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傅刚 《全国新书目》2023,(11):7-15+6
<正>本书分为三篇,上篇《历代〈文选〉版本著录汇考》从历代史志目录、官修目录、私人藏书目录中辑录有关文选的记载,梳理辨析,厘清《文选》的流传,最后形成综述,以期让读者对《文选》版本的流变及研究近况有大致了解。中篇《〈文选〉版本叙录》分类介绍了目前存世的各种《文选》写本、钞本、刻本,对国内外现存较早的《文选》版本一一作叙录。下篇《〈文选〉版本考论》对国内外文选藏本进行个案研究,从存佚分合、文本对比等方面精析《文选》不同版本的特点,对这些本子进行详细的校勘和考订,深刻阐述了这些版本的重要意义,为以后更深入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一日本汉学家斯波六郎(1894—1959)先生的名声,在国内学术圈并不算小。早在199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就影印了由他主持编纂的《〈文选〉索引》。书前有一篇他的长文《〈文选〉诸本之研究》,考辨《文选》诸种版本的关系,成为日后凡研究《文选》者必定征引的名篇。尽管近些年,傅刚、小尾郊一等中日学者在《文选》版本领域后出转精,针对斯波六郎的旧说,提出了诸多新见,但仍旧非常尊重他在这一领域筚路蓝缕的贡献。所谓“日本选学第一人”的称号,到今天也站得住脚。不过,也正是因为斯波六郎在《文选》版本及校勘领域的贡献太过卓著,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止于一个文献学者,仿佛他穷尽一生只在《文选》一书上下功夫,而且下的主要都是文献学的功夫。  相似文献   

3.
胡培翚在撰著《仪礼正义》时常征引阮元《仪礼注疏校勘记》的校勘成果。在胡培翚撰著《正义》的过程中,阮元《校勘记》曾出现三种版本,且每种版本的校勘内容不大一致。通过对《正义》所引《校勘记》内容的检索以及与三种版本校勘内容的比照,发现《正义》所引《校勘记》之版本实为文选楼刻本,但胡氏在征引的过程中也参照了南昌府学本及学海堂本的校勘内容。  相似文献   

4.
即使以补善注本"释事忘意"缺憾的五臣注本,最终也抵挡不住它的学术影响,败下阵来。综述李善《文选注》的历代研究,可梳理李善《文选注》的版本、佚文、异文,考辨注本变迁、体式演变等,透视文选学的流变。  相似文献   

5.
即使以补善注本“释事忘意”缺憾的五臣注本,最终也抵挡不住它的学术影响,败下阵来.综述李善《文选注》的历代研究,可梳理李善《文选注》的版本、佚文、异文,考辨注本变迁、体式演变等,透视文选学的流变.  相似文献   

6.
张亮  莫再英 《图书馆学刊》2012,34(12):127-129
以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善本古籍《六家文选》为研究对象,通过流传、文献描述等对其进行版本考证。  相似文献   

7.
《文选钞》是保存在日藏《文选集注》中—种重要的《文选》注释.据《文选钞》注中地理知识背景、倾向,公孙罗的事迹,以及善珠《因明论疏明灯抄》所幸存的注释等能证明作者是公孙罗.《文选钞》在性质上近于“荟萃众说,钞为一帙”,这些有助于对《文选钞》的深入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文选》的分类,是当代"《文选》学"争论比较多的问题。由于版本的原因(明清以来常见的《文选》如六家本的明袁褧复宋本和清胡克家刻本等),明清学者一般均认为是三十七类。不过,对三十七类的说法,清人已有所怀疑。胡克家《文选考异》卷八在"移书让太常博士"条下说:"陈云题前脱‘移’字一行。"陈氏即陈景云,著有《文选举正》六卷,可惜未刊。他关于《文  相似文献   

9.
一、家世考及年表晚清张之洞《书目答问》将本朝"皆深选学"、"其有论著校勘者"别为"文选学家"一门,长洲叶涵峰树藩厕名其中,所补注校刊之海录轩本《文选》,张氏比于后出之胡克家本,许为"亦佳"。其重雕翻刻之本,我所见即有羊城翰墨园等十余种。然叶氏其人,因文献难徵,未见治选者论及。此前我撰《文选版本论稿》及《文选版刻撷英》亦以未能补阙,中心慊慊。日前披览苏州园林局编纂的《拙政园志稿》,无意间获得搜索的信息,顺藤摸瓜,叶氏家世生平,始略有眉目,亦治选之一快。  相似文献   

