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齐齐哈尔市少年冰球12名运动员进行递增负荷测试,得到其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阂及其对应的心率,结果显示:经过一个训练周期,这12名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的绝对值有提高但不明显,而相对值均有非常显著的提高;无氧阈绝对值和相对值有显著性升高.表明最大摄氧量的相对值与无氧闻的综合运用在训练中更为有效,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得到了提高;该训练周期为有效训练.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 4 0 0m栏的技术特点 ,认为采用有氧耐力训练、有氧和无氧混合训练、无氧耐力训练来发展耐力是提高 4 0 0m栏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400m栏技术分析与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400m栏的技术特点,认为采用有氧耐力训练,有氧和无氧混合训练,无氧耐力训练来发展耐力是提高400m栏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发展和身心健康。有氧耐力训练能够增加青少年对运动忍受能力,最终提高青少年的运动能力。有氧耐力训练可以提高峰值摄氧量,平均提高为5%~6%。青少年具有较高无氧阈值,训练强度超过80%最大心率可能是提高有氧适应所必须的。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专项训练对女子赛艇运动员乳酸无氧阈的影响,以辽宁省女子赛艇公开级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两周的专项训练。结果表明,在通过两周中等强度长时间的专项水上技术训练后,队员在完成同等功率的运动时,血乳酸和心率均明显下降,乳酸无氧阈功率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提高。因此,乳酸无氧阈可以用来评定运动员的有氧耐力以及选择有氧训练的适宜强度,来改善和提高运动员的最大有氧能力。本研究旨在通过乳酸无氧阈的测试来安排训练强度,评价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长跑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无氧代谢供能比例相应增加,其训练特征也逐渐发生着变化.无氧能力和速度训练受到高度重视,且速度耐力训练已成为中长跑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有氧能力是中长跑运动员的基础,而速度素质和速度耐力水平是决定中长跑运动员专项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高强度无氧间歇训练组,耐力性持续训练组,训练方式为强制游泳,研究长期训练后心肌功能和代谢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长期高强度无氧训练与耐力性有氧训练对心肌的作用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的训练方式对心脏的影响不同,耐力训练可促使心肌收缩能力增强,有氧能力提高;长期高强度无氧训练虽然能使心肌无氧能力有所提高,但却由于心脏负荷过重导致心肌收缩能力降低,尤以舒张功能下降出现得较早较明显。  相似文献   

8.
竞技健美操运动中的供能,是以无氧为主,以有氧和无氧代谢混合供能形式进行。在训练中,应把提高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9.
试论游泳运动员的有氧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泳运动员在各个年龄组时期的训练为运动员成年后有优异的成绩打下基础。在训练中,合理运用有氧训练、无氧训练、专项训练等方法将直接影响到该运动员以后是否成才。在年龄组的训练中有氧训练是基础,在训练中必须要突出有氧训练。  相似文献   

10.
在有氧训练中,“无氧阈”理论与“个体乳酸阈”理论,是对运动员血乳酸浓度这一重要指标的阐述。通过对两个理论的比较,认识到“无氧阈”理论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而“个体乳酸阈”理论科学的认识到,乳酸的堆积存在着个体差异,在有氧训练中运用个体乳酸阈理论来指导训练,使训练更加科学化,更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能力。  相似文献   

11.
少年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因此,对他们进行素质训练,必须从解剖、生理、心理特点出发,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才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1 关于耐力素质训练 少年安静时氧化过程比成年人旺盛,而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含量相对比成年人少,能负担的最大氧债量较少。因此,对他们进行耐力训练应注意发展有氧耐力为主,以改进氧气输送系统和肌肉代谢的功能,不易过多过早地进行无氧训练。  相似文献   

12.
备战九运会期间,对北京男子皮艇队10名选手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无氧阈训练,分析了无氧阈训练对运动员有氧供能能力的影响,为其皮艇运动员的无氧阈训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物教学》2017,(8):57-58
<正>1教学目标通过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进行比较,明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思考探究生物呼吸的类型。2教学重点和难点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明确生物呼吸的类型。3教学过程3.1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表1)导读学生在探究中需要明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特点,探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必需条件,明确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导思(1)无氧呼吸为什么放能少?(2)对需氧生物而言,长时间无氧呼吸为什么会自身产生毒害?  相似文献   

14.
一个好的教练员不仅要有良好的自身素质,同时还要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科学的训练方法才会使运动员发挥出最佳水平。当前,一些原有的训练理论已不能适应现代体育与竞赛需要,所以,笔者认为对传统的训练理论必须进行变革,并要建立新的更加科学和实用的训练理论体系。本文就中长跑这个项目谈谈适合青少年业余体校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一、专项素质训练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相结合。中长跑运动员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具有良好的耐乳酸能力。提高有氧和无氧训练水平是中长跑运动员努力  相似文献   

15.
完成预定的训练计划后,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可达到最高水平,怎样保持高水平的有氧能力,提高无氧能力或专项耐力,以及保持已取得的高水平竞技状态或进一步提高这些能力,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16.
在对2场市级以上比赛和200多人次运动成绩的询问、调查、观察基础上,分析了耐力及有氧训练在跆拳道运动中的作用和对运动成绩的影响,指出尽管跆拳道运动以无氧供能为主,但有氧耐力和有氧训练的加强,不仅能提高跆拳道运动水平,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而且还能有效防止运动伤害。因此应重视跆拳道运动中的有氧耐力和有氧训练,并对此提出了具体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7.
20 0 1年高考理科综合卷中有这样一道选择题 :运动员在进行不同项目运动时 ,机体供能方式不同 ,对 3种运动项目的机体总需氧量、实际摄入氧量和血液中乳酸增加量进行测定 ,结果如下 :运动项目 总需氧量(L)实际摄入氧量(L)血液乳酸增加量马拉松跑 6 0 0 5 98略有增加40 0m跑 16 2显著增加10 0m跑 80未见增加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马拉松跑、4 0 0m跑、1 0 0m跑运动过程中机体的主要供能方式分别是 (   )A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B .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C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无氧呼吸D .有氧呼吸、磷酸…  相似文献   

18.
张航 《双语学习》2007,(10M):185-185,188
在对2场市级以上比赛和200多人次运动成绩的询问、调查、观察基础上,分析了耐力及有氧训练在跆拳道运动中的作用和对运动成绩的影响,指出尽管跆拳道运动以无氧供能为主,但有氧耐力和有氧训练的加强,不仅能提高跆拳道运动水平,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而且还能有效防止运动伤害。因此应重视跆拳道运动中的有氧耐力和有氧训练,并对此提出了具体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太极推手运动员的专项耐力训练,应根据运动员专项耐力的供能特点及发展方向进行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训练,控制好实战耐力训练强度和负荷刺激度,有效地提高推手运动员的专项耐力.  相似文献   

20.
《嘉应学院学报》2016,(5):76-79
以男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频率的健身跑对大学生最大吸氧量、无氧阈及耐力素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每次2 400 m(14 min)×2次,平均心率达160次/min左右的训练负荷量,经过10周训练,各组最大吸氧量、无氧阈和耐力水平显著提高.其中每周训练3次的A组,各项指标增长幅度高于每周训练2次的B组.反映了不同训练频率,人体的有氧能力和耐力素质提高程度不同.另外,也表明要保证一定量的训练强度和练习时间,每周训练2次,有氧能力和耐力素质就能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