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新加坡《联合早报》电子版的新闻评论□周建明新加坡《联合早报》创办于1983年,隶属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报集团(SingaporePressHolding)。其电子版于1995年8月创办,每天中午12:00上网发布。上网的当月,浏览者访问的次数达25万人...  相似文献   

2.
早报网(Zaobao.com)新加坡报业控股亚洲同有限公司属下的华文网站,也是世界著名的华文网站。它的前身为《联合早报》电子版,现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商业网站,提供包括新闻和电子商务在内的综合网络商业服务,《联合早报》和近百家世界各地电子华文报刊都是早报网新闻的提供者。 《联合早报》电子版从1998年开始为读者提供网上论坛,读旮阅读“早报”电子版,不仅能看到对重大新闻时事的深度报道,而且也能随时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果按照网页的测览量计算,目前早报电子论坛的访问量大约每天有10万页左右。BBS的网友来自世界各地和各行各业,大大提高了早报网的国际声誉。  相似文献   

3.
由新加坡《联合早报》编辑,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报集团和联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李光耀图片集》于6月3日这一新加坡自治邦政府诞生日正式发行。该书是上述两单位继去年出版《李光耀40年政论选》之后的又一项大型出版计划。  相似文献   

4.
唐山 《传媒》2000,(10)
新加坡报业控股公司近日宣布,从7月7日起,报业控股旗下的三大华文报《联合早报》、《联合晚报》和《新明日报》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以求吸引年轻的读者和工作繁忙的上班族。这3份报纸中发行量最大的《联合早报》将革新版面,增加图片,精简文字,辅以精美的包  相似文献   

5.
今年5月中旬,我随山东省新闻文化代表团赴新加坡考察。从北京乘上新加坡航空公司的班机,空中小姐便把当天的《联合早报》送到座前;住进新加坡的宾馆,每天早上都有一份散发着墨香的华文报纸放在房间门口。也许是新闻职业敏感在起作用。我对这个国家的第一印象是:报纸的影响无处不在。我们对新加坡新闻媒介的认识,也就从读报开始。时效制胜新加坡的报纸堪称“抱纸”,一份报就是厚厚的一摞。我对当地最有权威性的《联合早报》作了一次粗略分析:5月18日,该报共74个版,其中新闻折合16个整版,副刊折合7个整版。余者皆为广告(包括赛马、股市行  相似文献   

6.
在新加坡逗留期间,同当地新闻及艺术部的官员以及许多新闻界的朋友,从总编辑、总经理到一般记者、编辑等,都有过一些亲切的如同故知般的接触。新加坡新闻界同仁的那种勤奋不怠的敬业精神,以及政府部门对新闻单位的有效管理和政府同新闻单位之间的融洽协调,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新加坡有10家报纸,其中4家是华文报纸。它们是联合早报、联合晚报、新明日报、星期五周报,统属新加坡报业控股公司管理。联合早报发行70余万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在不同时期所推行的语言教育政策引发华语社会地位与功能的变化,也使当地华文报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和构建华人身份过程中做出了调整,其新闻采编也由此折射出独具新加坡特色的华人身份及认同感。本文以当地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报《联合早报》为例,通过追溯新加坡语言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结合政治、经济、种族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探究《联合早报》与华人身份认同所经历的变迁。  相似文献   

8.
《联合早报》是新加坡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报纸,它把海内外华人作为自己的目标读者群,其内容立足新加坡,放眼东南亚,紧盯中国,赢得了越来越多华人的喜欢。今年3月起我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使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这份报纸。经过半年多的接触,我对《联合早报》最深的印象是两个字——厚重。  相似文献   

9.
段丽娜 《新闻窗》2007,(5):110-110
应中国记协邀请,以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报业集团文化产业部副总裁、新加坡华文报业俱乐部会长林焕章为团长、新加坡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长、新加坡联合晚报高级记者郭倩婷为副团长的新闻代表团访华,2007年10月5日至12日赴黔考察,于13日离黔回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卓南生教授,1942年生于新加坡。1966年赴日本攻读新闻学,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新闻系;获立教大学博士学位。曾任新加坡《星洲日报》社论委员兼执行编辑、《南洋·星洲联合早报》东京特派员和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副教授,现为日本京都龙谷大学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在“中国新闻史学会换届暨’98中国新闻史学术研讨会”(1998年5月10日—5月13日)期间,本刊就日本新闻学教育与新闻实务的有关问题专访卓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