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苦樱桃     
一直不愿去回忆那棵树,它的花朵是那么的美丽,果实却是那么的苦涩,叫人觉得难以接受.对它的感情也就越发地矛盾起来,不知道是爱它多一些,还是惧怕多一些呢?……  相似文献   

2.
“我一次又一次地设想,人们或许认为我的作品不公正、丑陋或可恶,”78岁的伊莱亚·卡赞在他自传的结尾这样伤感地写道,“有些地方也很粗俗。”那么,好吧,既然人们提到了它……但到此时要为作品进行坦率的、“诚实才是上策”的答辩已为时过晚。那些完全赞同作家自我评论的人们已经喃喃自语地偷偷溜出观众席。至于那些仍然守着座位不放的人,很可能会产生这样一种看法:如果“唯一有价值的生活就是经过检验的生活”这句古谚的提法仍然是真实的,那么,推而论之,也许在20世纪的美国,唯一值得检验的生活就是轻率的生活方式。然而,卡赞所实行的大行不顾  相似文献   

3.
“……他无论何时,都不持一成不变的定见,所以永远不能彻底理解他。”“你象大家一样,也想把他说成是朝三暮四,变化无常的人吗?”“不,决不是这个意思。我想说的是,直至如今,人们并未真正地理解他……”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各民族中,犹太人的流浪漂泊历史和因特殊生活环境所形成的生存智慧是众所周知的,至今他们仍为巩固自己在中东的一块安身立命之地而跟阿拉伯人尤其是巴勒斯坦人斗得不可开交.实际上,世界上还有一个民族,其特殊的民族性格和流浪的生活史可以与犹太人“媲美“,而且至今他们也没有自己固定的家园,他们的生活同样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关注而且在文学上有所表现,这就是吉普赛人.……  相似文献   

5.
很难想象,如果意大利、英国、西班牙、荷兰、法国等国没有足球,它们的人民将如何活得下去?巴西、阿根廷更不必说。我们可以不无夸饰地说,欧洲人与南美人每天就生活在足球之中,足球是他们的生命。非洲人因为有了足球而忘记了饥饿,而亚洲的情况则参差不齐,大致可分为左、中、右,爱球如命有之,麻木不仁有之,拒足球于千里之外亦不乏其人。不过,自现代足球诞生以来的一百多年里,足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人的生活乃至生命息息相关。在全球范围内,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足球的滚动和足球化的扩散。即便在中国,人们对于足球的热爱就像宋人对词的挚爱一样,如果说“凡有井水之处,即能歌柳词”∞,那么,凡有人群处,谁能不谈论贝利、马拉多纳和罗纳尔多呢?因此,对足球活动进行化阐释,已成为一种当代性与世界性课题,而这并非故作惊人之语。  相似文献   

6.
司汤达去世后,人们遵照他的遗嘱,在他的墓碑上刻上了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亨利·贝尔,米兰人,写过、爱过、生活过。”亨利·贝尔是司汤达的本名,因此出现在这个墓志铭中并不令人奇怪。同时,这位多情、奋进的大作家,在59年的生命历程中也的确“写过”、“爱过”和轰轰烈烈地“生活过”,所以他对自己的生命历程所做的概括也完全是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7.
我父亲坚强刚毅……他从来就不喜欢谈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从不考虑家里谁与谁相处得怎样。他总说:“我对你们一视同仁,”要不就说上一句:“我很爱你  相似文献   

8.
陶渊明并非天生的隐者。其青年时代 ,不时唱出一些很有理想、很有抱负的歌 ,便是明证。这也是公认的常识。问题是 ,既然并不是天生的隐者 ,那么归隐之后他是如何面对冷寂的隐居生活的呢 ?也就是说 ,他如何调节自己的内心世界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 ,归隐之后的陶渊明并非如某些论者所言 :“无怨无悔 ,乐此不厌。”诚然 ,陶渊明性爱自然 ,由于“久在樊笼里” ,那么 ,“复得返自然”之时 ,其欣喜之情是可以想象的。但这种欣喜并不是一贯的、永恒的。他是一位情感敏锐的诗人 ,也曾是“猛志逸四海”的人 ,并不是一位普通而又平凡地生活着的一般人 ,…  相似文献   

9.
谷子 《世界文化》2009,(11):40-42
人没有名气,画就没有名气;画没有名气,人就更难有名气。除去那些货真价实的人和画,剩下的,如果果真想有个名儿,就得把“功夫”使在画外,比方说在姓名前面封个号冠个名,任何场合再有意无意地张扬一下;或请名人写个字题个跋钤个印……于是,人有“名”了,画有“名”了,这也算是另一类的“始知名画有功夫”吧。  相似文献   

10.
体制与权力的关系,向来是一个大家都很敏感,同时也是人所逃脱不了的社会网罗。人们常常以为,这样一种关系总是最大限度地传达了某一具体政治实践的复杂而残酷的内部经验,因而人们常常习惯于从一般政治学的角度,把“体制与权力”当作一个具体的政治实体存在及其实践过程来加以理解。但实际情况却是,“权力与体制”的关系在其日常社会政治运作之外,  相似文献   

11.
孔子之仁的思想,一方面体现了道德理性的自觉,另一方面体现了人类意识的自觉。仁之“爱人”即是“爱类”,爱世界上所有的人,孔子的思想是以爱人类为中心的世界主义。在孔子的世界主义思想中又内在地包含着民族化认同的思想,对华夏化传统的认同强化了中华民族的统一意识,也促进了华夏族与少数民族的相互融合与多元互补。近代以来,孔子的世界主义与民族化认同思想得到继承并具有了新的时代内容。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应保持“国家主义与世界主义的折中”。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刚过去的20世纪,人类的伦理观已开始扩展到动物界的话,那么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伦理观又有必要扩展到哪个方面呢?由时事出版社最近出版的&;lt;植物之美&;gt;这本书,正好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月十五,天刚蒙蒙亮,山西省清徐县徐沟镇的几个村就已经热闹起来,人们梳妆打扮,早早地收拾停当,他们有的是去表演,有的是去观看,但他们都是为了那“爱煞人”的背棍。“徐沟的背棍爱煞人”,人们这样夸奖背棍,已经夸了几百年。  相似文献   

