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从新课标提出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积极推动多元对话的理念之后,语文课堂便“热闹”起来了。再加上某些名家的推波助澜,非指导原则“深入人心”,课堂就只剩下“闹”了。又何止是闹呢?简直是闹得不可开交。放火的正是老师,为了体现课改新理念,为了提高课堂的思想浓度,语文老师常常开发文本中的混沌世界,  相似文献   

2.
见过很多语文课堂,总感觉有一座堤坝横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横在学生与文本之间,限制(甚或部分地阻止)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有效对话,阻挡了学生快速成长的路。其课堂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端木月萍 《教育》2014,(3):70-70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把阅读教学看成是对话过程,是对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观念的冲击和改造。  相似文献   

4.
正是什么预见了教育的未来呢?比尔·盖茨认为"翻转课堂"预见了教育的未来。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的,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来完成。翻转课堂将传统的教学结构在时空上颠倒了过来:课前,学生利用教师上传在校园网上的数字材料,进行自主学习,并通过查阅资料、与同学老师在线互动交流等方式完成知识的传授;课上,学生开展协作学习,积极参与与同伴、教师的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同创造的摇篮,是体现尊重与欢乐的乐园。因此,对话-互动的课堂具有一定发展潜力,能有力地推进新课标的发展。现就本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师生对话、互动的一些实践感悟发表自己的浅薄之见:  相似文献   

6.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实质是对话认识与实施的过程。这是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之一。展开这样的过程,就犹如"面对美味食物,师生共同进餐,一道品尝,而且一边吃一边聊各自的感受,共同分享大块朵颐的乐趣。"(李镇西)。这为我们勾画出了一个极具诱惑力、亲和力的图景。这图景,既是理想的召唤,也是现实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倡导的课堂是开放、互动、对话的课堂。在课堂中实施对话教学是改变传统接受式教学的一种有效模式。教师在丰富的、多变的、充满认知矛盾的课堂情境中,对有效话题资源的捕捉、甄别、确立、探究水平则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循环推进、不断提升的进程中,话题资源确立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能否被调动起来,  相似文献   

8.
杨东华 《现代语文》2013,(8):114-115
"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沟通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正由于此,语文教学开始"开放",向课外拓展也逐渐成为了课堂教学的"时尚"。然而,笔者发现有些老师对拓展教学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这些老师误以为只有进行了拓展才能够体现新课  相似文献   

9.
卞德荣 《考试周刊》2009,(40):70-70
关于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的“对话”,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独特的感受和解读,不是把自己或权威的解读灌输给学生,而是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互相交流,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10.
土拨鼠在挖土,有人问:土里有什么?土拨鼠说:土里有土。这是顾城的诗句。是的,土里有土!这就是土拨鼠——一个专业挖土者的眼光。土本身就是土拨鼠把玩、研究的对象。它感受土壤或疏松或致密的结构,它品读土壤或干燥或湿润的  相似文献   

11.
解建华 《河南教育》2007,(12):37-37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场所,在教学中,教师仅仅把自己对作品的感受,理解和体验传授给学生是不够的。教师应该通过教学,让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最终使学生体味到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真谛与魅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课堂上的临时生成问题,既是学生学习的宝贵资源,也是教师教学的升华契机,而语文课堂因学科的独特性,其生成的问题,更多的是与语言的训练有关,当这些生成问题产生时,作为教师,是顾左右而言他,是置之不理,还是因势利导,结合"语文"进行释疑、提升?作为语文教师,必须"顺手接招",还要顺势引导全体学生"拆招",这样的课堂,才会是高效  相似文献   

13.
李名忠 《成才之路》2011,(26):33-33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把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作为教学的立足点,把教学过程看做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发现规律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的活动中去,以实现多方面的、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确,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对话上有着独特的魅力。语文课堂,呼唤着生命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教师与作品的对话,教师与作品的对话等等。那么,应如何引领学生走进对话的语文课堂呢?下面,结合工作的实践,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语文"生态课堂"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学生的成长,对话是促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手段。笔者就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教师、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自己的对话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力图在"生态语文"的系统下解读课堂对话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更是如此,切合学生与课文实际、引人深思的课堂提问,有助于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掀起感情的波澜,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在动态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能找准最佳的"问点",择时择机在课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更是处处充满灵性和活力。我也一直积极地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变着我的语文课堂:一、我敢说,学生自信地学语文  相似文献   

18.
郭永慧 《现代语文》2010,(8):104-105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预设和教学过程方面做到以“生”为本,以学生的思维来解读文本,以学生的情趣来组织教学。那么,怎样突破课堂教学的“围城”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9.
杨扬 《现代语文》2010,(1):107-107
语文新课标所阐释的全新的教育理念,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思考与实践。语文课堂上不同的“静”界,可以保证学生用较多的时间上探究文本、解读文本,实实在在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具体而言,课堂教学中应该有三重“静”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里,把阅读教学定位为一种对话,无疑是对传统教学的突破,折射出素质教育的理念之光。这里的对话,已经不再是狭义的师生双方语言的交际,它是互动的一种外化,是一种全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