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除了让我们观察一切之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应用,现以常见物体为例,加以说明. 一、投影银幕与玻璃幕墙 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自布做成的,当平行光线照射到水平光滑的物体表面,就要发生镜面反射;照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时,就要发生漫反射,使观众存各个方向都能看到.  相似文献   

2.
你知道小汽车的挡风玻璃为什么不竖直安装而要倾斜安装吗?有人说这是为了减少行车阻力,使车身造型美观,这只是一个方面.其实从行车安全来讲,如果汽车的挡风玻璃都竖直安装,当车内开灯照明时,来自车内人物的光线会通过挡风玻璃反射在司机的前方形成明亮的虚像.就算车内不开灯,如果后面有车赶上来,后面车上的车前灯发出的强  相似文献   

3.
正1.问:小轿车的挡风玻璃为什么是倾斜的,而大货车的挡风玻璃却是竖直的?答:轿车底座比较低,司机看前方时视线接近平视。如果轿车的挡风玻璃是竖直的,夜晚在车内开灯时,车内的人和物体就可以在玻璃上成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它们所成的像就会在司机的正前方,从而容易使司机产生错觉。挡风玻璃做成倾斜的,车内的人和物  相似文献   

4.
苏玉明 《物理教师》2005,26(1):49-50
1 反光现象 通常情况下,光束照射到物体的表面会发生反射,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与法线同在一个平面内.而且只有在入射角等于0°的特殊情况下,反射光才会逆向返回.  相似文献   

5.
突出物体的质感是教育电视节目中拍摄静止物体特别是在实验室内拍摄经常用到的表现方法。质感是人们对不同物体及其不同表面结构的视觉感受,也是被摄体最鲜明的外部形象特征,如粗糙、细腻、光滑、柔软、坚硬等。所有物体的表面结构,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粗糙的表面结构;光滑的表面结构;镜面的表面结构。为了表现物体的质感,对不同表面结构的物体采取选择用光,即用不同的光束来照明,这在拍摄中是十分必要的。1对粗糙表面物体的用光粗糙的表面结构如树木、砖石、皮毛等,宜用侧逆光、例光照明。因为粗糙的表面具有漫反射的性质,只有…  相似文献   

6.
夜间行车易出事故 ,每10起交通事故中就有7起是在夜间发生的。通常的汽车前灯只能让人看清前方30米的景物。自牛津大学发明了汽车夜行器后 ,司机则可以看到前方500米之内的物体 ,就如同白天一样。夜视系统利用红外线技术能将黑暗变得如同白昼 ,让司机犹如戴着一副红外线望远镜 ,在黑夜里看得更远更清楚。夜视系统的结构并不复杂 ,它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红外摄像机 ,这种摄像机对发出热射线的物体具有极灵敏的反应 ;另一部分是挡风玻璃上的光显示系统。一般在挡风玻璃下方约10×25厘米的屏幕上显示前方车辆的黑白影像。如果离…  相似文献   

7.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是光投射在物体表面上的反射现象 ,两者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不同的在于反射面相异 ,反射面粗糙 ,发生的是漫反射 ;反射面光洁 ,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一般说 ,如果人眼接收到的是漫反射光线 ,人就能看清物体的表面 ;如果人眼接收到的是镜面反射光线 ,人就不能看清物体的表面 .以反射面是平面的情况为例 .如果入射光是一束平行光束 ,由于粗糙表面各处的法线互不平行 ,发生漫反射后的光线互不平行 ,无论在哪个位置 ,眼睛都能接收到来自表面的不同方向的反射光线 .光洁表面各处的法线都平行 ,反射光线也都平行 ,如图 1所示 ,这…  相似文献   

8.
在柏油马路上开车时,经常会看到马路前方好像有一摊水把其附近的物体反射到我们眼睛里而成倒像。为了解释该现象,我们利用激光分别对水面、粗糙桌面和实地马路表面的反射进行了观测,发现无论入射角多大,水面反射后的光斑都是单一清晰明亮的;而粗糙的桌面和马路表面在入射角相对较小时只能发生漫反射,仅当入射角接近90°掠入射时,粗糙反射面顶部构成一个有效的平面使部分光像水面反射一样形成一清晰明亮的反射光斑,可以肯定马路成像的杌理是光在马路表面掠入射时的正常反射,不是蜃景方式的全反射。  相似文献   

