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史学界和历史教学界普遍认为,中国近代工业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洋务运动中近代工业企业的创办。那么,我国近代农业产生于何时?其标志或主要表现是什么呢?现依据史料和相关史学研究成果,简述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随着新式军工企业的建立与发展.洋务派日益认识到在中国修建铁路的重要性,我国最早的铁路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兴建的。  相似文献   

3.
朱能 《中学历史教学》2009,(1):20-22,43
【专题导读】 19世纪60年代,在遭受了两次鸦片战争的打击后,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中国迈出了现代化的第一步。19世纪70年代前后,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推动下,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甲午战争后,列强大量输出资本,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有识之士纷纷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清政府也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关于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二册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有三处,分别出现在“导语”和第一节“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中。“导语”中的表述为:“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企业,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化运动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自强运动(即洋务运动),中国现代化进程是革命型的波折式推进,多次出现模式的变换,其发展极不平衡。  相似文献   

6.
一、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承继关系 实业教育是指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为农业、工业、商业、矿业、铁路等物质生产部门培养专门人才的学校或教育。我国实业教育发轫于洋务派创立的新式学堂,实业教育的实践要早于其名称。在当时,实业教育不仅表现为一种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表现为一种教育思潮。如果从19世纪60年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实业教育思想出现算起,直到19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为止,实业教育思潮在我国的发展历经了近半个多世纪。  相似文献   

7.
袁辉 《新高考》2010,(2):35-36
日本的近代化开始于明治维新。中国的近代化发端于洋务运动。中国与日本山水相依,在历史上也有着源远流长的联系,两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及其所处国际环境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都是在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  相似文献   

8.
中国资本主义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产物。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陆续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这是国家资本的发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国家资本恶性膨胀,牢牢控制了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经济部门。几乎与洋务运动的兴起同时。一些官僚、地主、商人也投资近代企业,民族资本由此诞生。在以后近百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曾数度得到发展,但长期受到外国资本、本国的国家资本和封建势力的压制。和近代企业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同步,两大近代阶级也相继诞生并登上历史舞台。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更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官僚资本主义进行了不懈斗争,最终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9.
袁凤英 《新高考》2010,(4):40-40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在“自强”、“求富”口号下推行的以举办近代军用及民用企业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涉及外交、军事、经济、文教等领域。甲午中日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这基本上是史学界和教学界的共识。那么,此定论的依据何在呢?我们判断洋务运动失败,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它不能使中国真正富强,  相似文献   

10.
陆建平 《职教论坛》2007,(5S):39-39
陆建平在《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撰文指出.澳大利亚职业与技术教育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确立并完善了特征鲜明、卓有成效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体制、机制以及教学培训模式和评估标准.回顾澳大利亚职业与技术教育的发展历史.我们看到其改革历程深受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一、19世纪60年代:“知识爆炸”激发终身教育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到19世纪中期,英国的铁产量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铁产量的总和;煤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棉布占全球的一半以上。而取得这些巨大成就的推动机则是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也正因为如此,后来人们把解决了工业化动力问题的瓦特蒸汽机,作为工业革命的标志。瓦特也被称为“工业革命之父”。  相似文献   

