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战时期,中国的外交一直具有强烈的反霸权色彩。中国站在第三世界国家一边,反对美苏两个核大国进行核垄断,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持抵制、批评的态度;冷战结束后,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裁军与军控已成为中国与其他大国互动的重要平台。中国全面、深入地参与国际裁军与军控进程,高度重视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以及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最终加入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和国际局势的进一步缓和,使国际军控和裁军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另一方面,拥有庞大核武器的超级大国追求霸权,军事技术革命的发展,地区冲突的增加等等因素,对国际军控和裁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世界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国际军控和裁军形势也因此变得错综复杂。中国对军控与裁军问题的态度是积极的、认真和负责的,中国的裁军与军控主张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核裁军和核不扩散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核控制机制逐步建立。该机制包括两部分:一是美苏为保持核均势而签署的双边条约和协定,一是为防止核武器扩散而签署的条约及成立的机构等。其中,《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核控制机制的核心。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在防止核扩散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同时,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防扩散形势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致力于推进国际军控、裁军和防扩散事业,履行了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4.
1964年10月16目.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继美、苏、英、法后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大国。中国拥有核武器.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个大事件,同时也是国际冷战史上的一个大事件.它不但影响了中外关系的格局.而且影响了国际冷战的态势.因而从中国的核研制肇端起。便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冷战时期美国“星球大战”计划是雷声大、雨点小的话,那冷战后美国的太空作战能力进入了实战部署。在今年2月举行的联合国裁军会议上,俄罗斯和中国要求就太空非军事化条约进行讨论,却遭到美国拒绝。这会不会拉开新一轮太空竞赛?  相似文献   

6.
公开宣布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未公开宣布的有核国家: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被认定正在秘密研制核武器的国家:伊朗、利比亚。宣布放弃进行核试验的国家:巴西、阿根廷、阿尔及利亚、南非、伊拉克、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罗马尼亚。有能力发展核武器的国家:加拿大、日本、爱尔兰、西班牙、意大利、挪威、芬兰、荷兰、比利时、丹麦、德国、波兰、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澳大利亚。有核国家已部署的核弹头数目(个):俄罗斯,10100;美国,8500;法国,482;中国,284;英国,234;以色列,50—100;印度,…  相似文献   

7.
朝鲜核问题尚处于交涉阶段,德国查获核走私案又引起世人关注。近3个月中,德国警方截获了4批走私核材料,与1991年的低品位核燃料不同,这次走私的是高纯度武器级的钚239(又称钚九)和可用于制造氢弹的锂6。 今天,拥有核武器与否,是一个国家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于是,一个戏剧性的场面出观了:一些有核国家极力主张核裁军和禁止核扩散,而有的无核国家又在竭力发展核武器。  相似文献   

8.
冷战后,中国周边核态势趋于复杂化,具体表现为中国周边的核扩散形势呈现为两个相反的方向.一方面,在东北亚地区,朝鲜的核扩散行为引发了严重的核危机,使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局势陷入持续的紧张状态;在南亚地区,印度和巴基斯坦相继突破核门槛成为核国家;另一方面,中国周边多个地区与国家加快了去核化与无核化的步伐,东南亚、蒙古和中亚地区相继宣布建立无核区,稳定了这些地区的安全形势,并巩固了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冷战后中国周边呈现出这两种不同的核态势,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就具体地区而言,其核态势走向是国际安全环境、地区安全环境以及地区内关键国家国内政治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正虽然现在各国都在努力限核,但事实上,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越来越多。拥核国家都有自己的"核按钮",它听起来很恐怖,但也有有趣的一面,所以我们不妨笑着谈谈各国的"核按钮"。几次险些丢掉的美国"核按钮"1962年,关系一直不好的美国和苏联闹僵了,爆发了"导弹危机"——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美国人发火了,于是美国军方和政府中的一些人要拿核导弹教训苏联人。当时美国的肯尼迪总统着急了,因为苏联人也不是好惹的,你给他发射一枚核导弹,他回敬你两枚核导弹,结局将是两败俱伤,同归于尽。为了避免政府和军方人员在激愤状态下私自做  相似文献   

10.
二战后,出于对核战争危险的担忧,防止核扩散逐渐成为各国共识。1959年和1961年,联合国大会先后通过爱尔兰提出的议案,要求有核武器的国家对核武器“严加控制”,且不向无核武器国家“传播制造技术”。1965年,美苏分别向裁军委员会提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草案。1968年1月7日,英、美、苏等62个国家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70  相似文献   

