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文章通过比较三套现行高中化学教材有关共价键内容编排特点,通过有代表性的教学寒例分析和教学论问题分析,围绕共价键的本质是原子核对共用电子对的静电作用,重新设计了以“微粒观”建构为本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王磊教授在《观念建构为本的化学教学设计研究》一文中提出"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化学教学,不是具体的化学知识,而是影响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化学思想观念,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学科观念应当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首要目标[1]。"关于化学学科观念的内涵,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3.
王小传 《考试周刊》2014,(50):19-19
本文以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原电池"化学实验这一教学内容为例,对"教材到教学"这一课题进行研究,通过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的阐述和分析,总结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当把握教学本质,继而完成合理的教学设计,有效推进教学水平的提升,为化学教学乃至其他学科教学方案的确立提供例证。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编了共价键理论中的经典Lewis学说和现代价键理论。必修教材,在化学键的统摄下,结合典型实例介绍了经典Lewis学说;选择性必修课程,在分子结构的框架下,结合实例介绍了现代价键理论,阐明了共价键的本质及分子的空间结构。基于教材的编写思路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5.
6.
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微粒观”是重要的化学基本观念之一。文章以“不同类型的晶体”为例,从教学论问题分析、基于观念建构的教学设计两个方面建构以“微粒观”为本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材编写与具体的教学实践之间一直存在着诸多难以协调的矛盾,集中起来看,主要表现在学术型教材与基础知识的教学、理论共识与前沿学术信息,以及文学史时段的划分与教学课时安排这三个核心层面的错位上。文学史教材的编写仍需要遵循从基础知识到理论总结,再到学术开拓这样的一种循序渐进的规律,以此才能使教材真正起到引领教学,激发创新的功能,同时也才能使教学实践活动本身最终形成在巩固一般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和深化学术研究的开放型体系。  相似文献   

8.
对初中阶段生物、物理、化学学科具有相关性的“微粒观”知识教学进行整合,以避免学科间共同知识的重复教学,由于阶段性认知的不统一造成负效应。更合理地遵循知识生长性,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以“镁的提取及应用”为例谈“观念建构”的化学教学,以“观念建构”统领教学目标,以化学基本观念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以有利于“观念建构”的问题为中心,创设以探究为核心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观念.  相似文献   

10.
数学文化是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教育的重要资源。以三版教材中“圆”一章为例从数学文化的建构维度剖析,以更清晰地认知数学文化在数学教材建构中的地位、作用和表征特色;从数学文化的教学维度探析,以使教学的准备、设计、实施、评价及反思更显育人方式的丰富、增润和素养特色。  相似文献   

11.
"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已成为不少专家和中学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专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从三个维度划分和建构化学学科的基本观念,并对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微粒观"的建构价值、内涵和发展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20年人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的分析,确定以"结构决定性质"大概念为统领的主题教学架构;以共价键教学为例,基于流程图分析法解读教材进而设计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在不断的教学反思中促进教学的结构化设计,让教学变得有趣,让学生学习更加主动.  相似文献   

13.
微粒观是中学化学基本观念建构的核心,微粒观的教学是帮助学生建构从微观视角思考宏观世界的化学观念。以分子原子的教学为例,运用宏观实验、模型模拟、多媒体演示以及探寻科学史等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建构起宏观与微观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共价键是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的一种思维模式.共价键教学是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载体,在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构建共价键的学习模型、教学模型,有效落实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重建我们的“教材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改,改什么,先改什么,后改什么,是一个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通常讲,课改要树立新理念,转变旧观念,在观念思想得到有效转换之后,才可能在方法、技巧层面上入手。教学观念是对教育活动中各要素的基本看法,在课改中,教师观、学生观、学习观、评价观等等都需要重构。本期“课改在线”编辑了四篇教学观念转变的文章,涉及到教材观、教案观、学习观及考试评价观。这四篇文章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也顾及到具体的细部处理,对正在进行课改的学校、教师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既需要学术上的理论思辩,也需要操作层面的示范,同时欢迎兼具二者特色的文章,这是本栏目的追求和希望。  相似文献   

16.
以促进“微粒作用观”的构建为教学设计理念,对“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的知识及其教学价值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学生对离子反应概念遇到的障碍,阐述了“微粒作用观”统领下的教学整体结构及关键活动设计,对如何促进化学观念的建构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从“雕版”到“活字”:“用教材教”另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区别不在于具体的教学方式上,而在于教学结果上。把握“用教材教“的关键是通过“用“来理解的,要从价值的层面来理解“用“,教材的有用性使教材从摹本走向资源。教师“用教材“要从工具的层面来理解“用“,即使用,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开发表现在改变教材的学的结构为教的结构,教师从知识运用的角度设计学生讨论的话题是开发教材最主要、最重要的一点。学生“用教材“要从文化的层面来理解“用“,即享用,“用教材学“的最主要、最重要是积极参与话题讨论,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让学生经历学习历程,就是关爱学生生命。  相似文献   

18.
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的设计理念是"为学生提供宽阔的思考空间,给教师留有足够的发挥空间"。在使用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进行教学时,应充分关注教材的"潜台词",准确把握教材的设计思想,整体认识教材的结构布局,重新拾回"滤"去的知识生成过程,深刻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9.
从“圣经”到“材料”——论教师教材观的转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圣经式”教材观是教育的社会控制职能和制度化教育强化的结果,也是中国教育和社会发展水平有限的反映,它不仅限制了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和创造性,束缚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创造意识,而且割裂了课程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材料式”教材观的兴起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有助于释放教法在教学中的张力,改善教师的职业生活和学习的学习生活,提高教学质量,中国还缺少从整体上拒绝“圣经式”教材观的能力,但“材料式”教材观也有其发展的一定空间。  相似文献   

20.
盛莉 《广西教育》2023,(16):69-72
本文对建立微粒观的重要性及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分析,以“构成物质的微粒”教学为例,从情境体验、实验论证、模型认知、对比分析、梯度训练几个教学环节实现学生由浅表思维到高阶思维的递进,在递进式教学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建立微粒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