12.
陈鲁民 《新读写》2011,(5):13-13
很多年以来,大伙都一直对“牛顿的苹果”津津乐道:17世纪60年代的某一天,无风无雨,蓝天丽日,牛顿坐在苹果树下沉思,一个苹果突然掉下来,不偏不倚地砸在牛顿的脑袋上,这让他顿生灵感,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的对外战争屡战屡败,鸦片战争时武器不如人,后来有了洋枪洋炮还是打不过人家。通常我们归结为清朝统治的腐败,近读《随笔》上的一篇文章,得知原来中国军队射击不会瞄准,简直荒唐。林达引张鸣的《历史的底稿》说,当时中国军队用洋枪武装起来后,按外国军队的方法训练,连英语的口令都能熟用,“唯独对于瞄准射击,不甚了了”。19世纪60年代,一位英国军官访问中国军队后记述说:“淮军士兵放枪的姿势很有些奇怪,他们朝前放枪,可眼睛却看着另一边。”甲午战争中,中国陆军仍是逢仗必败。日本军人对中国士兵的评价是:每仗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放枪,一发接一发,子弹打完了,也就是中国军队该撤退的时候了。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还目睹了张勋复辟中,张勋的辫子军与段祺瑞的北洋精锐交火的情景。双方相隔不过150码。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60年代麦克斯韦建立了经典电磁场理论后。物理学家们从理论和实验上对电磁以太进行了研究,但是对以太漂移的实验探索却得到了矛盾的结果,特别是迈克耳逊-莫雷实验的结果对静止以太论产生极大冲击,引起物理学界的震惊.1900年4月开尔文在为辞别旧世纪发表的长篇演讲中,不无忧虑地提到:在经典物理学的万里晴空中出现了两朵“乌云”,第一朵就是以太漂移的零结果。经过仔细分析,他无奈地承认,恐怕我们仍然必须把这一朵乌云看作是非常稠密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机器人有关的技术也得到飞速发展,专家和学者关注的焦点也转移到机器人视觉技术方面,从而让机器人也拥有和人眼相似的使用功能.文章研究了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业机器人分拣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机器人本体及工件平台、机器视觉和运动控制三大模块,对它们的结构分别进行了设计;最后重点分析了分拣系统中应用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垮掉的一代”是指美国特定的历史时期,即20世纪50和60年代所出现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社会现象。其代表人物是一群处于社会边缘的年轻人,他们对现实不满,以消极的方式(酗酒、吸毒、群居等)表达自己的反抗,同时寻求一种具有浪漫或颓废色调的原始生存方式。“垮掉的一代”于50年代起在美国文坛上开始出现,其主要人物和代表作品在小说方面有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巴勒斯的《裸露的午餐》,塞尔比的《布鲁克林的最后出口》等。诗歌方面,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智能技术尤其是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人与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互构不断增强。一方面,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促使机器不断“人化”,甚至作为行动主体参与到教育当中,不仅重新构建了“人—技术—世界”的关系,而且导致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逐渐从“教学工具”向“教育行动者”转变,并通过“技术凝视主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塑造。另一方面,技术在教育中的深度介入导致人的“机器化”加剧,体现为:被技术嵌入的教育主体从“自然人”向“赛博格”转变,人类认识形式从身体感知向机器感知转变,人的主体价值被智能技术划界与规定。为破解智能时代技术带来的主体性危机,应以“培养人”为意向坚守教育的价值指向,使技术意向性与教育目的性相统一;以“否定性”为奇点透视教育主体的人机之别,着力培养学生的反思与批判能力;以“创变”为核心培养学生的新型创造力,使学生在具身认知与机器感知下形成创变能力;以“善智”为目标构建教育中的人机互动,使教育技术在高效应用的同时能被有效规范。  相似文献   

18.
韩素敏 《文教资料》2011,(18):30-32
“颠覆”和“抑制”是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中的两个相对的关键词。本文从新历史主义的视角重新解读乔治·艾略特的长篇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颠覆”本是指对代表统治秩序的社会意识形态的颠覆.而“抑制”则是对这种颠覆力量的抑制。在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作者通过对麦琪叛逆性格和行为的详尽描写.展现了她对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社会的宗教、阶级压迫、男权社会等社会问题的一种颠覆力量:同时艾略特过度强调义务、良心、职责。又带来了主人公的自我抑制。“颠覆”与“抑制”两种社会功能相互制约并相互促讲其同引导了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沿着马克思在“机器论片段”中指出的思考方向,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机器是一种以模拟的方式将人的脑力劳动能力转移进机器的机器体系。在资本主导的信息产业对智能技术和智能媒介的改造下,人愈发处于一种由知识丧失带来的“系统性愚钝”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吸收了人类智能的机器,就难免会出现与人对立的状况。增强人类智能的事业,需要我们在宏观上从信息社会内部,发展出一种超越资本主义限定的更好的社会生产关系,让凝结在智能机器中的人类能力朝着造福大多数人的方向发展。同时也需我们在微观上培育与不同层面的“机器”进行协商的意愿和能力,更理想的人机关系应该建立在人与“机器”的深度协商和有效磨合之上,而非人对“机器”之运作逻辑、机制、功能、要求的单方面接受之上。  相似文献   

20.
刘曦  苏蓝 《高中生》2013,(11):44-46
一提到“纺织”两个字,也许很多人脑海里会浮现出一排排机器。穿着工作服检查进度的女工在其中穿梭着的画面。20世纪七八十年代,能进入纺织工厂工作对于许多女性米讲是非常值得炫耀的事。但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型机器、技术的运用,大批纺织工人下岗,让很多人认为纺织产业是“夕阳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