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70年来,两岸关系重要时间节点之一,是1987年两岸开展交流.两岸开展交流之前,影响两岸关系的因素有朝鲜战争、美国军事力量介入等;两岸开展交流之后,影响两岸关系的因素有台湾岛内不同政治力量消长、美国等国际因素.本文梳理台湾问题由来、两岸关系曲折发展历程,探讨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影响,认为无论台海关系如何起伏反复,大陆改革开放、大陆对台政策始终主导两岸关系发展,大陆始终掌握着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2.
海峡两岸关系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紧紧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营造积极有利的舆论环境,是对台宣传工作在新时期的重要任务。在两岸关系的新局面下,对台宣传工作要以我为主,把握主动权;要有的放矢,加强针对性;要深化交流,全面推进两岸媒体合作。  相似文献   

3.
新闻交流是两岸之桥,也被视为两岸关系的试温计。自从2005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之后,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展开访问大陆的"和平之旅"为标志,两岸交流进入到了崭新的时代。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两岸关系过去五年实现了重大转折,实现了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签署并实施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形成了两岸全方位交往格局,开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1]在这进程中,两岸的新闻媒体见证了每一个历史性的瞬间,媒体记录着历史,也被历史所推动。作为大陆涉台报道的前沿平台,地处福建的东南卫视有幸在2008年12月18日,成为首家赴台驻点的大陆地方电视媒体。本文结合东南卫视驻台采访具体实例,总结这四年多来其驻点采访的经验,探讨福建媒体驻台采访的角色优势,并着眼未来,展望其实现在台设立常驻机构的远期目标。  相似文献   

4.
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缓和,和平发展成为了两岸关系的主题,对台广播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就新形势下提高对台广播亲和力的意义以及如何提高对台广播亲和力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5.
贾庆林的讲话阐述了新一届中国政府对当前台海局势的基本看法及对两岸关系重大问题的政策主张,体现出刚柔并济的政策基调。  相似文献   

6.
作为开展台湾研究、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涉台史料编纂具有高度的政治严肃性和独特的文化亲和力,在两岸关系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凝聚、沟通等作用。本文试以国民党遗存大陆史料编纂为例,探讨涉台史料概念与编纂宗旨、意义、原则及难点材料处置等问题,以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社会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涉台史料编纂工作,引领台湾研究和两岸关系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倩 《声屏世界》2013,(11):31-32
在目前大陆与台湾两岸大交流、大发展、大合作的热潮下,两岸经贸、人员往来频繁,两岸热点不断、事件纷繁。两岸关系热络的核心是人,关注的核心也是人,因此对台宣传报道始终要以人物为中心。与一般访问不同,对台人物专访强调的是“三专”,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两岸关系的发展一直是依靠民间互动。但从两岸往来的实际情况看,目前所谓的“民间互动”更多的是工商界、学界和政治人士,他们中的许多人一年里可能会往返两岸很多趟,而对于岛  相似文献   

9.
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的新阶段后,对台广播也适时进行了调整,依托新的传播定位,对节目进行了全新的改革.对新闻节目进行了组合式的改造,对方言节目进行主力化提升,服务节目也依托形势予以扩容,文艺节目的娱乐化也有新的发展.这些节目改革手段,对对内广播的节目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连宋登陆之后的形势发展,令人对两岸关系的未来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期待。虽然还有不少变数,但这样的契机毕竟来之不易,必须善加把握。  相似文献   

11.
郑超 《新闻传播》2013,(2):195+197
涉台新闻作为电视新闻的一种类型,主要根据其报道对象的特殊性,可理解为通过电视媒体传播并记录有关两岸关系及台湾的民生百态、社会信息、政治军事消息的报道。涉台新闻因其以两岸关系为重点关注对象,又肩负宣传与传播的双重性,使其在诸多新闻传播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上海电视界涉台新闻的数量和质量明显落后于福建、广东等省份,仅有2009年在东方卫视开播的新闻周刊《双城记》,笔者就以《双城记》为中心,探讨影响涉台新闻发展的政策导向和媒体环境。  相似文献   

12.
王励红 《东南传播》2012,(3):109-110
和平发展是当下两岸关系的主题,维持现状是目前台湾岛内的主流民意。在此状况下,如何充分运用对台方言广播的宣传作用,提升传播效益,在增进两岸民众的相互了解理解、争取台湾民心、凝聚和平统一共识上发挥更大效能,关键在于要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将目标受众主体锁定经济基础较差、文化水平较低、宗教意识较浓的中南部闽南及客家族群,发挥闽南、客家文化的独有魅力,强化正面宣传,以闽台文化关联性阻击"文化台独",注重服务的贴近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两岸关系稳步发,顺应了两岸同胞的共同期盼。面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变化,作为县级广播电视媒体应该如何应对,做好对台的宣传报道?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探讨,提出县级广播电视台要发挥地方媒体的作用,立足本地资源特色,做好对台宣传报道,促进两岸的交流、合作和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小珍 《中国广播》2008,(11):76-78
传媒发展已经进入了品牌时代,良好的品牌可以增强媒体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和受众对于媒体的忠诚度,因此,打造品牌,已成为媒体增强自身竞争力的一个利器:而对台湾广播作为一个肩负着“传递两岸新闻资讯,沟通同胞心灵桥梁”的特殊媒体,面对台湾听众这样特殊的受众群体,如何适应新时期两岸关系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5.
卫宁 《东南传播》2013,(5):26-28
随着2008年国民党在岛内重新执政,海峡两岸关系重新向好,大陆媒体涉台报道的原则、策略、方式、内容等方面都随之发生了不少变化,报道范围之广、形式之丰富也是前所未有的。尽管如此,未来两岸关系将会面临新的挑战与变量,直面破解政治难度更高的协商议题,如何提升涉台报道的传播效果已成为大陆媒体亟待攻克的"瓶颈"。  相似文献   

16.
钟志刚 《军事记者》2013,(11):22-23
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是习主席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强军目标为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也对新形势下开展对台军事宣传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应当抓住有利时机.创新宣传理念.运用全媒体手段.开辟入岛落地新渠道,切实提升对台军事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黄守明 《东南传播》2015,(12):28-30
青年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过程中,扮演中重要的角色,青年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对台传播作为两岸在特殊历史形势下存在的一种特殊传播,受两岸双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需求导向等差异的影响,传播效果一直不尽如意。而台湾现阶段20岁到40岁的青年人将成为未来各阶层中坚力量,对台传播如何争取这一广大受众群体,提升传播有效性,从而完成对台广播服务祖国统一的使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现阶段台湾青年心理特征、社会价值分析入手,进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结合作者所在的广播电台及对台广播采访的实例,提出实现对台青年传播有效性的四个重要手段,形成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8.
吕品 《青年记者》2010,(18):77-78
中华文化是台湾民众民族认同的重要载体 中华文化本身蕴涵着两岸关系和平、包容的深刻精神内涵。在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中,胸怀天下、追求统一的爱国传统,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理念,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19.
军队形象塑造是对台传播的重要内容。当前对台传播面临两种新的形势:一是两岸关系迈入和平发展的新阶段,二是媒介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推动军队形象“入岛、入脑、入心”,应积极整合各种资源,探寻军队形象塑造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刘典  陈瑃 《新闻世界》2012,(3):57-58
如何准确把握科技带来的传播理念的改变,更好地利用媒介平台服务于对台军事传播?本文以长期对台军事宣传经验为基础,结合当前两岸关系的新特点,对全媒体时代加强对台军事传播新路径做相关研究。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业内人士更多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