9.
<物理教学探讨>2000年第10期刊载了金兔老师的文章<一个碰撞问题的数学解题策略>,原题题目如下:如图1,两块光滑竖板OA1、OB成夹角为a=2.的V字型,固定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小球从OB边的C点处以速度v0=2m/s,并与OB成θ=60.的方向开始运动,与OA1发生碰撞后又折回与OB板碰撞.已知OC=4m,设所有碰撞都是弹性的.①问:小球能否按原路返回?若能,请求出原路返回时,小球与板碰撞的总次数.②当球返回到C时,整个过程经历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1、光射到物体表面上都会发生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入射的平行光经过反射之后仍然以平行光出射,就是镜面反射;入射的平行光经过反射之后向各个方向射出,就是漫反射。我们的眼睛能够看到周围一些不发光的物体,就是由于这些物体对于光线发生了漫反射的原因。黑板上的字因为“反光”而看不清楚,是因为黑板长期使用过程中,因为反复擦拭而使得局部变得异常光滑,当某个字刚好写在这里时,这里的黑板对光发生了镜面反射,而粉笔字对光发生漫反射,因此强烈的镜面反射光掩盖了微弱的漫反射光线,所以我们觉得这块黑板异常光亮,而上面的字却无法看…  相似文献   

11.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策略(1)去科技馆怎样行走?(2)原路返回时该怎样行走?(3)去时的路线与返回的路线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通常利用三条特殊光线作图法,求物体经共轴光具组所成的像时,会遇到下述情况。如图1:当物体AB上A点发出的光束,经第一光具折射后是会聚的,但不待光束到达会聚点即遇第二光具,此时因三条入射光线并非特殊光线通常情况下,较难直接求得最后所成像的位置。那么能否用三条特殊光线作图法,求出上述情况下物经光具组所成的像呢?  相似文献   

13.
南京市第一中学黄天翔同学问:“为什么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热多?”这个问题实际上是:“用相同强度的光束,分别照射相同面积的黑色物体和白色物体,在相同的一段时间里,为什么黑色物体吸收的热量要比白色物体多?”如果对此问题作简单的回答,那就是白色物体的表面对光束的反射能力强,即将投射其上的光能大部分被反射出去,而黑色物体表  相似文献   

14.
如果学过色彩学的话,就会知道我们所看到的颜色,来自于光线对于物体的作用。太阳光含有七色,这些颜色混合到一起就是白色。当白色的光照在一个物体表面时,物体表面会吸收一部分颜色的光,同时也会反射一部分光。物体表面吸收的那一部分颜色的光,我们是看不到的,而反射出的那部分光便是我们看到的颜色。我们之所  相似文献   

15.
一、填空题1.如图的三次实验中,必须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我们要观察不同表面的粗糙程度和小车在不向表面,观察到的结果是平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由此可推论,如平面光滑(无摩擦阻力),则小车会。2.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或状态,这就是定律.原来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外力时将,原来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时将.3.水平飞行的飞机空投救灾物资,应在目标前方将物资投下,是因为被投物资原来处于状态,投下后由于仍保持,在水平方向还会运动一段距离,所以应提前投放.4.用手向上抛一小…  相似文献   

16.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策略 (1)去科技馆怎样行走? (2)原路返回时该怎样行走? (3)去时的路线与返回的路线有什么关系? (4)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17.
学习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以后,不少同学总是误认为看到的物体是光亮的,就是发生了镜面反射;看到的物体是昏暗的,一定是发生了漫反射.造成错误的原因是没有完全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概念.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我们先通过下面的实验  相似文献   

18.
一、固体和液体压强(一)固体产生的压力或压强思路与方法:由于压力是垂直作用于受力物体表面的力;固体有压强是相互接触的物体表面的相互挤压作用产生的.所以,解答此类问题时,通常要需要先根据题意找出题设条件直接给出的压力或根据题意计算出压力,分析找出物体的受力面积,然后利用  相似文献   

19.
20 0 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 (新课程卷 )第 15题是求雨滴在无风情况下终极速度的计算题 ,该题不仅物理情景新颖 ,而且还给出了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学过的新公式 (球形雨滴缓慢匀速平动时所受到的阻力 f=krv) ,有利于考查考生提取、运用有用信息的分析综合能力 .本文就谈一谈雨滴的终极速度及其应用——沙里淘金 .一、物体在粘滞流体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1 粘滞阻力物体在粘滞性流体中运动时 ,物体表面附着一层流体 ,这层流体被物体带走时 ,就会造成物体表面附近的流体有一定的速度梯度 ,流层之间有内摩擦力 ,因而物体也受到内…  相似文献   

20.
一、选择题1.如右图所示,A、B、C三个物体叠放在桌面上,A受到一竖直向下的力F的作用,则C物体受到的竖直向下的作用力有().A.1个B.2个C.3个D.4个2.一同学从家中出发,沿平直街道以一定的速率走到邮局,发信之后沿原路以相同的速率返回家中,设出发时方向为正,则下图中能描述他的运动情况的是().3.如右图所示,一个小球从竖立在地面上的轻弹簧正上方某处自由下落,从小球与弹簧接触开始直到弹簧第一次被压缩到平衡位置的过程中,小球的运动情况是().A.匀减速直线运动B.减速运动,但加速度越来越大C.先向下做加速运动,然后向下减速运动D.小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