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当前制造业服务化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在2006—2019年6月期间制造业服务化研究领域的1489篇精选文献作为样本数据池,运用CiteSpace V软件并结合文献计量、内容分析等文献计量学方法,从文献年代分布、国家合作网络、作者共被引网络、关键词共现网络、研究前沿趋势等5个维度绘制知识图谱并梳理研究脉络。研究结果表明:学术界近年来在制造业服务化领域的研究态势呈现高速发展的势头;美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仍占据主导地位,我国需要保持研究成果数量层面的优势并注重提升产出文献质量层面的不足;TAO F,XU X,LI B,BAINES TS等作者的高被引文献可以作为制造业服务化领域研究的坚实基础;研究热点主题主要集中在服务型制造业与新兴科技产业的协同发展研究、前沿趋势表现为制造业服务化在企业绩效、实施路径、运作模式等方面的探索性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
依据知识图谱理论,基于中国知网1998—2018年关于该主题的核心期刊,使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软件绘制发文作者共现图谱、发文机构共现图谱以及关键词演化图谱,归纳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研究热点、演化脉络和研究前沿。研究表明,发文作者合作关系和研究机构的合作网络均不紧密;核心研究热点包括产业升级、比较优势、全球价值链、装备制造业、制造业服务化、生产性服务业、创新驱动和技术创新等;演化脉络按照"起步→多样化→纵向深入"的模式发展;而智能制造、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情景下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等则成为研究的前沿。  相似文献   

3.
制造业服务化日益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焦点和研究热点,但为什么要实现制造业服务化,何谓制造业服务化,影响因素有哪些等都有待于深入挖掘和分析。基于此,本文在"Why-WhatFactor"研究逻辑下,对制造业服务化动因、内涵界定以及影响因素等进行详细梳理与述评,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现有研究的不足,以期把握我国制造业服务化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推动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智能制造结合了人工智能与传统制造业综合优势,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全面了解我国智能制造研究的进展情况,使用Cite Space对2006—2018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的中文文献进行分析,从我国智能制造的研究作者与机构、研究进展及前沿热点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发现2015—2018年为热点研究时期,智能制造研究由传统制造业的工程技术、机械工业、行业和经济等领域向制造业的智能化、技术、企业管理与职业教育领域细化.未来智能制造研究热点,将集中于专业化、服务化和绿色化方向.  相似文献   

5.
从CNKI数据库中选取2019-2023年学术不端研究领域的243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的发文作者、机构、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分析近5年学术不端研究领域的现状、热点和趋势。研究表明:在学术不端研究领域,小规模的核心作者合作团队已初步形成,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和《编辑学报》是文献的主要期刊来源,高被引文献与发表时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学术不端行为、学术不端检测、学术不端防范措施3个方面;研究趋势从对“重复发表”等不端行为的研究转向对“撤稿”“撤销论文”等深层次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马振 《科技创业月刊》2021,34(8):160-162
随着服务化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服务化"的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回顾和梳理其研究现状,对于促进服务化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选取Web of Science收录的"服务化"论文为研究对象,分析"服务化"的研究领域和热点方向发现:服务化主要与经济、管理科学密切相关;游戏化服务、工业4.0、平台、产品服务创新、产品服务系统、制造业、区域服务化、可持续服务是"服务化"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7.
   一方面,大数据使整合更大范围内的互补资源成为可能,制造业服务供给能力日益集中;另一方面,大数据也提供了满足服务需要的更多实现形式与获取途径,制造业服务需求日益异质;如何响应数据赋能对制造业服务化的供给侧、需求侧以及两者匹配的三重冲击决定了制造企业服务化的成败。基于“供给-需求”匹配视角,本文利用美的单案例扎根探究,采用商业模式创新框架分析数据赋能驱动制造企业服务化的作用路径,研究表明:(1)数据赋能分别通过战略导向、数据特征利用与多主体实时交互,继之以资源利用为共通媒介,然后影响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捕获三个维度来驱动制造企业服务化;(2)数据赋能驱动制造业服务化表现为“数据赋能-工业数字化能力、产品数据利用能力、客户价值互动能力的提升-工业服务化、客户服务化与价值服务化的组合影响”的动态过程。本研究引入了制造业服务化的需求侧,扩展了数据赋能驱动制造企业服务化的作用路径,为制造企业服务化提供了以“供给-需求”匹配为核心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王宗水  秦续忠  赵红  张健 《科学学研究》2018,36(7):1188-1195
制造业服务化与商业模式创新在目标、内涵、影响以及研究趋势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研究内容上两者以价值创造及相关主题予以连接。本文从价值创造的视角,系统的阐述了制造业服务化各阶段价值创造的一般特性,并归纳出理想条件下制造业服务化阶段与价值创造的变化趋势,即服务创造的价值随着制造业服务化程度的提高呈上升趋势,并逐步超过产品所创造的价值。在此基础上,结合商业模式创新的相关理论与要素组成,针对制造业服务化不同阶段特征,提出与之相匹配的商业模式创新策略。最后,总结全文并指出研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朱永跃  马志强  唐青  刘兵 《预测》2013,(5):75-80
国外以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期刊、国内以CNKI中国学术文献出版总库收录的期刊2001~2011年发表的关于制造业服务化的文献为基础数据源,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内容分析和共词分析等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国内外制造业服务化的研究现状及主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内容对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进行述评,找出与国外存在的差距,为今后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区块链+人工智能”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为探索全球“区块链+人工智能”研究热点,分析其研究趋势,掌握其研究动态,本文选取WOS数据库、EI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作为数据源,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与文献计量法,通过关键词共现、聚类、时间脉络演进等分析,绘制“区块链+人工智能”研究的知识图谱,识别出研究热点、研究趋势、研究前沿以及研究者合作网络等信息,为相关研究者更好地把握该领域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提供情报支撑,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推动我国“区块链+人工智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定量文献计量与定性文献回顾方法,对颠覆性创新国际研究领域(1995-2019)的773篇文献进行梳理,从重点期刊、核心作者、国家机构、知识基础、研究热点和演化趋势等方面分析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研究发现,颠覆性创新国际研究的核心知识基础为战略联盟、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创新、分段资源配置、技术创新、颠覆敏感性与颠覆性技术7大内容;研究热点围绕主体特征、衡量维度及发展路径3个方向;研究脉络经历了概念界定、视角扩充、机理研究与理论应用4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领域的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以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528篇相关文献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可视化图谱,对该领域文献的年发文量、发文机构、论文作者、论文关键词等4个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与可视化描述.研究表明,工业互联网平台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工业软件、云平台、工业大数据等方向,而且各个研究方向的交叉度比较高,未来的研究趋势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评价体系、阿里云、开源社区、疫情防控、区块链等方向.研究结果对后续工业互联网平台领域研究的开展和前沿方向的确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今,制造业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核心技术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强化解决顾客问题的服务能力,加强投入服务化与产出服务化都具有紧迫性。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基于微笑曲线的观点,以价值链为研究对象,着眼于服务化过程中企业价值链延伸的过程,结合国内外若干制造业企业实现服务化过程的例子,对制造业服务化可供选择的路径进行探讨,指出具有不同能力和特点的制造业企业实现服务化可以依循的四条路径,归纳了各路径的特点、适用对象以及路径的演进规律。  相似文献   