14.
正游民指的是没有固定居所、四处流动的一类特殊人群,是与定居民相对应的一个文化概念。在爱尔兰,游民的名称有"白铁匠"(Tinker)、"漫游者"(Wanderer)、"旅行者"(Traveller)、"流浪汉"(tramp)、"路上的人"(people of the road)等多种变体。他们游离在城乡常住人口形成的固定社区之外,没有固定居所,也没有固定收入来源,通常是最底层、最贫困的人群。本文将要讨论的是爱尔  相似文献   

15.
喷泉是欧洲人非常喜欢的一种文化形式。我们对它却感到比较陌生。当然,在东京的日比谷公会堂附近和其它地方,也有些喷水池。为了标榜这种“新文明”人们还给有的喷水池起上什么“爱之泉”等等的名称,这不外乎是些模仿欧洲文化的产物。欧洲的喷泉,象征着人们把水引到新地方的喜悦心情。确切地说,将水引向新开发或新征服的土地,便意味着该地成为文明之地了。它是征服者的喜悦乃至骄傲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日本女子姓名中多带“子”字。人们不禁要问:这一传统始于何时?为什么唯有女子姓名中才有“子”字?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子”字又该怎样解释?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考证。角田文卫先生在《日本女子姓名》一书中对这些问题做了解答。“子”字作为人名的接尾字,最早出现于身分显贵的男子姓名中。如六世纪的碗子皇子、中臣连镰子、苏戎宿祢马子等。日本与西欧不同,男女姓名的词尾没有严格的区别,因而很快在女子姓名中也出现了“子”字。最初的形式是以“子媛”二字结  相似文献   

17.
韩国电影很少轰轰烈烈的场面及冗长的剧情,它常以简单而略带荒诞的故事情节及个性化的主人公形象引发观众共鸣。韩国影片《时越爱》让众多欣赏它的观众,在浪漫与轻松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与美的憧憬……影片因“错过”而辐射美丽。现实中,人们往往企望机缘与巧合,如相遇,一见钟情或邂逅重逢等。而《时越爱》却告诉观众,“错过”有时比相遇还要完美与感人。一次次“错过”中的感情交流极富吸引力。和某些现实主义作品相比较,韩国电影超越现实的情节与表现手法可谓另类。这段“跨越时空的爱”有些唯美。为了表现美,导演不惜虚构场景并使用拍摄技巧来突出超现实的主题。主人公的活动场所是海边一所被孤独氛围和神秘色彩笼罩的房屋。男女主人公互通心事的交流工具是一个信箱。女主角每放入一封不能再简单了。拿社会上不起眼的小角色做文章,使文章更耐人寻味,成为出人意料之笔。影片中主要场景也十分简单,海边房屋、地铁站是男女主人公出现频繁的地方,对白也无更多的修饰,因为二人的交流来自信件,所以独白成为主要叙事方式。当人们看多了那些在场面和人物上刻意铺张、声势浩大的电影后,欣赏一部像《时越爱》如此脉络清晰又不复杂难懂的影片,也算一种惬意的选择。在平淡中沉淀美,在现实外塑造美,...  相似文献   

18.
狮子是原产于非洲与西亚的一种猫科猛兽 ,而非中国自古就有 ,自汉代始 ,我国典籍中才出现“狮子”的记载。那么狮子是如何传入中国的呢 ?本文拟就此题做一考究 ,请指正。“狮子”一词在六世纪又记作“师子”。有关“师子”的最早记载出现在《汉书·西域传》 :“乌弋地暑热莽平 ,……而有桃拨、师子、犀牛。”在此前 ,也有“狻猊”一词 ,后人多认为是狮子的别称 ,至宋代后遂不再用。《尔雅·释兽》云 :“狻猊猫 ,食虎豹。”郭璞注 :“即师子也 ,出西域。”颜师古在注《汉书》时也说 :“师子 ,即《尔雅》所谓狻猊也。”出自战国墓涿冢的《穆…  相似文献   

19.
乔伊 《世界文化》2006,(9):13-14
(一)1756年1月27日,沃尔夫冈·阿玛德乌斯·莫扎特出生在奥地利萨尔茨堡一个宫廷乐师的家里。幼年的莫扎特长相极为普通,鼻子尖,鼻梁长,脑袋硕大,一道深沟在下巴中间,脸上还长满了褐色的雀斑。但是,他那双明亮清澈、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却显得那么的睿智超凡。儿时的莫扎特,内心世界似乎永远缺乏一种安全感。因为,他总是不停的问着家人:“你还爱我吗?”虽然家人不厌其烦的告诉他:“爱你,孩子。你永远是我们心中的宝贝……”但他将信将疑的追问依然没有停止。莫扎特自幼最崇敬他的父亲,希望每时每刻跟在父亲的身后,以得到父亲的保护和疼爱。周…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今天所使用的语言中,常有一些为人忽视却又值得深究的问题。比如,汉语把植物的生命繁殖叫做“播种”或“撒种”,而把人的生殖叫做“传种接代”。著名汉学家爱伯哈德认为,在中国,“蓝色土地上播种”指的是“受孕”①。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也并非中国独有。古代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