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如何教育子女养成良好的消费理财习惯,是许多家长关心也非常头痛的一件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代家庭的子女不可避免地要较早接触各类经济问题,并可能对金钱作用的领悟远远超过他对其他社会问题的认知,当然也就可能做出与他的年龄十分不符的举动来。与祖国大陆相比,我国台湾地区的生活水平相对较高,也较早遇到一些敏感的理财问题。不久前,笔者借暑期之便,通过在台湾的亲友,与几个台湾家庭成功地进行了互联,就这一问题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发现尽管两地的生活水平不一,但他们的一些经验做法很值得借鉴。让子女学习责任感面对消费市…  相似文献   

2.
如果你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或者看到听到他要再做某件事,我们建议你这样说。这么说是为了让孩子了解:他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举个例子吧,你可以对你的女儿和他们的小伙伴说:“你们来做决定,是想留在这里安静地玩,还是到外面去?”5分钟之后,孩子们依旧大声喧哗,你就可以再告诉他  相似文献   

3.
孟迁 《师道》2007,(9):40-41
没有教育智慧,一切方法都是枉费。方法具体了才好用,可是越具体的方法适应的范围越窄。只企求具体的方法而不追求对教育更深的理解往往徒劳无功,因为家庭教育毕竟比刷盘子更需要灵活运用。缺乏对教育基本的理解,告诉他们如何做也是无用的。  相似文献   

4.
高均 《家庭教育》2004,(5A):40-40
“我每天都忙着在做事,但我想告诉你们,每个星期日晚上6时半,我便跟我的家人一起,大概3个小时左右,我会完全放松,跟我7个孙儿和孙女一起,有时捉迷藏,有时在地毯上滚来滚去翻筋斗,每个星期天都是这样,一起吃晚饭。有些时候,如果有一部好电影,包括卡通片,我会跟他们坐在一起看,这是我最轻松和空闲的时候。”  相似文献   

5.
父母经     
秦文君 《山东教育》2005,(18):46-46
自从做了人母,时常提醒自己想着不能变脸,不能忘掉当父母的初衷:做小孩的朋友,不做统治者。于是,这么一清醒,便将父母做得甚得人心:别的小孩正在美术班学画竹子时,我们的小孩在家里快乐地画着想像的仙女和细脚杆的小飞人;别的小孩在英语班死记ABC时,我们的小孩刚看完《花仙子》,并给自己起了个比主角更诗意的英文名叫艾丽丝;别的小孩在父母叫骂声中学这学那时,我们正同女儿的钢琴教师商量:每次少教些行不行?  相似文献   

6.
“哄孩子”的活儿,虽然比较细碎,总起来看还是很简单的,尤其是初生儿阶段。就是喂喂奶,换换尿布,保证孩子别冷着、别热着、别溻湿窝儿、别饿着、别被风吹、别受惊吓。等他能睁开眼睛看东西以后,适当地逗一逗,然后放在一边让他自己慢慢去生长也就行了。这就是许多人的一般看法。正因为停留在这样的认识水平上,所以大人们有许多责任没有尽到,使孩子的许多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被错过了,以至留下了终生的遗憾。  相似文献   

7.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发现一些孩子上学后,亮晶晶的眼睛变得灰暗,能问十万个为什么的却变得一个为什么都问不出,“好孩子”的感觉也逐渐被“坏孩子”的感觉所取代。究其因,许多家长在家教方面存在误区。为此,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发现有些做父母的真是很糊涂。说他们糊涂吧,他们却是那么会赚钱;说他们对孩子不好吧,他们却是那么舍得给孩子钱,甚至是成千上万地给。其实,他们的糊涂恰好就表现在这方面,表现在只善于赚钱,只喜欢通过给钱来表达对孩子的爱。于是许多这样的父母,也就通过赚钱,通过给线,葬送了被他们视为心肝宝贝和掌上明珠的孩子。深圳的一对父母,由于太会赚钱了,也就忙得没有时间来管孩子。为了表示他们的内疚和爱意,他们就大把大把地把钱塞到孩子手里,好让孩子过得开心些。这个正在上初中的男孩,开始是拿钱请同学  相似文献   

