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产生与人类文化史一样久远。“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讲,人类的有意识的活动就是人类的文化活动。但是严格地说,人类是到了有自己的意识观念,即对自己的意识有了意识之后,才真正开始了文化的历史”。人类的宗教意识就是这种对自己意识的意识。正如任继愈先生所说:“宗教、迷信、神权是人类历史上不可避免的现象,迄今还没有发现过有哪一个民族,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中国神话学研究存在两大弊病 :一是在进化论理论支配下视神话为人类早期历史的写影 ,视神话创作为野蛮人的专利品 ;二是神话解释上滥用清儒开创的音韵训诂之学。我们认为研究中国神话理应用中国文化来解释中国神话 ,而把域外文化仅作为启发和参考。语音文字不可不注意 ,但应禁绝无边无际的任意通转。只有这样 ,中国神话学研究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战国时期形成的“羿杀凿齿”、“羿射十日”神话及汉代出现的“嫦娥奔月”神话都是几个文化因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为综合而成的 ,根本不存在一个“神话历史化”的过程 ,支配 2 0世纪神话学者研究工作的理论和方法是值得认真反思的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结晶.文化一经产生,就不仅成为人类进一步创造物质财富的推动力,影响和规定着社会的发展;而且,它还具有塑造国民性格,弘扬民族精神和沟通人类灵魂的独特功能.因而,“文化”这个内涵丰富,外延广阔的多维概念,伴随世界近代文化的兴起而成为众多学科共同探究的永恒主题.西方文化地理学也由此应运而生.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而,极不相称的是,由于近代文明的滞后和人为原因的影响,历史文化地理学的产生与兴起却姗姗来迟.近年来在“文化热”潮流的推动和学术繁荣的环境中,中国历史文化地理学不仅迅速建立,而且呈方兴未艾之势.及时对这一新兴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进行回顾并给予科学评价,对促进其深入发展无疑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从“礼”与“法”角度浅谈中西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礼”与“法”角度浅谈中西文化的差异祝东伟(陕西师范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西安710062;作者,男,27岁,实习研究员)1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同时,它也是社会发展的历史里程碑。美国文化学家菲利浦·巴格比(P...  相似文献   

5.
文化建设,现阶段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社会及教育界的热点话题,它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话题。孔子认为能够带来人类幸福与光明的只有道德文化。康德认为文化就是人能够作为终极目的并且有希望不断接近这个目的的生存状态和条件,文化就是人的社会价值之所在。舍勒认为文化本质上是个精神价值的概念,文化关系到的是人格的教化和培养。  相似文献   

6.
文化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教育的关系是教育科学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 什么是文化?广义的文化,比较普遍的认为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较普遍地把它看作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思想道德、科技、艺术、文学、宗教、传统习惯等等及其制  相似文献   

7.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自知”)的内核为“用理性去指导实践”和“对人类有限性的体认”。然而在历史发展中,这种告诫逐渐被人遗忘,现在,人类在因失去它而带来的沉痛教训面前,应重识“认识你自己”,并把它诠释为:自我反省、自我创造、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8.
Wolfgang Behringer 是德国萨尔大学历史系教授,长期从事历史学研究,一次偶然的机会促使他写一本运动通史,又是很偶然的机会,该书被中国的出版社选中译成了中文,于是就有了《运动通史——从古希腊罗马到 21 世纪》中文版。《运动通史》在 2015 年出版后,先后被多家媒体关注和介绍。该书第一次完整串起体育与人类社会发展史,讲述了各个文明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千奇百怪的运动故事,与其背后的文化历史的关系,让人们读到了体育背后丰富的历史。Wolfgang Behringer教授以史学的视角来解读体育本意、解释体育历史,他启发着我们从另外的角度去思考体育,更启迪着我们用史学方法,把体育史的研究变得“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文学中的文化研究日益突出。文章认为,中国当前存在两种不同的历史文化诗学:一种是“文化诗学”,一种是“文明诗学”,其中前者较多地体现了西方“文化研究”理论的影响,而后者则更能代表中国诗学的本质特色,它是一种以历史文明为基础的诗学理论创造。未来中国诗学的建立也应当是一种文明诗学。  相似文献   

10.
摘要: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大品牌,中国武术的内在价值需要被世界更多地认识。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国武术的体育化进行了讨论,在提出中国武术回归本原倡议的基础上,探讨其与人类发展理论的关系。研究认为:透过中国武术近现代一步步被体育化的遭遇史,可以发现,武术具有体育的功能,但本质上不完全是体育;武术是中华民族在生产生活斗争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中国式的技击文化;当我们用历史的、逻辑的眼光从人类发展的高度来反观完整的中国武术的时候,它全面的健身养生、技击防身和娱乐文化等人文价值恰与人类发展理论对“健康长寿的生活”“个人自尊和人权”“知识和体面的生活”以及“选择的机会或自由”等的不懈追求紧密契合。挖掘和探究“人类发展”理论与中国武术二者的深层相通和契合之处可以帮助实现对“人类发展”理论和中华武术认识的提高和深入。  相似文献   

11.
贾平凹的《废都》发表之初,评论者多是着眼于其“形而下”的外在表层“生态”,或认为它是一部低级趣味的流氓小说,或认为它是一次“躲避崇高”的后现代主义的写作,或认为它是“没有灵魂”的“生活流”。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更多的评论者透视出了作品“形而上”的内在深层“灵魂”,认为它是一部表现社会转型时期城市文化中人文知识分子沦落的典型文本。  相似文献   

