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我们的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教师的"预设"和课堂的"生成"。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但过分的重预设与轻生成,必将导致课堂的僵化和缺乏生命活力。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精心的预设和课堂上的精彩生成,成为构筑精品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陈素梅 《科教文汇》2009,(11):163-163
倡导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强调生成,是否意味着否定预设?预设和生成到底是什么关系?在政治课教学中,能否以及如何实现让预设和生成和谐共舞、共同演绎精彩政治课堂?这些问题始终深深地困扰着不少一线教师,并影响着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谈一些自己肤浅的看法,以和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3.
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新课程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重要方面,也就是说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课堂,是有活力的课堂。于是预设与生成就构成了新课程教学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共同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动态课堂随时调整课堂进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预设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章可循,生成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0,(4)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一直都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动态生成过程。课堂教学中一定会随时随地生成许多预设时没有的"状况",如果教师善于捕捉生成,就能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火花,让课堂变得灵动且富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它要求我们从生命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因此,本文将理论联系实际阐述语文教师如何智慧地随时根据学生和课堂的变化,调整预先设定的教学进程,引导以生命为载体的动态生成资源开放地纳入预设的课堂目标之中,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只有课前精心预设,课堂上灵活的动态生成,教学活动才能演绎得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7.
寻找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增强课堂实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弹性预设与有效生成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课堂教学既需要弹性预设也需要有效生成,预设与生成体现了计划性与开放性的结合。充分的预设是有效生成的基础,有效生成是预设的丰富、发展与补充。两者具有互补性。语文课堂如能做到弹性预设与有效生成的统一,将使语文课堂的实效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寻找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增强课堂实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弹性预设与有效生成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课堂教学既需要弹性预设也需要有效生成,预设与生成体现了计划性与开放性的结合。充分的预设是有效生成的基础,有效生成是预设的丰富、发展与补充。两者具有互补性。语文课堂如能做到弹性预设与有效生成的统一,将使语文课堂的实效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宋向东 《科教文汇》2014,(29):172-173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平等的双向的师生互动过程。预设与生成不再是死敌,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采用正确的教学策略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院以生为本,预设开放性教案;机智引导,使课堂动态生成从偏离走向正轨;抓住课堂的偶发因素,及时把握精彩生成的瞬间。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对"预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倡导的是基于"生成"的"预设";追求的是师生、生生之间合作、对话、碰撞的过程中,即时的动态"生成"。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精心"预设"中去促进有效"生成",通过有效"生成"完成"预设"的目标。通过精心"预设"与有效"生成"共舞出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11.
杨丐成 《科教文汇》2008,(26):114-114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它要求我们从生命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因此,本文将理论联系实际阐述语文教师如何智慧地随时根据学生和课堂的变化,调整预先设定的教学进程,引导以生命为载体的动态生成资源开放地纳入预设的课堂目标之中,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关键所在。只有课前精心预设,课堂上方能精彩生成。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语文课堂教学应在教师的精心预设下,不断地促进动态生成,让课堂因生成而更加精彩。著名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但是,我们尽管在课前做了精心的预设,可在开放性的课堂中,"生成偏离预设"的现象时有发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是矛盾统一体,只要我们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多一些欣赏,多一些机智,对学生积极的、正面的、价值高的"生成"要大加鼓励、利用;对消极的、负面的、价值低的"生成",应采取更为合适的方法,让其思维"归队",回到预设的教学安排上来,科学而艺术的融合"预设"和"生成"。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初中英语教学中目标预设与生成的过程及其误区提出了一些思考,并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出发,着重研究了如何全面、科学、合理地进行目标预设与课堂的动态生成,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将两者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所谓的辩证统一.,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就对立而言,课前细致的预设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就统一而言,预设与生成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理想的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的精彩往往来自于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谈谈自己对“预设与生成”的一些想法,旨在与小语同行们共同研究与学习。  相似文献   

18.
刘卫轩 《金秋科苑》2010,(8):347-347
课前预设要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进行有效迁移;课堂上要把握教学目标,牵制不利生成,演绎精彩生成。  相似文献   

19.
刘卫轩 《今日科苑》2010,(8):347-347
课前预设要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进行有效迁移;课堂上要把握教学目标,牵制不利生成,演绎精彩生成。  相似文献   

20.
预设和生成是新课程背景下上好化学课的两个重要因素,二者缺一不可。一方面,通过课程的预先设计来突出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育人活动的教育学特性。另一方面,通过课程的动态生成,促使教师在预设方案的实施中关注变化着的人的整个生命,使教学充满学生成长的生命气息、生活灵气。这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这是教育的理想,也是理想的教育,是课堂教学理念在嬗变中对传统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