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迪  陈宇楠  邱子欣 《传媒》2023,(7):46-49
5G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石,也是未来媒体智能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全媒体时代,利用5G、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开拓新业务,创新运营模式是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目标和任务。5G消息是5G时代出现的具有技术“原生”属性的一种新媒体业务,其具有典型的全媒体传播特征和基于手机短信“入口”的传播优势。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重要阶段,传统媒体应重视5G带来的新媒体平台和移动传播新入口,尽早融入5G终端原生业务,积极探索5G创新应用,建立5G时代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2.
殷乐  高艺 《青年记者》2020,(1):13-15
多元化智能技术相互协作、合力交融,也为新闻传媒业态的智慧传播场景提供了新的想象和发展空间。2020年,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智能化技术的融合发展和商用普及将推动社会向"万物互联"的智慧传播时代迈进一大步: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算力将继续全力升级;5G的全面商用将变革现有的移动互联网传播格局;区块链技术被定位为全球性战略后将迎来"区块链技术元年",有望在金融领域、知识产权、网络安全等多领域发挥基础性效用。  相似文献   

3.
王喆  罗娜  何文娟 《出版广角》2021,(10):34-36
5G时代的到来为在线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为在线教育的延伸提供了技术支持.在此背景下,教育出版作为在线教育的素材基础,如何推动出版数字化创新升级成为重要的探究点.5G技术将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内容服务与生产中的作用逐渐显现.此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应用较少,而近年来在5G赋能下人工智能技术水平大幅提升,5G与大数据技术整合将成为出版业数字化改革的重要措施.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将与数字出版产业全方位融合.  相似文献   

4.
5G时代的AI、大数据、云计算、AR/VR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正持续动态地解构和重构着全媒体传播体系.全媒体传播是数智化赋能下媒体深度融合后"万物皆媒""价值互联"的传播体系,是技术逻辑驱动下从初始的简单"叠加"升级演化为深层次的智能"互嵌".本文系统梳理不同视角下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构,从内容、媒介融合、参与者和信息链接...  相似文献   

5.
陈功 《东南传播》2018,(3):121-122
本文旨在探讨广义的VR(虚拟现实)技术和AR(增强现实)技术,在媒介应用的现状及前景。以及基于未来新技术,如:AI(人工智能)、5G通讯,以及区块链技术影响下,这项技术在媒体,特别是在电视媒体运用中的的变革、发展与融合。  相似文献   

6.
以5G为核心的新一代通讯技术,给各个行业带来了发展契机。许多新兴技术像VR、8K超高清、人工智能等在5G时代得以更好的发展和普及。本文分析了5G时代体育赛事转播与新技术的融合发展,并通过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分析了5G时代体育赛事转播技术的优势与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索5G时代背景下,前沿新技术变革带来的新业态变化,紧扣广播电视发展脉络,结合信阳市情和信阳广播电视台(以下简称"我台")当前实际情况,提出5G技术与广播电视系统技术融合的可行性,探索5G时代广播电视全新架构和系统组成,给出用户接收业务的流程设计,为我台乃至行业5G前景下广播电视系统的布局及相关课题研究提供实施方案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融合赋能,出版与阅读的智能化发展已然大势所趋.文章基于对出版与阅读演进协同关系的逻辑思考,从出版业变革求存、人性需求和技术驱动三个维度,探讨智能出版与智能阅读发展之必然,同时基于对智能出版与智能阅读发展现状的分析,对二者协同发展之策略进行讨论和思考,以期对出版阅读新业态的探索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进入到了大众的生活当中,其在新闻业的应用与影响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技术的发展为新闻业带来了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本文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未来发展路径的影响:一是机器人新闻写作带来的新闻编辑理念的转变;二是以人工智能产品——"度秘"为例来探讨智能个人助手带来的新闻传播思维的变革;三是从人工智能与VR、AR技术的融合来探讨新闻业未来技术融合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0.
随着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新闻行业对新闻采编全流程的便利性和安全性要求进一步提升。为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占领5G消息传播平台、保障发稿安全,新华社技术局对5G消息平台展开研究。基于5G消息的新特性,依托新华社采编智慧中台,面向新闻业务,开发了“新华社5G消息智能化采编平台”,实现新闻生产的“5G消息化”,为编辑记者和UGC用户新闻生产提供新渠道,扩展了新闻内容生产平台的服务边界,为建成国际一流新型全媒体机构提供了新动能。  相似文献   

11.
5G、人工智能、VR、AR等新兴技术飞速发展,打开了“数字交往”之门,让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社会交往互动的方式与样态发生重大变化。智能传播时代,坚守“以人为本”原则,才能保证整个社会的交往互动良好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2.
黄锦中 《新闻前哨》2022,(12):16-17
2019年起我国开启5G商用元年,各大通信巨头加快了技术的搭建与终端的升级,物联网、AI、VR等技术也投入使用,5G产业链的发展势不可挡。在大背景下,新闻传播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本文主要研究5G发展大趋势下新闻传播行业所面临的时代契机,讨论新闻媒介平台需要把握的技术和发展要素,突破固有思维局限,以内容为主,实现行业的转行升级。打造人与人之间,人与时代之间新的动力,加速主流媒体一体化融合。  相似文献   

