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尧臣是宋代诗歌的开山祖师,无论是其诗风、题材还是诗学理论都别具一格,开创了有别于唐诗的宋诗风貌。其诗歌对于情感的表达亦独具一格:在抒情方式上,或借叙事,或凭咏物,或藉写景,舒缓浓淡,手法多样,平凡却真挚。在抒情特色上,梅诗寓情于白描,抒情中多夹杂议论,常借"梦"来抒情。梅诗抒情手法多样且有与以往诗歌不同的抒情特点:对平淡的自觉追求,对"风雅美刺"传统的继承以及由情入理的手法。这也正是促进其诗歌创新的内在动力,从而为宋诗面貌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2.
韩盂诗派是中唐时期与新乐府运动同时崛起的一个影响较大的诗派,其代表人物是韩愈、孟郊.此外还包括贾岛、卢仝、李贺等人。在中唐后期的咏物诗创作中,韩孟诗派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他们的咏物诗寄托深邃、内涵丰富,在对外物的吟咏中,寄托了诗人对社会和世态的批判。另外,他们还在创作中刻意通过大胆丰富的想象和新奇反常的立意,追求一种生新、奇峭、怪异的风格,达到以丑为美的审美效果,给咏物诗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作为开“宋调”的北宋前期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诗歌特别是咏物诗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清丽、自然诗风的回归,怪奇、飘逸的审美追求,理性精神的高扬和写作手法的创新这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梅尧臣是宋诗的重要开创者。他异常勤奋,在广泛学习唐人的基础上,努力锻炼诗艺,拓展了诗歌的题材,并创造了多样化的艺术风格。梅尧臣与同辈诗人多有唱酬,又乐于提携后辈;在梅尧臣身后的宋代诗人中学梅诗者代有其人。  相似文献   

5.
咏物诗是中国诗歌的一个重要类型,主要是在南朝成型。南朝咏物诗是咏物诗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长期以来却未能得到公正、客观的评价。南朝咏物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其高超的体物技巧上,而这一点主要是通过丰富多样的创作手法和新颖的构思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宋初的社会文化氛围促成了梅尧臣诗歌艺术个性的形成,尤其是宋仁宗时期的儒学复兴、科举改革、台谏改革和庆历高昂的士气,影响了梅尧臣诗歌的文气厚重、现实批判精神和“论议争煌煌”特色的形成;北宋诗文革新中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的群体指向在现实致用的诗歌功能论和健、老、淡的诗美理想上,对梅尧臣诗歌“老健古硬”的艺术个性形成的影响则更直接。  相似文献   

7.
梅尧臣诗歌的体裁分布极具特点:五言古诗最多,五言律诗次之.前期五律比例大,后期五古比例大.七言诗相对较少,仅占总量的四分之一,且多集中在后期.五律适合梅尧臣的才性,是其成功进军诗坛的体裁;五古更符合他的性格和兴趣,是其用力最多、赖以安身立命的体裁;七言诗是他成名之后用于酬唱的体裁,有利于他纠前期之偏,真正融入诗坛主流队伍之中.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以来,学界在20世纪梅尧臣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学术视野,扩大研究范围,研究角度、方法也更加多样。众多学者纷纷从接受美学、文艺心理学、文化学等角度对梅尧臣的生平事迹、思想、诗歌、辞赋等进行了深入、细致、全面的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梅尧臣是宋初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提出了诗歌应当反映现实的主张,影响了欧阳修、陆游等人,改变了宋初诗坛截然异于唐代的局面,促使诗歌创作回到现实主义的大道上来.吴孟复用了五十年的时间,对梅尧臣生平、家世和文学创作进行了深入、全面、客观的研究,撰写了《梅尧臣年谱》《梅尧臣事迹考略》《论梅尧臣诗》等著述,梳理了梅氏生平、家世等基本问题,指出梅氏诗歌在不同时期有着明显的风格变化和缺陷,并对其进行了中肯的评价.吴孟复对梅尧臣的研究具有嚆矢性、客观性和持续性,为后世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学术遗产.  相似文献   