14.
工作旺盛感是指员工在工作中既能感受到“活力”又能感受到“学习”的心理状态。它是从员工认知的视角来关注员工身体和心理发展,对于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实现企业愿景有着显著影响。采用文献计量法,借助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285篇工作旺盛感文献为研究样本,对工作旺盛感领域的研究概况、研究热点、发展脉络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工作旺盛感的研究文献发表数量在整体上呈递增趋势,工作旺盛感领域热点主要集中在个体旺盛感产生的影响因素和作用结果两个方面。相关研究集中于“创新行为”“心理资本”“情绪耗竭”等方面,相关研究方向也趋向多元化。  相似文献   

15.
在对2000—2018年中国先进制造业服务化对先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引入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两类不同的技术创新,以检验其在上述影响中存在效应的差异。研究发现,先进制造业服务化对全球价值链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先进制造业服务化与模仿创新之间呈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先进制造业服务化与自主创新之间呈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知识资本投入在先进制造业服务化与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中均存在调节效应,对自主创新产生促进效果,但对模仿创新产生负向影响。为进一步推动服务化进程,政府应鼓励推动先进制造业及服务业中的互动融合,并健全市场配置和运行机制,增强先进制造业技术、产品和市场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唐国锋  李丹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9):130-139
以重庆市为例,将制造业划分为3种类型共16个细分行业,基于2007-2015年间重庆市投入产出表及统计年鉴数据,以完全消耗系数表征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以制造业分行业总产值对数化数据作为产业转型升级衡量指标,对制造业产业结构、服务化水平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建立固定效应回归模型(FERM)对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与服务化水平及其他投入要素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研究表明,重庆市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产业产出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其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正逐步减弱;服务化对重庆市制造业转型升级总体上具有正向影响,在不同类型制造业间影响差异较大,同时细分行业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存在正向和负向两种不同的作用趋势;服务化投入并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唯一决定因素,还需与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及技术投入实现协同。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产业变革和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双重背景下,我国制造业粗放型的低端代工生产模式已难以持续。代工模式割裂了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有效联系,使得我国制造业长期处于微笑价值曲线的“洼地”,产业价值链增值能力弱。随着全球经济的“软化”发展,服务化增值已成为全球产业价值链上的主要增值点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服务化转型为我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不同类型的制造业价值链由于其驱动力不同,“服务化”增值的重心也有所不同,对此,本文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服务化增强型价值链优化路径,制造企业应根据自身的资源能力情况选择不同的服务化战略,以最终实现制造业价值链基于服务化增值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8.
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核心,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重要路径。虽然我国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就目前来看,对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驱动机制的理解仍不充分。基于系统论研究视角,构建制造企业、消费者、政府和科研机构“四位一体”的驱动机制模型,探究其内在机理,提出四大主体驱动力模型并探讨其作用于市场、技术、利益、政策、法律、人才、理念等要素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借助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中以高校科技成果为主题的1 627篇文献进行分析,梳理出该研究领域的基础文献、重要期刊、核心作者与机构、热点主题和研究趋势。研究发现:较为稳定的核心期刊群已经形成,研究机构及作者之间的跨平台合作有待加强;热点主题包括制度和政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等,“科技创新”“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等新增关键词颇受关注;前沿研究变动频繁,“影响因素”“区域经济”“创新创业”等关键词表征了今后研究方向。对此,从强化政策扶持力度、提供均衡充足资源、加强核心作者培育力度及推动合作交流、加强在更多产业中的创新与转化4个方面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研究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陕西鼓风机集团作为研究对象,对中国装备制造业如何实施服务化战略进行了研究,特别关注服务化的驱动力、服务化过程以及服务化保障,初步构建了中国装备制造业服务化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1)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服务化的驱动力主要包括市场环境、高层管理者、顾客需求与参与;(2)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中,呈现出较强的探索性特征,遵循着理念、战略、内容、流程的基本顺序以及目标定位、分析论证、内容设计和执行实施4个阶段;(3)服务化的保障主要包括公司战略、组织结构与技术研发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