12.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日本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家福井谦一,在《学问的创造》中,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学问的创造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阐述“创造的前提”的基础上,提出“创造的本质”,并从中提炼出走向创造的必经之路.基于对人类今后应该怎样和自己所创造的科学相处这一问题的思考,福井谦一从伦理角度阐述了人类的创造应该是尊重自然的创造.福井谦一成长的文化历史环境与现代中国学者所处的文化历史环境同属于东亚文化圈.因此,他的学问创造之路,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由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李清凌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化史》一书 ,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目前我国高校《中国文化史》教材中内容比较宽泛 ,体系比较庞大而又结构谨严 ,叙述清晰 ,文字简洁、流畅、生动、优美的一部新作。它从物质文化、心态文化、制度文化和风俗文化 4方面 ,分远古、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明清前期及民国 8个历史阶段 ,全面系统地叙述了中国文化发生、发展的过程及重大文化现象。具体地说 ,绪论部分叙述了本书的研究对象、意义和目的 ,中国文化的特点和基本精神 ,以及《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4.
古今中外、继往开来,历代名家学士,无不把“人才问题”,看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个事业盛兴衰亡的核心,及对历史进退、社会文明起着举足轻重推动作用的关键,素以高度重视、严肃对待、慎而处之.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宇宙的主宰者,一非神仙、二非上帝,万物之灵乃人也!世间一切财富(包括物质和精神),皆属人类所创造的定义,伴随历史的演变、人类的进化、科学  相似文献   

15.
周秦汉唐是华夏民族奠基和重要而辉煌的发展时期。中华民族广阔的疆域、共同的文化(即“汉文化”)以及使中国具有广泛国际性影响的文明古国的地位正是在这一时期逐步形成的。具有巨大历史魅力的周秦汉唐文化是以古长安为中心的,对于身处其地的文史工作者来说,深化周秦汉唐史研究是历史赋予的任务。如何深化周秦汉唐史研究?愚以为应该突破以往政治史、事件史、农民革命史等固有模式而转向重视文化史,并且力求把历史与文化的研究统一起来,从文化视野来透视历史,在历史的具体过程中来展现文化。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拓宽视野,更新方法以深化研究。在这方面,西方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崛起的文化历史主义方法是应该予以重视和借鉴的。文化历史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瑞士文化史家布克哈特曾说:“在通常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阿根廷的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曾说过,书“是记忆和想象的延伸”。一本好书,正是作家从一个个人的独特视角出发,通过对历史往昔之回顾,借助艺术想象所创构的一个世界。《百年觅渡》一书,正是吴恩培先生对中国所经历的百年风云变幻的一种独特见解,是世纪沧桑之侧影。 作者在后记中说,“昨天并没有完全消失,它在今天还以各种文化的方式顽强地存在着,并且向明天延伸。”写这样一部时间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认为:“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中国绵延两千多年的儒法斗争史,也正是这样一部“阶级斗争的历史”。因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来研究、评说儒法斗争史,就成为我们评法批儒所必须坚持的基本方法。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鲁迅,坚定地站在战斗的无产阶级立场上,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用阶级分析  相似文献   

18.
问题的提出对体育概念的研究是体育科学发展的需要。因为一切科学都是由概念组成的理论体系,而概念又是构成人类思维过程的逻辑“细胞”,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没有概念就不能进行思维。如果概念不明确,常常把一些相临界的事物或现象混为一谈,就无法掌握科学的实质,也不能运用科学的规律来指导实践,以致贻误我们的事业。再者,任何概念都是人们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本质认识的高度概括,而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人类学为视角,对地域武术文化在研究方法与视角、实践操作与运用、文化建构与意义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思考。认为人类学民族志的整体观让我们重新思考何为文化,以及逐步理解“文化”应成为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的逻辑起点;“田野中的逻辑”和“逻辑中的田野”告诉我们,学习“地方性知识”以及“他者”文化解读是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的实践基础;如何突破地域民族的局限,去寻求人类文化的普遍法则与意义系统则是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的最终目的;在文化研究中探寻发现人类实践活动的意义,彰显文化重构是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的时代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地域武术的学术研究应更加注重微观的田野调查与个案分析,力图实现武术技术与文化之间学理层面的自由融通以及人类学民族志敏锐的学术洞察力,从而尽可能的为全面深入研究地域武术文化提供学理启示以及实践层面的学术引导。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红色体育研究进行综述。认为当前红色体育的发展还缺乏文化自觉,主要表现为:内涵不清、外延不准,研究方法单一,方向迷失、价值异化。按照马克思历史辩证法和黑格尔形式逻辑法,明晰了红色体育的上位概念、阐明了红色体育文化之“道”与现代化之“器”二者的关系,得出红色体育内涵,即广义上泛指国际红色文化圈内的一切无产阶级体育文化;狭义上是指中国近代红色文化话语体系下,以西式体育本土化和传统养生体育为手段的体育实践活动。红色体育的外延包括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红色体育的价值在于“道”“器”两方面,前者即坚持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体育方向,后者即为科学借鉴西方体育器物及改造传统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