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90年代后,余华不再满足于展示暴力、血腥和苦难,他将笔触深入民间,发现了民间的自足性,民间的那股朴茂的生命力自有其对抗消解苦难的方式。本文结合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和近作《兄弟》阐述作家对苦难人生进行消解的三种途径。  相似文献   

2.
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是以许三观卖血为线索,把他一生中的各种苦难连缀在一起,从而使小说透露出一种人生苦难无边的意识,而这种意识和作者余华受西方哲学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90年代的历史语境里,文学向边缘优、世俗化陷落的过程中,先锋小说的写作同样不可避免地遭遇了形式和内容的双重困境。对此,以余华后期的两部小说为例,对其从形式向内容回归这一显著的趋势进行辩析,并指认了先锋小说突围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欧阳钦 《文教资料》2010,(21):16-18
《许三观卖血记》的艺术魅力在审美意蕴上表现为写出了作者对苦难的独特体验和深刻理解,以及透过苦难所呈现出的人性深处的真善美,即苦难中的温情,这温情可以理解为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本文试从苦难叙事入手,揭示小说中渗透着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以此充分肯定小说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余华带给我们的失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余华是被众多评论家所推崇的具有非凡创作才能并且面带大师相的为数极少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文学圈内外得到了普遍的公认,事隔十余年还拥有包括大量专业人士在内的广泛的读者群。文学史对余华以往作品的评价也是相当高的。“他坚持以一个艺术家对这个世界的语言和结构的独创性发现出发,来建立对于‘真实’的信仰和探索。”(P344)《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的叙述“依旧是冷静、朴素,极有控制力的,但更加入了含而不露的幽默和温情。”  相似文献   

6.
薛永再 《陕西教育》2007,(12):44-44,46
苦难是贯穿余华前后期作品的重要主题.如果说前期的作品中人生的苦难以罪恶、杀戮、血腥来展示的话,那么从<在细雨中呼喊>开始,苦难变得温情脉脉,成为坚韧和勇敢的试金石.看似两个极端,其实却又有内在的一致.那就是苦难的叙说始终未能深入到个体的灵魂深处,个体与世界始终处于主客的二元关系之中,余华的主人公们无论在怎样的状杰下,始终保持面对命运时个体灵魂的完整.  相似文献   

7.
《许三观卖血记》是作家余华的一部长篇力作。这部作品的语言风格很值得称道。读者在阅读时的确可以感受到音乐旋律的影响,作家的语言像流动的音符、循环的乐章,回环跌宕,上下贯通,一气呵成。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小说语言这种极强的连贯性来源于多种衔接手段的巧妙运用,主要有话题连续、概括词替代、同语复现和排比等。  相似文献   

8.
余华是当代文坛上一个很有才华的作家。在《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中,他的创作风格和价值尺度有了明显转向。他采用的是民间的叙事立场,通过福贵、许三观凡俗卑微的生存方式展示出民间自在的历史发展方式,表达了一种朴素的民间理想,闪耀着浓厚的人文关怀精神。  相似文献   

9.
余华,浙江海盐人,曾当过五年牙医,后弃医从文,从1984年开始小说创作,著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和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兄弟》(上、下),被誉为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0.
八十年代后期,西方现代主义及后现代文学思潮潮水般涌人中国,出现了大批惊世骇俗、充满着反叛和颠覆意味的作品,引发了一次艺术内在结构的变异与新生,突破了中国文学艺术叙述方式的稳定系统,被文坛称之为“先锋小说”,余华,作为其中的重要代表作家,其《河边的错误》、《鲜血梅花》、《现实一种》都成为了先锋小说的典范之作。之后,余华的创作出现变化,九十年代的作品《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被评论界指为先锋性消退的转型之作,2005年出版的《兄弟》,这部十年磨一剑的作品创下当年纯文学期刊销量第一的记录的作品,在创造了文学刊物的出版界奇迹后被批判为商业化的媚俗作品,很多评论家痛心疾首认为先锋精神在中国就此消亡。  相似文献   

