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皇帝的钱     
皇帝富有四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主臣”,但公帑与私钱是不同的,不同的皇帝对钱的态度也迥然有异。道光皇帝比较吝啬,龙袍有个窟窿都不让做新的。一天,道光皇帝发现绸裤的膝盖上破了个小洞,就让内务府去缝补一下。  相似文献   

2.
一个被史学界忽视的问题:汉朝的初郡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朝实行的“初郡政策”是被史学界忽视的一历史问题。汉朝在其统治期间制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理周边少数民族的政策,“初郡政策”就是其中的重要政策之一。汉朝在初郡地区推行的“初郡政策”,开创了历代中央王朝治理南方少数民族的基本政策,这些政策被汉朝以降的各世中央王朝所继承和发展,始终成为各世中央王朝统治南方少数民族的基本政策,因此“初郡政策”在历史上是起过重要作用的。它不仅稳定和巩固了历代中央王朝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而且促进了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清王朝“天朝大国”、“华夏中央” 的心态,是根深蒂固的“天下”观念的反映,这造成了清王朝的蒙昧无知、妄自尊大和闭关锁国,导致了国家和民族的危亡。而以魏源为代表的先进中国人掀起了一股打破“大朝大国”、“华夏中央” 旧观念和“睁眼看世界”的新潮流。魏源作为最主要的代表,他面向世界,研究世界,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光辉思想。他的这种世界意识,是具有近代意义的新的思想意识形态,有非凡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清王朝“天朝大国”、“华夏中央”的心态,是根深蒂固的“天下”观念的反映,这造成了清王朝的蒙昧无知、妄自尊大和闭关锁国,导致了国家和民族的危亡。而以魏源为代表的先进中国人掀起了一股打破“天朝大国”、“华夏中央”旧观念和“睁眼看世界”的新潮流。魏源作为最主要的代表,他面向世界,研究世界,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光辉思想。他的这种世界意识,是具有近代意义的新的思想意识形态,有非凡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历史上,历代王朝一直与边疆各少数民族及境外许多国家、区域保持着种种联系。到了明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更是日趋频繁。明廷为接待各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使节,处理有关事务,需要一大批通晓诸蕃语言文字的人才,遂于永乐五年(1407)。设立了一个专门译写诸蕃文字、培养通晓诸蕃语言文学人才的机构——四夷馆。 明代统治者深深懂得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如其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曾一再强调“贤才,国之宝也”,“贤才不备,不足以为治”,认为学校乃是“国家员之取人才之地也”,十分重视学校教育。基于这种思想,在其统一天下前,便有国子学的设立,统一天下后,即令全国上下“无人而不纳教”。其后各代皇帝,亦对教育颇为重视。四夷馆与国子监同为明代中央设立的最高学  相似文献   

6.
从秦朝建立高度统一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至清朝已延续了两千余年。这种体制首先在政治上是高度的中央集权威。皇帝、贵族和农民构成了封建的金字塔似的等级制度。皇帝高高在上,权力最大、地位至尊、财富最多,故有“普天下莫非王土,率士之滨莫非王臣”之说。这种体制在思想文化上表现为封建专制,推崇孔孟之道、三纲五常,用封建宗法、宗教观念箝制人民思想,剥夺人民应有的自由权利。这种高度中央集权的专制在封建社会中期以前曾对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但到了后期,已与时代发展不相适了,中国社会从此落伍,失去了世界强…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独创民族史传,在《史记》中开创性地专为少数民族立传,还记载了邻国的历史。从《匈奴列传》到《西南夷列传》,写了四篇当时“中国”的边疆少数民族史传,并将与这些地区、民族有关的人物传记附列于后,如闹马相如列传》等。司马迁之所以为这些周边少数民族立传,直接原因是:周边的少数民族在当时或奉藩贡职;或漠守封昌为巨;或保塞为外臣;或清为内臣,这些边疆地区在当时已成为汉封建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那里的人民可以看成当时的边疆少数民族了。因此,司马迁称之为“东越”“西南夷”等。司马迁在这些少数民族列传的论述中,…  相似文献   

8.
反对自我封闭主张思想开放──庄子思想探析李回,曹军中国历史上,早在商周之际,由于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奴隶主专制和宗法制的确立,因而产生了思想文化上的唯我独尊的自我中心观念。所谓“博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春秋大一统”,“尊王攘夷”,都...  相似文献   

9.
“初郡政策”是一个被史学界忽视了的问题,实际上汉朝推行的统治南方少数民族的“初郡政策”,开创了历代中央王朝统治南方少数民族的基本政策。这套行之有效的治理南方少数民族的政策,被汉朝以后各代中央王朝所继承、沿用,并加以发展,同样成为统治南方少数民族的基本政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初郡政策”不仅在稳定和巩固汉朝统治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中起过重要作用,对汉以后各代中央王朝能长期对南方少数民族进行统治也起过很大的作用,而且还促进了南方少数民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画面中文提示: 画面中央坐在失物招领处里的工作人员“歇顶先生”望着前来寻找失物的“大鼻子先生”,目无表情,神情呆滞。莫非是他遇到了麻烦,或是碰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  相似文献   

