
问:先生多才多识,在多个领域均有建树。实属“多能鄙事”的人物。在这人人想发财、个个向钱看的时代,为什么先生放着白花花的银子不去挣,甘心一屁股坐在武术界的烂泥里呢?这些年是否动摇过?是否考虑过换个领域发展?  相似文献   

20.
长弓专栏     
《精武》2004,(10):55-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