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艳华  赵华文 《职业圈》2007,(10X):86-86,70
在日常绘画评论作品中,人们在论其好坏时,往往是看其功底,再根据各自的无意识创作部分来辨别创作难度和美感的,也有的是看其势态变化的好坏。  相似文献   

2.
美术创作不仅需要展现独特的艺术面貌,还应展现独属于该地区的地域文化。在文化长河的发展中,中华民族不同的地区分布导致其地域文化形成了纷繁的民族品格和精神内涵。因此,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美术创作中地域文化对其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是十分必要的。该文从地域文化与美术创作之间的关系、影响进行分析,并提供地域文化背景下美术创作的新路径,旨为传承地域文化,创新美术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来源,时代性、民族性等鲜明特征体现了红色文化的本质和使命。该文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等方法对红色文化及桂西南地区红色文化进行概念界定,且将桂西南地区红色文化按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进行分类。理解红色文化的深刻意义,从中着手剖析红色文化融入小学美术创作的重要性,并依据课程标准提出融入的3项原则,提出多种可行性路径,推广以小学美术创作为特色的红色教育,以期为教师的小学美术学科教学提供新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传承红色基因。  相似文献   

4.
上好美术课,首先要抓住关键的四个重要环节:即观察力与感受力、记忆力与想象力、表现力与创造力、理解力与鉴赏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为将来创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婷 《文化交流》2009,(10):2-6
浙江7000年的历史奏出“万古悠韵”,浙江的山水风物铺陈出“千山竞秀”,1840年至今的浙江现实讲述出“百年浙潮”……8月9日,一场视觉盛宴在新开馆的浙江美术馆上演,“历史的凝眸·浙江历史文化重大题材美术作品大展”在此开幕并举行颁奖晚会。113件美术精品与一场声、光、乐、电、舞结合的演出相映生辉,为历时3年半的浙江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展开了宏伟的叙说。  相似文献   

6.
《文化学刊》2010,(6):73-73
王艳霞在《前沿》2010年第10期撰文指出:“集体无意识”作为一种典型的群体心理现象无处不在,并一直在默默而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就是“封建社会”下所形成集体无意识的牺牲品。股票市场作为一种典型的人类社会活动,其中的集体无意识现象也同样常常存在,这一方面是因为股票市场参与者之所以来到这个市场,其本身一定具有某些共同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7.
《文化学刊》2012,(1):146-146
夏秀在《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撰文指出,文化——心理图式是积淀着特定文化蕴涵的心理结构,或者说是一种文化无意识。这种文化——心理图式影响着在特定文化中生存群体的思维方式、感知方式和情感模式。文化——心理图式对创作有重要影响:不仅影响着意象选择,还影响着叙述程式和特定主题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本文重点论述了清代词学成熟之前,唐宋词体与词学观念之发展演变。并认为,词之诗化过程就是一个尊体过程;是由无意识到有意识,由创作到理论的一个渐变过程;更是在诗学和儒家诗教影响下词学与诗学理论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孙国维 《文化交流》2012,(11):51-54
首都博物馆里举办刘宇一从艺50年大型画作回顾展期间,几乎天天人头攒动,观者踊跃。在不到20天内,参观者已经超过4万人,观众仍表示"时间太短,意犹未尽"。  相似文献   

10.
吴寒 《职业圈》2007,(19):122-123
文章论述了如何通过美术教学加强美术技能训练,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开发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智能,提高审美和绘画能力,为他们今后进行产品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美术教育是美育内容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学生通过对高水平的美术作品的欣赏,能提高其审美素养和对艺术的鉴赏力.同时还能够完善审美结构,从而是情感和创造性以及感知能力等达到相互协调,并得到提高.因此,美术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成长与提升.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美育教学的途径的分析,该文就此展开简略探究.  相似文献   

12.
标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对标准制定的话语权与影响力也侧面反映企业在该行业发展的层级与优势。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下,标准工作的高效、透明、协同、智能将得到推动,行业经验和最佳实践可得到深度揭示和挖掘,进而指导和规范实际业务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现实教学实例出发,提出教师应有恰当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能力,以便良好的课堂秩序得到保证,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余永红 《文化学刊》2012,(6):128-131
陇南白马藏族的美术文化丰富而独特,既有造型独特而神秘诡异的木雕傩面具,也有华丽精美的民族服饰和刺绣;既有古朴原始的民居建筑艺术,也包括文化寓意深厚的宗教绘画,同时还包括富有白马藏族民俗文化意味的家具以及其它装饰品等。综合起来考察,白马藏族的美术文化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征:即艺术形态的综合性,形式因素的独特性,文化寓意的深刻性,制作工艺的原生态性,同时也体现出美术类型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美术观"作为当代中国美术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不仅需要从"艺术本体"视角进行深入研究,更需要从"艺术社会学"视角进行分析。借助亚历山大的文化菱形图式,通过纵横两个纬度对社会——中介——艺术和生产者——中介——消费者几大要素进行考察,揭示了"中国美术观"形成与建构所遭遇的诸多问题;并发现,在全球化语境中文化认同之建构与拆解的博弈正是"中国美术观"形成与建构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不足,多种新型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出现,使得教师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用,来实现教学模式的全面创新。模块化教学模式是新型教学方法,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得教师通过模块化课程设置,来实现现有教学资源的全面整合与利用,进一步提升总体的教学成效。基于此,该文重点探析了美术教学中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应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相似文献   

17.
张卫杰 《文化学刊》2024,(3):205-208
民俗美术文化可以促进特殊教育环境下的学生的认知与情感能力,提高他们表达与沟通技能,增加自信,最终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实用技能,感受到传统民俗美术的魅力,提高审美力,培养对民俗文化、人文、历史的兴趣。在特殊教育环境下,民俗美术文化的发展需要特别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支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殊需求和能力,制定一对一的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引导他们通过民俗美术活动来发展自己的潜能。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实地教学和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在特殊教育环境下,民俗美术文化的学习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还可以激发他们对文化的热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自豪感,融入社会,实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马驷骥  张二滨 《生态文化》2007,(3):30-30,32
根艺是一门奇、巧结合的造型艺术。它在艺术创作上的美学原则既和姊妹艺术有共同之处,又有它独有的特点。所谓共同之处,就是它具备了木雕、雕塑、石刻等艺术的表现形态,并吸收它们创作的长处,来补其短处。它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根艺是采用根的自然形态,与天同创。  相似文献   

19.
王新心 《文化学刊》2008,(5):126-130
大型舞蹈诗画《满风神韵》的创作激情来源于丰厚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满族文化在舞蹈、服饰、音乐和生活形态及宗教上的独特性为创作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满风神韵》以满族文化的精髓为原点以满族文化在今天新的发展为创作起点,用多元的艺术手段实现舞台视觉、听觉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实践中发现图画书创作与视听语言的许多内容存在共性,且视听语言中的叙事表达的许多表现手法对图画书创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通过梳理视听语言的基础知识,该文发现创作构思、叙事表达、景别应用、节奏营造、角色塑造、形式美感等视角可以有效填充图画书创作的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