11.
当笔者讲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军阀割据下的中国政局”时,有几位学生针对《北洋军阀割据形势示意图》向我提出了如下几个问题:一是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是长江与黄河之间的重要省份,与它相邻的周边七个省份无一不被军阀割占,为何独此一省幸免?二是据地图左上角说明,河南省属于“表示服从中央的省区”,而当时的中央政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小说是近代政治影响下发展繁荣起来的,小说观念从“小道观”到梁启超等人提出的“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小说在学习西方文学的同时,其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这种观念又延缓了小说的成熟,使之成为政治的扬声器,造成小说对“人”的轻视,对“个性”的忽视。近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也同样影响着近代小说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探讨群体观念在近代的演变。文章认为,原始社会的“公天下”的群体观念,进入私有制社会后,出现了质的演变,产生了“家天下”的群体观念,并成了中国政治文化的主干。这一观念与西方最迟在古希腊时代就已产生的重视个体的政治文化迥然不同。进入近代后,尤其是从戊戌时期的思想家们开始,用西方的自然权利学说对“家天下”的群体观念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清算。这一清算虽然未能建立起个人主义观念体系,但却使传统的群体观念发生变化,代之而起的是一种以“民权”为中心的群体观念,即强调整体的“民权”。这与以君权为中心的群体观念有着质的区别,体现了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探讨群体观念在近代的演变。文章认为,原始社会的“公天下”的群体观念,进入私有制社会后,出现了质的演变,产生了“家天下”的群体观念,并成了中国政治文化的主干。这一观念与西方最迟在古希腊时代就已产生的重视个体的政治文化迥然不同。进入近代后,尤其是从戊戌时期的思想家们开始,用西方的自然权利学说对“家天下”的群体观念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清算。这一清算虽然未能建立起个人主义观念体系,但却使传统的群体观念发生变化,代之而起的是一种以“民权”为中心的群体观念,即强调整体的“民权”。这与以君权为中心的群体观念有着质的区别,体现了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是所有权还是使用权——论中国父家长的权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以家族为本位,家国同构的中国社会中,以往人们普遍认为“父家长”的权力至高无上.特别是作为顶级父家长的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似乎拥有可以随心所欲的绝对权力.但通过对其权力的深入解构,就不难发现,上至一国之君,下至一家之长的中国父家长们,所拥有的其实只是使用权而非所有权,而且是有限的使用权.这是由中国社会独特的公私杂糅的共有观和建立在血缘群体私有制基础之上的拟血缘群体共有制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夏商西周时期的区际贸易周斌本文标题中的“区际贸易”是指夏商西周时期的中央王朝、各诸侯国或方国、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贸易。夏朝时的区际贸易,可依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对其作一大致的勾勒。早在禹辅舜时,由于遭洪水各地缺乏粮食和日用品,舜乃“懋迁有无化居”。...  相似文献   

17.
本课内容非常简单,按课程标准,就是了解唐与吐蕃等少数民族交往的史实。执教者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教师从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导入,引出主题——“和同为一家”,本课讲的是我国唐朝时期国内民族关系的状况。教师提问:“唐朝时,我国民族关系十分融洽。一位唐朝汉族的皇帝(唐太宗)为什么会得到少数民族的拥戴呢?”之后,引导学生看书找答案。  相似文献   

18.
中学历史课本在谈及中国封建时代中央政府的官僚机构问题时,曾涉及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二府”、“内阁”及“军机处”等官僚体制,这些机构是怎样确立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又是怎样发展演变的?本文结合中学课本,进行一些分析、综述。 公元前221年,秦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封建割据状态,第一次走向统一,新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也随之在全国范围里得以确立和推行。它的主要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在皇帝统辖下实行中央、地方两级制。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地方实行郡县制。 中央设置三公九卿。三公即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  相似文献   

19.
自强观念,古已有之。近代意义上的自强观念不仅与民族兴亡息息相关,而且成了举国上下一致的呼声和愿望。本文以上海《汇报》为考察对象,认为以“兴学”与“合群”为口号来倡导自强,是清末自强观念变迁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内容,而近代中国一直未能走向独立自强,乃因为国人对于“自强”一词在理解方面存有较大偏差。  相似文献   

20.
自从十九世纪中叶国门被西方的大炮和商品打开以后,中国历史转入近代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习俗均日渐增变。作为社会意识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中国人的近代民族、国家观念也随之形成。富有时代特征的近代爱国主义运动日益高涨,历久不衰。而孙中山倡导的“振兴中华”则是它的一面跨世纪的旗帜。在漫长的古代社会里,中国人最大的伦常是君臣,“忠君”──—尽忠于皇帝、朝廷,是最为崇高的品德。虽然,“国”、“国家”两词在春秋时期的典籍中已经出现,而且其含义历经演变,愈益被赋于“国家”──统治机关或领有的区域的意义,但“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