11.
冷战以来中美之间长期存在的敌视和猜忌使美国政府认定,中国拥有核武器会对其国家安全和全球战略利益构成巨大威胁。对美国政府解密外交档案的研究表明,尽管美国对中国发展核能力的对策制定一直受冷战格局和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的羁绊,但最终仍完成了从敌视到承认的政策转变,体现出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在核政策上不得不转而采取较为现实和灵活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大国曾导演过两场裁军闹剧,这就是国联主持下的国际裁军会议和几个主要列强间的限制海军军备会议.列宁指出,"'世界霸权'是帝围主义政策的内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帝国主义裁军骗局完全证实了这一科学论断的正确性.一国联主持下的国际裁军会议第一世界大战后的裁军问题在召开巴黎和会时就提了出来.根据和会通过的国联盟约第八条规定:"联盟会员国承认为维持和平起见,必须缩减各本国军备至适足保卫国家安全及共同履行国际义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裁军原则和美国参与的国联裁军活动是建立在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之上的.美国在裁军运动中发挥的有限作用,使美国的裁军总原则不可能得到顺利贯彻,必然会遇到来自德法的抵制,而未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将在30年代的世界裁军会议上重现.这就决定了世界裁军会议必然无所结果的命运.美国在裁军方面表现出了惊人的政治短视,最终使敌人坐大,削弱了自己.  相似文献   

14.
正在父母了解了安全感如此之重要后,又会有各种担心:自己的某种养育方式,能不能让孩子拥有安全感,某些做法会不会伤害了孩子的安全感?那么,让我们先去清楚地了解一下,安全感究竟是什么。安全感在心理学领域是一个非常核心的话题。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第二层就是安全感,仅排在生理需要这个层次之后。有些心理学理论流派强调,一个人小时候的安全感如何,会对他成年之后的行为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朝鲜核问题从上世纪开始到现在,经过几轮的六方会谈和多轮不同的相关国家与朝鲜的双边外交,朝鲜核问题不仅没有解决,而且还是朝鲜有潜在的核国家成为了事实上的真正的核国家.一个国家最基本的权利是生存权,一个国家在面临生存安全威胁时,最关心的是其生存安全问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不承认当今朝鲜的体制与政权的合法性与生存权,所以,朝鲜与美国的共有观念是敌人,韩国与日本是美国的同盟国,朝鲜与日韩的共有知识也是敌人,朝鲜与中国的共有知识是不可靠的盟国,与俄国之间的共有知识是冷淡的邻国.所以朝鲜所处的国际环境是霍布斯式的无政府状态,朝鲜要获得生存和安全必须靠自助.这是朝鲜发展核武器的根源,所以,要实现朝鲜半岛的无核化必须改变美国与朝鲜之间的共有观念,变敌人为平等的竞争伙伴.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冷战后美国全球霸权战略的新调整问题进行分析,认为美国霸权战略是从冷战期间以欧洲为重点向冷战后以亚太地区为侧重的调整,其本质是服务于美国称霸全球的战略需要。这一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对中国已形成潜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人际交往中,你会害怕付出吗?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如果你有这些患得患失的心态,请看看这篇文章,它会告诉你:拥抱是一对组合,拥是前引号,抱是后引号。  相似文献   

18.
冷战后日本政局动荡,各政党分化组合频繁,政治日益右倾化,对整个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文章从叙述冷战后日本政党政治的发展变化入手,深刻分析了其特征及原因。这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所推行的一系列内政与外交政策,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在新时期更好地发展中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9.
冷战至今在美朝保持接触与对话的背景下,朝鲜先后进行三次核试验与多次卫星发射,美朝间的敌意也进一步加剧。这不仅与朝鲜改善对美关系的愿望相悖,也有悖于美国全球范围内消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战略目标。同时,也使得中国矢志不渝追求的朝鲜半岛"和平稳定"与"无核化"两大战略目标越来越远。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多方共输"的结果?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首先回顾了冷战后美国的对朝政策。接着从战略概念的界定出发,指出冷战后美国对朝战略缺失的现实以及导致美国战略缺失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冷战后朝鲜的国家战略特别是对美战略期待,详细分析了美国对朝战略缺失与美朝敌意螺旋形成的逻辑关联。  相似文献   

20.
李催 《科技文萃》2001,(4):80-81
美国总统布什1月26日表示,他将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并且将单方面削减美国的核武器数量。美国军方至今已对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导弹拦截技术进行了三次试验,第一次成功,后两次失败。去年9月1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宣布,由于对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技术和整个系统的有效性缺乏足够的信心,他决定暂不授权部署这一系统,但他同时授权五角大楼继续大力进行有关的开发和试验。 国际军控专家认为,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计划严重违反了《反弹道导弹条约》,有悖于时代潮流,不利于国际军控与裁军努力,还将对21世纪全球和地区战略平衡与稳定产生严重影响。因此,这一计划不仅遭到包括俄罗斯和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反对,而且在美国国内也引起很大争议。导弹防御系统从上世纪60年代初到世纪末,走过一段漫长的路,本文将简述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