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学习,强调学生亲自参与、注重学习的过程。文章阐述了在体验学习理论指导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参与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体验化学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闫利 《化学教与学》2011,(9):44+47-44,47
新课程提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后实践活动这些环节中促成学生参与的动机,形成参与的路径,锻炼参与的能力,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体验化学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3.
为了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各种探究活动,体验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以《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的课堂教学为例探讨了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它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对化学知识的宏观理解和微观认识,通过推理和分析的方式理解知识,锻炼能力。  相似文献   

4.
张建军 《考试周刊》2010,(31):179-179
课堂教学是学生能动学习的过程。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知识,就必须体验学习的过程,而获得体验的最好方法是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参与。虽然经过几轮的教学改革,但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课堂教学中缺少学生的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没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情况。我通过自己的工作经验与调研,针对物理课堂教学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有下面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参与表现自己的机会,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动口、动脑、动手,让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去。“主体参与”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核心,它强调学生必须积极参与学习实践活动,使之在参与中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参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倡导"生命课堂",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体验,现实的课堂教学却存在一定弊端,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自主归纳总结、亲历实验探究、适时合作交流四个方面改进课堂教学,引导、加深、升华、分享学生的体验。要一切从学生出发,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让生命力在化学课堂中流淌。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化学教学应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化学的重要性,提高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体验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要实现这些,归根结底是课堂教学效率问题,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呢?  相似文献   

8.
陆秀珍 《化学教与学》2013,(9):47-48,50
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准确理解课程标准,科学实施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学习化学的乐趣,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  相似文献   

9.
学习兴趣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倾向。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让更多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余淑娣 《文教资料》2013,(20):53-54
新课程教学观认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活动的过程,其主旨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通过互动,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一节充满活力的语文课,不是看教师的表现如何出色,而是看是否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是否让每个学生都在参与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文章就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中激励学习主动学习的三个环节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1.
赵程 《考试周刊》2015,(10):115
职业中专物理课堂教学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成为真正的教学主体,只有学生充分参与的课堂才是新课程提倡的课堂,才能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性活动的展开与整合过程,在学生自主参与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动手参与的学习过程,既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又可以让学生体验探究乐趣,同时培养学生初步探究能力和学习物理的兴趣。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怎样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热情,是始终要研究的问题。只要这样才能使职业中专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高效学习。  相似文献   

12.
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课堂教学中关注数学体验的策略有营造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强烈体验的内驱力;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学生获得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数学体验;让学生经历"再创造与再发现的过程",获得科学发现的体验;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实践活动,获得学数学、用数学的数学体验.  相似文献   

13.
韦明 《上海教育》2008,(3):85-85
体验性学习是一种内在的、个人情绪、知识上参与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以原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对文本主动加工并重新建构的过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更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他们拥有教师无法预知的未来。课堂教学要使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获得真切的体验,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不断创新,让课堂充满智慧的挑战,让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体验性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想象中体验,在实践中体验,在互动中体验,在情境中体验。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把握适当的时机,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放飞思维,充分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5.
王丽娟 《甘肃教育》2009,(21):62-62
体验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体验学习,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学习对象的特征,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的过程。这一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过程,更要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所研究的就是自己身边的生活问题,  相似文献   

16.
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课堂教学中关注数学体验的策略有:营造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强烈体验的内驱力;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学生获得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数学体验;让学生经历“再创造与再发现的过程”,获得科学发现的体验;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实践活动,获得学数学、用数学的数学体验。  相似文献   

17.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会学习”,就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和人文素质的提高过程。  相似文献   

18.
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要从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出发,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课堂教学。动手操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1,(26):131-132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积极的课堂学习情景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轻松愉快地学习并了解化学世界的奇妙多彩和各种有趣的化学现象,让学生在兴趣的带领下深究化学现象的变化过程,从而提高自信心。初中化学教学想要实现这一标准就需要从课堂入手,精心打造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并创设多样化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学习情景,让学生通过多种感知,亲身体验化学带来的变化。文章研究从初中化学的有效课堂教学方法和课堂学习情景创设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多方面的策略,提升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高效率学习。  相似文献   

20.
吕霞 《考试周刊》2012,(35):151-152
没有情感的课堂就没有活力,没有活力的课堂难以激起学生心灵的涟漪。一直以来,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只注重于自己讲,学生读、抄、背的被动式的教学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学得索然无味,缺乏创新活力。如何让学生在化学课堂中动起来。现代教学理论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主体自我认识建构完善创新的过程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以自主体验为主,让化学教学焕发创新活力。引导学生自主体验化学学习的途径有多种,我以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