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尽快适应现代社会高度紧张的社会化大生产和当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体育面临着对许多教育改革问题的选择。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模式应该是模仿还是创新?学校体育的教学和训练形式应该是自由还是规范?学校体育的培养重心应该是大众还是精英?学校体育的教材更新应该是手段还是目的?学校体育改革的出发点应该是理论先行还是实践当头?学校体育改革的落脚点应该以增强“肌力”为中心还是以增强“心力和脑力”为中心?文章认为上述6个方面的变革成功,将会为中国学校体育的腾飞奠定最坚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60,自引:1,他引:60  
陈琦 《体育科学》2004,24(1):40-43
终身体育思想对学校体育领域的改革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学校体育如何为终身体育打基础,怎样从终身体育思想提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创新性对策,是学校体育领域前瞻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一个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学术价值。以大、中、小学体育理论、实践与终身体育为研究对象,侧重论证终身体育思想下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略论终身体育与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改革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孟刚 《体育科学》1993,13(5):21-23
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重要的发展方向,终身体育对学校体育的改革有着深刻的影响。尽快建立顺应现代教育思潮和体育思想、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和经济建设发展的体育教育新体系,以及寻求建立新体系所依据的原则是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改革的当务之急。本文认为,突破口在于必须大胆实现观念上的彻底转变,即以终身体育为主线,拓宽体育教育目标,以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立足现实,面向社会,着眼未来,增强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辩证法等研究方法,以我国学校体育现状分析为切入点,通过研究我国学校体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对我国学校体育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方向,提出新世纪学校体育改革的内容及方向,以此为学校体育的管理和发展提供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的指导下,站在社会和世界发展的前沿,对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方向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奥林匹克的教育与我国高校体育紧密结合,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提供身心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社会秩序意识的人才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思考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主要运用专家调查、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方法 ,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所面临的一些主要的困惑不解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目的是为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研究表明 :体育课程目标的改革应首先明确课程目标特点及定位 ,体育课程目标应体现人文性 ;体育课程教材改革应以增进健康为目的对课程实践内容重新分类 ,推行教材“审定制”,突出教材的特色 ;课程体制改革应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打破单一垄断的课程方案  相似文献   

7.
李樑 《体育师友》2001,(6):28-29
早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就有人提出了“中国有体育吗?”这样的质疑,这反映了站在改革前列的有识之士对我国当时学校体育状况的忧虑。近二十年来,尽管我国的学校体育一直在改革与探索中发展,但毋庸讳言,今天的学校体育并未摆脱传统的框架,其根基并未动摇。学校体育要从传统走向现代,其改革不能局限于教学大纲的修改,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改进上,而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整体改革。  相似文献   

8.
中国体育的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改革与创新,贯穿于人类历史与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当代社会,伴随着人们主体意识的觉醒和认知能力的提升,改革对于人类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认同和重视.“创新是发展的关键”,也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深入改革,欲寻求新的突破与发展,惟有不断创新,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对学校体育改革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几年的学校体育改革进行了反思,并就目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有利于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文献资料法与归纳法,对我国目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发展情况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与分析,指出“俱乐部型”、“分层次型”体育教学模式成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模式;同时指出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先导,体现出它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普通高等师专设有体育系、科234所。这些系、科大多数是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建立的,当时开办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体育师资,解决当地体育教师严重奇缺的问题。20多年来,它们培养的体育毕业生在当地教育战线和体育战线的不同岗位上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肩负着学校体育发展的历史重任,为促进当地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如今,由于受地域的限制,体育师资的培养出现不平衡的现象,直接威胁到体育专业系、科的生存与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拟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与发展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12.
运用搜集文献资料、进行社会调研、分析比较等方法,以国内外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分析为背菁,从素质教育的角度,阐述了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学校体育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应包括身体、心理、文化和思想等诸多方面,具有多元性。现代学校体育教育要以健康为目标,突出个性化,培养创新意识,同时要努力开发学校体育的连带功能,只有这样,学校体育教育的功能才能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3.
面对21世纪,高校应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开拓型人才,以适应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学校体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强身健体,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14.
对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波  崔凤海 《体育世界》2011,(10):44-45
体育教学内容是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符合现代高校学生的特点与要求,使教学内容体现出知识性、科学性、健身性、娱乐性、基础性和时代性,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养成终身锻炼习惯,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个性,促进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5.
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设想   总被引:97,自引:4,他引:97  
杨贵仁 《体育科学》2000,20(3):13-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成绩显著,今后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设想是:加大宣传力度;指导思想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建设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师资队伍;改革体育课程,制定大、中小学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完善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内容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1h体育活动时间,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加强卫生营养,做好学生体质监测,加大对学校体育的投入。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进展及误区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基于对高校体育改革这一嬗变的感应,本文拟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进展以及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与误区等若干问题作一核理和探讨,力求引起大家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研究,以保证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和创新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7.
创新教育与高校体育改革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李太行  秦勇  温禹 《体育学刊》2002,9(5):79-80
在知识经济为背景的信息社会时代,创新是教育思想的灵魂,作为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新教育指导思想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新动向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围绕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定位、课程目的和任务,课程结构及课程评价等方面阐述学校体育不仅仅是增强学生体质,而应在增强体质的基础之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的身心能够和谐发展,实现学校体育健康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面向21世纪中国高校体育改革之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分析我国高校近年来的一些改革思路,从高校体育之定位、改革的指导思想、体育课程的设置、体育教材的建设、体育教师的素质、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及体育课的考核办法等八个方面剖析了现在高校体育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旨在使高校体育突出增强学生体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改革能够进一步深入,使高校体育能够适应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体教融合的几种观点,从逻辑学的视角对体教融合概念进行了语词定义,指出了体教融合概念目标定位高、融合程度深、融合内容广、融合状况复杂的特征,探析了体教融合与学校体育改革中的几个热点问题,并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体育法制体系3个方面对体教融合与学校体育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