13.
在阐释Sora的技术指征和视频生成大模型对时空创建、模拟和复刻现实世界的强大能力的基础上,以融合出版为研究对象,从不同视角分析Sora驱动下的出版虚实融合自动构建、多模态融合呈现、全媒体营销等数智新技术供给能力,推测网络出版的影视延伸、有声读物的视频转向、AR/VR出版物的提质增效、元宇宙出版的全域赋能以及生成式智能出版的升维发展等融合出版新业态趋势,提出数智赋能新模式之于出版业数据化转型、生成式智能技术应用以及融合出版编辑培养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伟 《新闻传播》2023,(1):109-111
随着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媒体表现出深度融合的发展态势,传统业态出现了新的变革,倒逼全媒体人才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在此情况下,全媒体人才应不断寻求融合与发展,有意识地促进综合发展能力的提升,这样才能与全媒体时代背景相适应。本文从全媒体时代人才培养工作入手,对全媒体人才的融合和发展路径进行了系统的探究,以期能助力全媒体人才的发展,为新时代背景下全媒体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5.
宋文珍  卢迪  刘湘渼 《传媒》2024,(7):27-30
当前,我国地市级媒体融合进入加速发展期。5G是媒体融合发展的核心技术与重要基础,地市级媒体开展的5G技术应用实践,探索了“5G+新装备”“5G+云直播”“5G+新业务”“5G+多技术”数字化赋能媒体融合的四种模式,实现了在内容生产、传播方式和用户体验方面的提升和改善。5G时代,处于全媒体传播体系“第三级”的地市媒体面临机遇与挑战。依托5G技术优势,进一步将数字化和智能化能力内向嵌入媒体生产链条,外向连接平台与用户,纵向贯通四级融媒体,横向联系各行各业是地市级媒体加快推进深度融合的立体化发展维度。  相似文献   

16.
<正>在5G技术、人工智能及智能穿戴设备快速发展下,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大量应用于体育赛事、远程医疗、新闻传播、虚拟仿真教学等场景。湖北省档案馆、武汉蓝海科创技术有限公司和湖北大学共同承担的“基于VR/AR的新时代档案文化传播展示方式研究”课题于2018年5月被国家档案局正式立项,2021年9月通过国家档案局验收,获2022年度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  相似文献   

17.
武怡华 《中国出版》2023,(21):32-35
随着媒体融合理念的深入与新一代技术集群在出版领域的广泛应用,在顶层设计引领下,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与传统图书出版进行着多方面、全方位的融合。人工智能与图书出版的融合,能提高出版业的生产效率,转变出版理念的更新,并助力图书出版实现战略性成长;大数据技术与图书出版的融合,可为出版营造数字化基础条件,实现智能精准双向营销,并打通出版产业链信息壁垒;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突破了人脑的思维局限,实现大数据信息的抓取与开发。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作为新一代科技革命的突出成果,为出版领域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LBS等新技术集群的形成,媒体向智能媒体发展,媒体融合从判断上不再限于过去以人为主的经验式决策方法,从关系上也不再限于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上的融合,而是在技术的广泛赋能下,向无界的、多元立体的融合关系发展,向“连续统一体”的融合状态发展,将媒体融合推向新的阶段。并在此过程中去探索如何将智能媒体的理解力、决策力与创造力同传统媒体的深入思考力、谨慎判断力、发掘经典力配合起来,以受众为聚焦点,寻找“社交+”媒体融合趋势下传统媒体与智能媒体融合发展的最优路径,达到媒体融合效能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传媒》2020,(2):6-7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杨真: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对媒体融合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技术的迭代为新闻采集、生产带来了速度的质变;智能算法将信息精准分发给用户;而短视频、直播、VR等信息传播载体使得新闻报道方式日益多元化。2019年我们又迎来了5G元年,随着5G的商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VR等技术会越来越多应用到传媒领域,宣告我国媒体融合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联合会将团结和引领全国媒体科技界的同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的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相关精神,为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智能技术重绘传媒生态图景,出版业进入全新的实践活动轨道,新的出版生态与出版实践推动出版学理论不断深化,为之提供知识新畴与研究范式。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型生产力,正悄然深刻地改变着出版业态:数字化生存与智能化转型表征着当下出版业的蜕变与进阶;智能技术推动出版人角色转型,而“技术”与“主体”的矛盾交合也正在蚕食出版从业者身份的合理性根基,引发认同危机,促使其不断调适自身角色;智能阅读与智能出版的共生与联动共筑阅读与出版生态;人工智能潜藏着传播伦理失范、版权认定与保护困境等问题,催生新的出版生态治理格局。人工智能勾勒了出版业的新景观,既赋能出版,也带来风险。关注人工智能与出版的互动逻辑,探寻二者的融合路径是实现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