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革命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在当今社会,学习长征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代大学生要准确把握长征精神的实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
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是高校创新教育的重要任务。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创新实践的智慧和经验,对大学生创新教育有积极的引领作用。建党精神求真、担当、斗争、忠诚的品质为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提供了重要的理念启示,坚守理想、践行初心、不怕牺牲、不负人民的价值选择为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引领;师资支持、教学话语支持、文化环境支持和实践养成支持是高效、精准地以建党精神引领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论大学生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培育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允昌 《软科学》2005,19(6):68-70
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大学生中培育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学生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是统一的,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同时培育其创新精神,将更有效地实现大学德育的目标,使大学生毕业后更好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4.
申琳  李润昌  路剑  杨莼莼 《知识窗》2023,(4):126-128
“李保国精神”蕴含了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将“李保国精神”融入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有助于厚植大学生爱国情怀,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文章阐述“李保国精神”的核心内涵,分析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观能动性匮乏、实习实践不足等问题,从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科学设置相关课程、健全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着手,探索“李保国精神”融入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科学家在民族百年复兴路上,传承传统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践行科学救国、报国、兴国、强国的初心理想,形成了与西方科学家迥然不同的精神气质,塑造出宝贵的中国科学家精神。科学家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源泉之一。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认真学习、弘扬传承科学家精神,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汇聚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6.
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不仅有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大量问卷调查及访谈,理清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中存在的志愿行动类型单一、专业性行动较少、缺乏深远的社会意义,以及志愿组织自身结构松散、管理效率低、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等问题。首先政府增加物质投入、高校将志愿活动纳入教学计划等方面丰富活动类型、提升志愿服务质量。其次从提高志愿组织内部人员专业素质、精心规划和安排志愿活动、建立大学生志愿组织规范的竞争机制等方面入手,提高志愿组织专业化管理的能力,有效解决志愿精神培育中遇到的问题,以帮助高校在实际的志愿精神培养工作中更具方向性与可操作性,进而构筑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之路。  相似文献   

7.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程思政走进大学课程是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学生的必然需求。该文探索了"普通生物学"课程的思政元素和实施过程,将政治思想和方针政策、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科学精神与职业发展融入专业课知识。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科学精神的培养,对我国实现科学、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藏青少年科学精神的培养要结合西藏实际,针对青少年的特点,通过科学无神论学习教育,学会辨证地认识宗教两面性作用,以培养求真务实的精神;通过培育勇于探索的胆识和气魄,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以培养开拓创新精神;通过转变封闭性思维为独立开放性思维,破除成见,消除对权威的迷信,以培养怀疑批判精神;通过确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弘扬"老西藏"精神,学会合作奉献,以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现实要求下,加强大学生法治精神的培育是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为促进大学生法治精神的培育,在深入分析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现状的基础上,以大学生的主体特征为基点,提出行之有效的培育路径,全面有效地推进大学生法治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10.
“铁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为正义事业而努力,为理想信念而献身的最好诠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慨然担当,亦是当代大学生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基于此,课题组以江苏在校大学生为样本,就大学生对“铁军”精神的认知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调查结果;针对性地提出这些对策:一是积极加固打造与开辟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渠道,使之同向同行;二是积极推进实践教学,以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实现教育与实践效益;三是大力开发与利用融媒体平台,拓宽路径,讲好“铁军”故事;四是进一步丰富大学图书馆及公共图书馆、休闲阅览室等地关于“铁军”精神的书籍。  相似文献   

11.
科研活动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研活动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李岚清同志还指出,必须在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这正是素质教育的重点。素质教育内涵的核心是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我们民族振兴的希望和灵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我们实现科教兴国的关键。当代大学生应具有推崇创新、追求创新的意识,树立为科学献身的远大理想和崇高志向。超常的理想和志向是推动创新活动的精神动力。大学生进入科学研究领域,属于“学习型的科学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科…  相似文献   

12.
笔者认为对在校大学生科学精神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营造弘扬科学精神的浓厚氛围;利用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培养科学精神;图书馆员自身重视科学精神培养的示范;主动积极地与学校相关部门联合培养。  相似文献   

13.
以湖北省属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为例,对湖北省属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进行了评估,评估指标主要包括创业课程设置覆盖情况等8个方面,通过对50所省属高校的调研和评估,发现存在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和创业价值观培育情况不容乐观等5个方面的问题,最后,从教学理念上要重视创业教育、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和创业价值观的教育、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培育,以及与资本市场的对接等4个方面对湖北省属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改革方向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高等学校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着重探讨并分析了科学精神的培养问题。指出科学精神的培养是在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是最为根本、最为关键和最为重要的方面;科学精神的培养应坚持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的融合,应倡导学科问的交叉与融合,应强调探索精神、实证精神、原理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当前高校有一部分大学生节俭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缺失。新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十分必要和紧迫。高校应当把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积极引导大学生科学、准确地理解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深入探索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制造2025》开启了中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征程,随着制造强国的到来,我们亟需重塑工匠精神。作为培养未来职业人的高校,如何培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和根本任务。本文阐述了"工匠精神"的内涵、高校培育工匠精神的目标、高校目前的培养路径,提出了依托学生社团,深入推进工匠精神培育工作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7.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形成的重要精神财富,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珍贵资源。新时代是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通过大力弘扬长征精神,把长征精神传承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育出一代又一代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中国共产党、信仰人民的新时代青年是它赋予新时代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巨大启示。  相似文献   

18.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融入人文关怀,是高等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本文从教育理念、人文素养、责任感培养、教育方法四个方面阐述了对大学生融入人文关怀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红旗渠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联系,论证了红旗渠精神对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提出了依托红旗渠精神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一方面开辟了保护传统文化的新途径.另一方面也开辟了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新途径.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魅力、特点和文化内涵,可以激发大学生民族自豪感、认同感,通过大学生的多角度、广泛性的参与,可以培养大学生强烈的以团结友爱、爱国爱家、开拓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