11.
余华的《活着》(1992年)与肖洛霍夫的《人的命运》(1956年)都非常关注人的生命存在,但他们对苦难意识的挖掘深度不同。余华和肖洛霍夫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影响他们对生命存在的不同理解和认识,导致艺术创作的审美差异,使《活着》止步于对苦难状态的描绘,而《人的命运》提出了更深刻的人生哲理:以生命强力抗议苦难,获得了永恒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余华的小说常呈现出一种与现实的紧张关系,一种思想的大气。他的小说,密集而刺目地铺陈着鲜血和暴力,浓烈而恣肆地暴露和渲染着苦难。对暴力和苦难的叙述构成了他文学创作的重要特色。暴力倾向和苦难意识构成余华创作的主要特点。这种书写是作者内心对人文关怀的真正向往,是作者对人生苦难痛切关注时,以其极端和隐喻的方式对人文关怀的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13.
论文试图从现代性视角去审视中国五六十年小说中的农村题材问题,既看到它的历史合理性,也看到它的种种过度意识形态化。中国革命要把历史重新建构为以贫困农民为主体的社会基础上,这就要在文化上开创一种新的历史,那就是把中国现代性开始建立的以民族资产阶级为基础的启蒙文化驱除出去,把文化的方向确立在以农民和农村为主体的基础上。赵树理的作品作为社会主义革命文学中最初建构的资源,它既没有那么强烈的阶级斗争,也不那么血腥暴力。但革命在那个时期需要赵树理这样的“温和情感”来抚慰农民。这也说明文学与革命构成的现实关系。社会主义革命既需要文学来建构激进的未来形象,也需要它现实地以民族传统的“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方式来抚慰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这就是“农村题材”所承载的思想的革命性与艺术形式的民族形式之间的悖论所在。  相似文献   

14.
清中叶以后愈演愈烈的文字狱,造成了整个社会的避祸心理。在避祸心理的影响下,文人原有的对社会政治、民生、时事的关注热情和济世治国的社会责任感日渐减弱。反映在白话短编小说的创作,首先引起了题材的变化:小说题材以封建伦理道德为主要题材,反映现实的题材明显减少,与此同时,有为数不少的作品在以往的旧题材中打转转,有许多作品题材与以往题材或相同或相似,有的还走到了从笔记、野史中找题材的老路上,甚至还出现了较多写妖魔鬼怪的非现实题材的作品,严重地影响了这一时期作品的现实性和思想性。  相似文献   

15.
从文学的审美属性切入,探讨莫言小说的审美取向:关注民间生存的苦难与不公,展现人性在苦难中的坚韧与变异。究其原因,过往痛苦的人生经历使他侧重展现人生的苦难景况,中外文学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人性的思索影响了莫言的审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叙事“聚焦”——解读小说主题的钥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导学生明确小说的聚焦模式,辨析小说中的聚焦变化现象,有助于学生从小说创作技法的角度去把握小说主题,深化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小说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左思《咏史诗》有"千古绝唱"之美誉,在西晋文坛乃至中国文学史上均有重要地位。但对于《咏史诗》的写作年代,长期以来颇多歧见。依据作者的生活轨迹以及作品的思想内容可以推测,《咏史诗》大致写于太康初《三都赋》撰成至元康初再次步入仕途之前和左思退居宜春里之后这两个时期。这样推定《咏史诗》写作时间,颇能洞见左思矛盾复杂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8.
香港作家宋诒瑞的社会题材小说关注社会生活的坎坷人生和世态炎凉 ,着重表现了“南来客”的生存困境 ,并在鞭挞假丑恶的同时 ,讴歌了真善美。在艺术上也有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以来,乡土小说的诸多创作主题此消彼长,又相互杂糅,相互渗透,在个别文本中不同的创作主题甚至相互依存,使得乡土小说呈现更加扑朔迷离的姿态。而作为社会最敏感的文化神经的乡土小说,其基本创作主题还是清晰可辨的,其中以理性的批判、自我意识觉醒的书写、现代农村探索精神的谱写、乡土家园的回归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越来越被监管机构和投资者所关注。财务困境不仅给公司股东和债权人带来重大损失,而且会影响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因此。研究探讨财务困境上市公司的脱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