10.
《文选钞》是保存在日藏《唐钞文选集注》中一种重要的《文选》注释。今据一些史料,能对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探讨,即从所称的"今地名"、引用颜师古《汉书》注、初唐新修《晋书》、以及《文选》学圈的消长等,能推断其撰写最可能的时间段为贞观九年到垂拱元年。这有助于对《文选钞》的深入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文选学》,今人骆鸿凯著。这是一部研究《文选》学的专著。在我的藏书中,有三种骆鸿凯的《文选学》。第一种骆鸿凯的《文选学》,是中华书局于民国三十年(1941)三月出版的。这是第三版,精装一册。它的初版本是中华书局于民国二十六年六月出版的。此书是友人、昆曲史专家刘致中先生1963年12月于南京旧书店购到的。他知道我是研究《文心雕龙》和《文选》的,赠送给我。此书对我研究《文选》,影响极大。在我得到骆鸿凯的《文选学》之前,我手头只有一部  相似文献   

12.
今之版本     
读书要讲究版本,我想是对的。既然要读,总要找一个比较可靠、比较有用的版本才不致越读越糊涂。就读书论,版本的好坏,主要在于是否可靠,是否有用,倒并不全在年代的早晚、装潢的精粗、纸张的好坏。要求可靠,就要校勘精良;要求有用,就要笺释精当。当年在学校读书时,老师要求读《三国志》,用裴松之注本;读《文选》,用李善注本,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索《文选》学形成的原因,其因有四:一、《文选》所选诗文大都是名篇佳作,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二、《文选》的文体分类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文体分类的高峰,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三、《文选》李善注是古籍注释中的名注,它不仅注释《文选》,而且保存许多失传的文献,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四、唐代《文选》学者教授《文选》和科举考试考诗赋,对《文选》学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用知识考古的方式考察一般文选学史,审视《文选》的传播途径、阅读《文选》的目的、常见《文选》的内容,以及读者对《文选》的认知程度,管中窥豹地描绘最普遍的被有一定知识的人所接受、掌握和使用《文选》的情形。  相似文献   

15.
敦煌和吐鲁番写本《文选》存三十七个写卷,其中吐鲁番写卷共有七个,残损严重。残存写卷不够系统,大多非李善及五臣注本。吐鲁番写本《文选》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从版本上看,较今本早且珍贵;从文字上看,可正今本之失,且存在较多俗字、异体字,同时也存在误写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文选》学研究者对《文选》的文体分类颇有争议。于是,《文选》文体有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四十体诸说。我认为,李善注《文选》文体分三十七体是继承了萧统《文选》的原始分类,是正确的。而五臣注《文选》分的三十七体、骆鸿凯等分的三十八体、汲古阁《文选》分的三十九体、刘永济等分的四十体,改变了萧统《文选》的原始分类,都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7.
在周恩来诞辰百周年之际,中央文献出版社最近推出18种图书,纪念这位为各族人民所敬仰的伟人。这批图书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一是周恩来本人的著作集,包括《周恩来文化文选》《周恩来早期文集》《周恩来邓颖超通信选集》《周恩来旅日日记》《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等。  相似文献   

18.
宋本曹植集乃以晁公武著录本为底本而重刻,而晁本实即《龙城录》记载的北宋十卷本曹植集,与北宋秘阁藏本《陈思王集》并非同一版本系统。通过与《文选》所载曹植诗文的比勘,断定十卷本曹植集的重编主要依据了非李善注本系统,且重编至迟在北宋初。据"愍"字阙笔及载有《画赞》、《列女传颂》等篇目的内证,结合与《文选》李善注所引曹植诗文的互勘,断定宋本曹植集属唐二十卷本系统,而李善注所据曹植集则属三十卷本系统,此即《旧唐志》著录二十卷本与三十卷本曹植集之关系。曹魏以来存在选本性质的秘阁本和曹植自编全集本两种系统,而二十卷本继自曹魏秘阁本,三十卷本则继自自编全集本。《四库》本曹植集乃据抄自翻宋嘉定本,版本价值优于宋本,且属明代曹植集的祖本,校勘整理曹植集宜选择为底本使用。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文选》第一、二卷第二版出版发行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一周年之际,1989年出版的《邓小平文选(1938—1965)》和1983年出版的《邓小平文选(1975—1982)》经邓小平同志同意,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增补和修订,改称《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二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第二版并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文选》《陈云文选》繁体字版在香港出版发行《邓小平文选》一卷本,收入了邓小平1956—1992年的80篇文稿。《陈云文选》,收入了作者1949—1994年的80篇文稿。两部繁体字版文选均根据《邓小平文选》、《陈云文选》一至三卷本选编,由人民出版社和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联合于7月24日开始出版发行。 江泽民《加强农业基础 深化农村改革 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单行本出版 这是江泽民总书记6月4日在河南考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