10.
相较唐诗色彩的艳丽敷腴、意象的生气蓬勃、感情的热烈张扬,宋诗呈现着别样艺术风貌,前人总结为一种“老境美”。梅尧臣诗歌的老境美在宋代诗人中极其突出,表现于设色、意象、情感方面的艺术处理:一、设色上,梅尧臣善用冷色调淡化诗歌色彩美,庆历四年后,梅诗颜色字频率大为减少,兼以宽对形式稀释颜色字密度,突破唐诗敷腴色泽而转向以意为主的宋诗之途。二、意象上,梅诗意象呈现苍老特色,由“老”字修饰的诗歌意象如老马、老羝、老鱼、老蟹等俯拾即是。以“老”字修饰生存状态的词语更为丰富,如老父、野老、老僧、老癯、老年、樵老等,彰显着梅尧臣独特的人生体验和生存况味。三、情感上,梅诗情感处理呈现老年人特色,不再如唐诗飞流直下、宣泄无余,而是笔底存有千钧“忍”力,将深厚情感含茹于心,收蓄凝结不愿发泄,读者反复再读才能品味出“橄榄”般的无穷滋味。  相似文献   

11.
李萍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7):105-106
梅尧臣个性精神是老硬、直诚、朴钝、刻厉和率性。这种个性精神一方面使梅尧臣对自己的诗歌创作要求严格,反复锤炼,臻于老境,另一方面也使梅诗"用字稳实,句法刻厉",且论议争煌煌,兼有古硬和老健之美。其中率性任意、稍乏沉着冷静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梅尧臣的仕途晋升,但给诗人提供了接触广大穷苦百姓的机会,促使了其诗歌取材的变化和老健古硬诗歌艺术个性的确立。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我国古典诗歌不但数量丰富,而且种类繁多. 一般说来,诗歌的种类不同,鉴赏的方法也会有所差异.因此,鉴赏古代诗歌,首先要弄清所鉴赏诗歌的种类,然后采用不同的方法分析诗歌的内容、特点.  相似文献   

13.
北宋诗坛上,王安石无疑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后人把其王荆公体与东坡体、山谷体相提并论便是有力的例证。但是,后人在评论宋诗时又往往只及苏黄而不及于王。究其原因,除后人基于政治原因有意  相似文献   

14.
舒岳祥咏物诗数量众多,题材广泛,具体物象纷繁复杂,将其归纳为就物写物、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喻理四种类型。舒岳祥咏物诗大多寄托遥深,在咏物中寄寓个人遭际及家国之忧。对海宴河清的真诚呼唤和殷殷期盼,对各类奸佞小人的批判谴责,雄心壮志与怀才不遇的深刻矛盾,对理想人格、高尚道德操守的追求与坚持,都是其咏物诗重要的情志内涵。舒岳祥咏物诗在艺术上达到较高境界,这得益于诗人对意象、象征、用典等各种修辞手法的熟练运用。  相似文献   

15.
哨兵的诗歌创作大都是围绕着洪湖的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写的,他关注洪湖的现实底层,对底层人的生活状态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哨兵的诗歌在艺术特征上体现为表述的虚无和虚无的表述。  相似文献   

16.
劳伦斯之所以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内转向诗歌、尤其是咏物诗的创作,有其社会的和思想的原因。一是他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失望的表现,一是他自身精神解脱的求索。咏物以寄志,将小说创作中受到限制的东西表现于诗歌,或者说他的有些思绪与情感只适合于诗的形式。然而,也不能将劳伦斯混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自然诗人”,因为他之作咏物诗,并非为了逃避现实,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切入现实,以他特有的丰富想象力,集天籁之大成,兴人世之慨叹,遗绝代之华章  相似文献   

17.
咏物诗在南朝齐梁时期大量出现是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王融的咏物诗创作数量虽少,这与他早卒有关,但无论在句式、声律运用、押韵、对仗等方面都有了和前代不同的特征,在遣词造句、取境、构思、声韵等方面颇为讲究,也下了不少功夫。因此,研究齐梁咏物诗时,王融是不能被忽视的。  相似文献   

18.
曹邺作为晚唐诗坛上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不仅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而且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与特征:常采用赋之铺陈直叙的艺术表现手法,多运用比兴寄托的艺术表现方式,清新通俗又冷峻辛辣的诗歌语言,以及高古质朴、峭拔冷峻的艺术风格等,由此奠定了其在唐诗史上知名诗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南宋理学家朱熹对梅尧臣诗歌的接受态度基本是否定的,他一改梅诗的"平淡"说法,而说"枯槁",又说梅诗"平庸",多是"上门骂人"。这种看法跟宋代绝大多数诗人对梅诗的接受态度大相径庭,究其原因,主要是朱熹因自身固有的思维定势及文艺观念导致朱熹对梅尧臣诗歌的不喜爱。  相似文献   

20.
南朝咏物诗对唐代咏物诗影响深远。后者能够“擅其美”,离不开对前者的题材、创作方式、注重“形似”的艺术追求以及形式华美等方面的继承和发展。这也是南朝咏物诗为中国古代诗歌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是其重要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