9.
10.
父母茶座     
《家庭教育》2004,(1A):16-16
  相似文献   

11.
一棵红杉树的种子对妈妈说:“妈妈,我已经成熟了,让风伯伯带我到远方去扎根吧。”“不,孩子,你离开妈妈的照顾,离开周围叔叔伯伯们的保护,是长不好的,还是留在我身边吧。”这颗红杉树种子拗不过妈妈,只好扎进妈妈脚下的泥土里。这颗种子的兄弟姐妹都随风伯伯到远处的开阔地扎根落土了。春天到了,这颗种子从泥土里钻出来,看看妈妈高大的身躯,再看周围叔叔伯伯们巨大的枝干,油然而生一种安全感。大风刮来,呼呼作响,有叔叔伯伯们的包围,小红杉树安然无恙;暴雨如注,有妈妈做伞,  相似文献   

12.
孩子大了,要操心的事越来越多。跟着长大的各种愿望像走马灯似的从家长的口袋里”吃”掉大大小小的钞票。没完没了的愿望要不要满足?孩子的零花钱要不要给?给多少?忙事业而少顾孩子的父母们正在进行一场艰苦卓绝的金钱教育战争。如何教育孩子战胜金钱,成了家长们的普遍烦恼。  相似文献   

13.
在天津《家长》杂志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是一个心灵受伤害的小姑娘写给她爸爸的,题目是《爸爸的婚外情毁了我的家》。文章中写道: 一年前,我的父母还很恩爱。虽然生活上比上不足,可比下还有余,一家人的日子充满了欢乐。但自从爸爸在外有了女人之后,我们  相似文献   

14.
宋智慧 《山东教育》2004,(23):84-85
常听一些父母在一起谈论孩子的生活、学习,话里话外总是透露出“望子成龙”“盼女成风”的迫切愿望。关心孩子的成长,期待他们出类拔萃,成为优秀的人才,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是,过分“关注”孩子“超人”的表现,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无视孩子的素质条件,给孩子“制造”成长环境,无节制地加压拔高.可能事与愿违,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15.
父母爱孩子,孩子爱父母,亲情融融,家庭和睦,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在家庭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赵晖 《宁夏教育》2005,(6):66-67
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影响,老师、家长对学生的希望值越来越高。学校把学生的学习好坏与自己的招生、声誉以及经济利益相联系;老师把学生的成绩当作自己聘评职务和职称的资本;家长则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希望,他们把自己的理想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学习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他们的情绪。在各方面的压力下,很多学生身心受到伤害,轻者头痛失眠、食欲不振,重者出现暴力与自杀。针对这种现象,除了学校减压外父母也要帮助孩子减压。  相似文献   

17.
泰然 《江西教育》2004,(18):43-43
在一次《写给老师的话》为题的习作训练中,一位学生的作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老师,有一件事我觉得很委屈。在上星期二的语文课上,您向我们提了一个问题,其实我和洪刚的意思是一样的,洪刚得到了您的表扬,而我却受到您的批评,说我上课不愿动脑筋。因为这事,那节课我就稀里糊涂地过去了,也为这事,我几天吃不饱,睡不好觉。因为这不是我的过错!老师,您  相似文献   

18.
一位访澳归来的朋友,谈到赴澳所见所闻时说:澳大利亚的家长蹲下来与孩子谈话,这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第一次见到这种情景,是在朋友家。一个周末,他们请了一对青年夫妇和孩子来吃晚饭。当这个两岁多的孩子吃饱了,要下地玩时,这位家长蹲下来对小孩子说话。当时我感到很惊讶,以为是这位妈妈特有的教育方式而未再多问。又一个周末,当我的一位表姐请我住到她家,去共度两天周末时,我又一次见到了这动人的情景。我的这位旅居澳大利亚的表姐  相似文献   

19.
女儿曾经愤怒地问我:"爸爸,我是妈妈亲生的吗?" 我惊诧地回答:"是啊!这一点毫无疑问." 女儿质问:"那她为什么这样对我,总是看着我不顺眼,批评我."  相似文献   

20.
周弘 《师道》2005,(9):63-63
庄稼一拨就高,但断根死掉了!孩子一打就好那是假的好,只能让孩子因害怕而没有后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